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反复复

是时候梳理一下这些天的事情了。

学习前是焦虑的,学习后对自己多了“信”,也对孩子生发出很多“信”的力量。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始终坚信他会顿悟会做得越来越好。可就在周二,当我发现平板上的使用时间时,我崩了,深深的无力感、重重的挫败感。

我学习是为了我自己的成长也是想能在不到两年朝夕相处的时间里更多地影响到他。那么,我有给他想要控制他的感觉吗?如果他感受到我的学习目的更多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一定是糟糕的。

上周几次三番的手机事件被我和爸爸一次次宽容,可周日中午,仍然发现他利用休息时间玩。终于我不再控制,一声巨响,手机摔得粉碎,儿子惊了,我也惊了。我,第一次在儿子面前如此有力量!

送完女儿去上课,我返回家和他聊了很多,说是聊天,其实是我说得比较多。从我的青春期到他的青春期;从我的妈妈到他的妈妈;从我的成长到他的学习。几次落泪,他依然没说什么,但一直在认真听,我能感受到他能感觉到我的真诚。晚上,他选择在家自习。我以为他受到了触动,觉得他那晚无比认真。所以,当周二我发现周日晚上的屏幕使用时间,我彻底不知所措,他一整个晚上都在用平板上的浏览器,一直到夜里12点多!

当读到老师的微博文字,“宽容的父母,尤为重要,宽容的父母是子女的通衢大道。尖刻敏感的父母是子女成长的羊肠小道,甚至成为子女一生的迷宫。  ”我在想,怎么样才能做到不纵容而宽容?而我传递给孩子的究竟是宽容还是控制?信任还是无奈?孩子有接受到来自我的爱与信任吗?

周二中午,我还是没忍住电话了回去,告诉他我看到了平板上的使用时间了,他“哦”了一声,我表达了我的无力,没有其他。

周三晚上,我准备和他再聊,我说爸爸妈妈并不想站在你的对立面,他说我没有觉得你们站在我的对立面啊。然后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打开很多,道出了他前段时间很多的不愉快,有过几次一个人默默流泪,也说了自己的迷茫、空洞,并没有沉迷游戏,只是很喜欢韩国的一个乐团,很喜欢看乐队的视频,而这些种种可以填补他内心的空洞、减轻他的烦恼。不知怎么的,在所有人面前我都可以保持理性,但与儿子相处时总会掉入我自己为我俩营造的情感氛围,陷入固有的思维模式。我有点沾沾自喜,感谢他向我倾诉这些,告诉他无论何时,家里人一定是最能接住你的人,家一定是你最温暖的港湾。

写到这里,我对他有爱吗?一定有!有信任吗?也有的。他感受到了吗?应该有一点。

而当我把这一切告诉爸爸时,他说,儿子了解我和你,把你也拿捏得死死的。经他这么一说,回想那晚的场景,难道他故意跟我打了感情牌?他所说的困扰是真实的,毋庸置疑。他故意兜底以转移注意力?不管其他,信!但是,我在他坦诚之前狠狠立下的规则还执行不?

今天中午,他又要我的手机搜一下题,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给了他。笑着说,我的心很脆弱,不要让我心碎一地。他笑回,真的只搜题。但刚刚发现,搜题只用了三分钟,而QQ用了二十分钟。我心里想“信”,给出了手机,而行为上没有做到“信”?难道是因为透给了他的不信任,让他鬼使神差的想“越狱”?

要特别表扬的是爸爸,反反复复的事件,爸爸表现很淡定,没有被我内卷,下定决心和儿子晨跑三次,依然稳稳的坚持着。

焦虑有没有?有。所剩时间不多,着急吗?着急。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已慢慢定下来,努力为他提供稳而有力的帮助与支持。

“做妈妈的一项基本功:将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我相信你。”将“我相信你”化作欲言又止。将欲言又止,化为一个眼神。那是妈妈的眼神,接纳且庄严,欣赏且支持。没有比妈妈的眼神更宽广的道路。 ”这是老师昨天微博上的文字,希望我能更多的向儿子投去“接纳且庄严,欣赏且支持”的眼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反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