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胜正》

在《邪不压正》的电影中,姜文放开了头脑,用自己的想象对曾经的历史进行了狠狠地“增强”,以各种怪力乱神的意象和嬉笑怒骂的荒诞填充了那段本该是沉重甚至耻辱的岁月。作者开寅认为被《邪不压正》所勾引起兴趣的,是这些着迷于解读观点和论据的“书呆子”与被姜文疯狂童话式表述所一直感染的“铁粉”;它所不能满足的,其实是那些想看热闹却不得要领而一头雾水的路人。



电影的故事情节以“七七事变”前的北京为背景,以李天然复仇为脉络,讲述一个关于国恨情仇的故事。故事讲大时代融于个人的讲述方式,能将故事讲得丰满而不至于流于说教,这是一个导演功底的体现。姜文是一个会讲故事的导演,从早期的《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再到近期的《让子弹飞》,都能体现出姜文诙谐的风格,同时,姜文也善于将故事背景的时代烙印植入到影片中,这些烙印也是为当政者所忌讳的,这些也增加了影片的批判性和思想深度。《邪不压正》也有属于自己的时代烙印,这些烙印通过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和风雨飘摇时局的人而展现出来。


一部用了近10年时间筹备的电影,看得出姜文的胸有成竹。他曾在拍摄前放下豪言壮语,“要用电影还原一个老北京,那个梁思成哭着喊着想要的北京。”姜文做到了吗?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

邪和正的博弈会一直持续下去,中国绝不仅仅只有一个“李天然”。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此时不代表永远,只要心里有光,就能驱散一切阴霾。

最后,借用电影里的一句台词“还等什么呢?”确实不用等什么了,因为现在就是最好的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邪不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