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自己的平凡

读蔡崇达的《皮囊》,文辞上有些矫情,但情感上还是很能激发我的共鸣。不管是黑狗达还是厚朴或是阿小,蔡崇达记录(塑造)了这类人,本质是一样的:渴望不平凡!

世俗意义上,黑狗达成功了,有了体面的工作,在大城市有了房,受人尊敬。但欲望就像海水,越喝越渴吧,“偌大的城市,充满焦灼感的生活,每次走在地铁拥挤的人群里,我总会觉得自己要被吞噬,觉得人怎么都这么渺小。”。而且黑狗达回到家乡,就很快发现自己已经不能融入进去了,和过去的同学发小深入交谈已然是“痴人说梦”了。终究成了回不到故乡的游子。

前一段时间,有朋友想不明白,为啥他的同学非得在上海?几百万买不起一套房的地方。我笑了,有啥想不通的。我问他:“那你重点大学毕业。完全可以回你们农场去教书?为啥非要来省会城市?道理不一样?”我们都笑了。我们这一代人,应该都怀着强烈地走出农村的愿望吧,小时候上学,老师鼓励我们的话都是类似的。长大了,父母夸耀的资本也是孩子在某一线城市一流单位。

厚朴满怀希望和激情,却也只是虚幻的希望与激情,最终只能是疯癫(自杀)。而两个阿小,一个成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人,像父辈那样,老实做一个渔夫,娶老婆,生孩子,劳作回来,有大狗在家门口迎接。一个在所谓灯红酒绿的香港从公子哥沦落为底层的打工仔。

网上曾有个段子,大意是:小的时候,我们的梦想是当科学家、宇航员……初中时,是考清华北大,高中时,是能上一本。大学时,想的是能找个体面的工作。后来毕业了,有个单位要就不错了……真是让人笑中带泪,“车依然在开,那座桥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桥上一点一点的灯影,快速滑过,一明一灭,掩映着车里晃动着的人群。大部分人都困倦到睡着了——他们都是一早七点准时在家门口等着这车到市区,他们出发前各自化妆、精心穿着,等着到这城市的各个角落,扮演起维修工、洗碗工、电器行销售、美发店小弟……时间一到,又仓皇地一路小跑赶这趟车,搭一两个小时回所谓的家,准备第二天的演出。他们都是这城市的组成部分。而这城市,曾经是我们小镇以为的,最美的天堂。他们是我们曾经认为的,活在天堂里的人。”

哪有那么多光鲜亮丽、功成名就、飞黄腾达的人生?最后都只是挣扎生活着而已。

但承认自己的平凡对许多人来说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或者说,我们很多人终究还是不甘平凡(成为所谓“人上人”)。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天选之人”,觉得自己优秀努力,看不上很多“不求上进”的“吃喝玩乐”的人,可能不自觉“青眼”“白眼”就表露无遗了。但有个孩子(关系亲近)和我聊:“您这么刻苦努力,也没上清华北大啊,还不是来我们这个小地方教书?”当时哈哈大笑,云淡风轻:“我要是清华北大的,你还能遇见我?什么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努力考个清华超越我呀!”但心里其实不舒服:自以为是的家伙,竟然敢瞧不起我!后来慢慢就想通了,原来自以为是的是自己,自以为“高人一等”,自以为“不凡”,错觉罢了。

我们有太多的负面情绪不都是来自于“自命不凡”吗?想通这一点,日子应该就好过很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承认自己的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