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酱不是酱油,更像老干妈-吃的历史(二十五)酱

酱是古代尤其先秦时期食谱上的重要存在,不是酱油,而是酱料。孔老夫子也是美食家,有著名的“八不食”理论,其中一句就是“不得其酱不食”。

最初的酱是作为一种新生食品而诞生的,原因是明摆着的,古代没有这么发达的物流保鲜和运输能力,也没有塑料大棚随时种植新鲜蔬菜,人们平时能吃到的食物种类并不多,制造能长期存储而又有一定味道和营养的酱类,就很重要了。

酱始于何时说法不一。有种观点是: 它为周公旦所创制,无法证明是或者不是,但名人效应可能性大。《周礼.天官》载:“膳夫掌王馈食酱百有二十瓮”,起码说明酱在周朝就有,而且是大批量生产的。

周朝疆域

最初的酱是用肉加工制成的。其做法大致为:先将鲜肉剁碎,装进容器,撒上一些盐,倒人适量酒,然后搅拌均勾。再将容器口密封,放在太阳下晒两个七天。当容器中散发出来的酒曲味已变成了酱味时,所作的酱便成功了。因为酱是肉、 酒、盐“三合一”的产物,所以味道鲜美,成了餐桌上的佳肴。

但是肉酱太贵,无法普及于寻常百姓家。于是下层百姓仿照上层人物做酱的办法,以植物做起酱来。在东汉中叶崔寔的《四民月令》中,就写有用芥子做成的“芥子酱”、用榆仁做成的“榆子酱”、用芍药做成的“芍药酱”等等。即便如此,也舍不得当作食品来用,而是掺和在其他菜蔬之中。于是酱的功能逐渐转向了调味之用。

那时候的酱可能也长这样

在《礼记》中最早出现了“五味”、“六和”。“六和”指的是“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这说明当时已非常注意调味,酱在当时是非常最重要的调味品原因是:当时所吃的鱼、肉多为烤制熏制蒸,都是淡味,只有蘸着酱吃才可口。大概就像胡椒之于中世纪的欧洲一样。

吃得多了,人们还总结出了一套调味经验,如吃干肉片最好蘸蚁卵酱,吃千肉粥最好用兔肉酱,吃鱼片最好蘸芥酱,而吃熟糜肉片最好蘸鱼酱等等。所以孔子说的“不得其酱不食”,这不是穷讲究,而是太富裕了才能讲究的。孔子还说“脍不厌细”,如我们在聊肉食里说的,“脍”指鱼片或肉片,片切得细薄,蘸酱时酱味才会完全渗透其中,口感才会更好。生鱼片是日本菜?-吃的历史(十九)吃鱼的历史和故事 -

孔老夫子

“苏果“觉得孔老夫子也是吃货一枚。

《尔雅.释名》中有句话,“酱,将也;制饮食之毒,如将之平祸乱也”。可见,酱不但是种调味品,还有一定的解毒、消毒作用

后来随着酱的普及,人们又渐渐创制出了酱油。最早的酱油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来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齐民要术》中提到的“酱清”、“豆酱油”,就是酱油的最初名称。酱油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两本着作中。如林洪《山家清供》中就写道,“韭菜嫩者, 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并名之“柳汁韭”。而《吴氏中馈录》记载用酒、酱油、芝麻油清蒸螃蟹。

这也不能食那也不能食

最后普及一下孔老夫子的八不食: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菜不新鲜了不吃;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没做熟不吃,或者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不合乎季节的食物不吃;肉切得不 对的不吃;配的酱的不合适的食物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腊肉不吃。

发哥版的孔子

真不知道孔老夫子周游列国饭都吃不上的时候,还能不能这么讲究。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人的酱不是酱油,更像老干妈-吃的历史(二十五)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