文化|忠信花灯:客家有盏添丁灯

注:文章为本人原创,发布于《Elite侨鑫汇》,版权归属侨鑫国际,禁止转载。

春节未至,不少忠信人家便开始制作花灯了。在祠堂或庭院的空地上,或编织扎架,或拓印画稿,或描图上色,或装贴糊裱,质朴的人们有序地忙碌着,只为筹备正月初九至正月十八的吊灯习俗。

精品走马螺丝灯

明朝宫廷秘技

在琳琅满目的花灯之中,赖家的花灯最为著名。早在明朝时期, 赖家就开始制灯了。那时,赖家太祖学清公是一位懂文墨的商人,一次他到兴宁做生意,遇见了一位告老还乡的宫廷画师。这位画师与学清公十分投缘,因此向他赠予了手绘纸样和制宫灯的技法。之后,学清公活学活用,还整理出一套模版传给子孙。

在采访中,我们看到了赖家世代传承的宝贝。黑色的是木刻印版,上面印着各式纹样,或一朵莲花,或一鳟金鱼,凹凸间的肌理,记录着几代人上百年的记忆。发黄斑驳的纸张上,是明朝画师笔下的人物,造型趣致鲜亮,人物神态栩栩如生。也正是这些“花种”,使赖家的花灯饰样充满浓郁的宫廷气息,格外精致喜人。

花灯中的极品

忠信花灯第六代传人赖明甫年已七旬,如今已很少做花灯了,但人们仍然记得他和父辈做的动感缭丝灯如何生动。如果说缭丝灯是忠信花灯中的上品,动感缭丝灯就是忠信花灯中的极品了。动感缭丝灯有12个花角,两层24页大花;当灯亮起,各式花式纹样便从光中透出,浮现花灯里的世界:祥云之下,小鸡在草地啄米,老人在岸上垂钓,稚气的小孩正招手,过路的仙人也笑着摇扇⋯⋯每一页大花都在讲述中华民族文化里的某个吉祥故事,要把这仙界人间的生活一一看完,那也至少花三四个小时。

赖明甫正在为花灯的纹样着色。

花灯先稳后立

除了纸样要画得好,花灯一定要稳。赖明甫的儿子赖志稳就以“稳”字命名:“稳是指花灯骨架要扎得稳。只有在四平八稳的花灯骨架上,大花才能贴得正,显得生动。”

如何做得稳?“一定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赖家亦为商人世家,世代擅长算数。在他们的眼里,整个花灯的骨架就是数理的构成。12角的花灯,六大六小,上下三层,里外三层,需要的花饰近三百张,也只有细心的规划和耐心的做工,才能造就美观的花灯。

忠信吊灯盛会

经过反复的计算和多程序打磨,各种式样的花灯便陆续做好了。正月初九,是忠信地区的第一个墟日。这一日,花灯手艺人都会把做好的花灯挑到街上摆卖,紫灯、廊灯、宝莲灯、宫廷灯⋯⋯各式花灯争奇斗艳。各地人们也一早赶来,赏灯,或者选灯。然后,忠信吊灯的盛会开始了,人们围着花灯惊叹着花灯手艺的精妙,并喜贺新的一年家族又添新希望。做灯、化灯,逾400年历史的忠信花灯一直如此,也将继续下去。周而复始。

明朝宫廷画师绘制的图样。后人可以轻易复制出这些图案,填上色彩,但故事与才情不可复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化|忠信花灯:客家有盏添丁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