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的释义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在于它研究的是宇宙万有最根本最、原始的原因,它称之为第一因或研究第一因的学问,它被称为第一哲学。

中国近代史上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根据这门学问超出经验范围而专门探讨思辨对象的特点,将其翻译为形而上学,周易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本体论与形而上学的关系:

本体论属于形而上学的一部分,然而是形而上学之最核心和最基础的部分。如果说,本体论解决的是存在者何以存在的问题,那么在本体论之外的形而上学只要解决存在着总体怎样存在的问题。

西方人相信一切经验知识的根本可能性来自于理性,因此理性若形成关于自身的纯粹知识,也就同时揭示了诸存在着总体的普遍原理。这种普遍原理不是经验地探讨人和世界所能得到的,却构成了一切经验的精神事物和物质事物的基础。关于这种普遍原理的知识,因为不是经验得到的,固而是“思辨的知识”。

人可以说天生就是形而上学的怪物,人只要不是单纯的活着,不仅仅是一个能趋利避害的动物,而是注意到了自己并且把自己的生活作为对象即创造着文明,那么他就不得不向自己提出形而上学范围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儿童,只要他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便完全可能提出如下一连串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是成年人感到头痛。

我是什么?我为什么和别人不同?我从哪里来?向何处去?世界是什么?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怎么会有如我这位这样东西的存在呢?我为什么必须死,死亡是怎么回事?人有没有灵魂,灵魂会不会死,我的愿望从哪里来,它是自由的吗?
有没有比人更高的存在?假如有神,神是什么样的?大自然是神造的,还是他自己创造自己,他时而安详和谐美妙,时而暴力粗野,是不是出于某种神秘的目的?大地仿佛最坚实可靠的,但是当地震来临时惊恐万状的人们或许会联想人类生活本身的根基也是动摇和不可靠的,那么哪里才是人类真正的家园?
生活是否是我可以选择的,或者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有无有没有我们凡人看不到的力量在安排着,?
我们自以为是自己决定了一切,生命那么短暂,每个人终有一死,那么人活着意义究竟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不可能在经验中获得的,而且经验本身也不会向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经验之展现具体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而知道这些联系,对于人的生活的方便舒适或趋利避害有好处,也许人类的知识本来就局限于这个范围之内,但是当我们面对经验的总体面貌有所觉察,有所感悟,或者当我们在经历生活的目标方面需要得到可靠的指导时,或者我们在经历生活给我们的磨难感受到心灵的痛苦时,诸如此类的问题就会不期而然的来到我们的面前,使我们渴望在这方面也能够通过理性只运用而形成可靠知识。就形成了对于一门叫做形而上学的学问的要求。

因此康德说形而上学是人的自然倾向,他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导言中写道:

如果说形而上学已实际存在,那么,即使不把它看作学问,也应当看作自然的倾向,人类理性并不只是因为博学多识的虚荣心的推动,而实在是由于其自身内部的要求所激励,热烈地趋向理性之经验的运用,即由此引申而来的原理所不能解答的问题。所以无论何人当其理性成熟到可以思辨的时候,就常有某种形而上学的存在,而且将继续存在。

在形而上学的领域里面,我们可以期望的不是知识。谁要是寻求的是知识,那么他应当感谢经验科学并到其中去求得满足,至于形而上学,则不向人许诺关于任何东西的知识,他给人的报酬是信念和智慧。

信念和智慧有什么用?其实没有一条人类知识是建立在纯粹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的。对于知识的构造,若分析道理,我们总能在其中找到一个基本的形而上学的信念,信念之为信念,即不是知识,因为它是未经经验证实或逻辑证明的。

至于形而上学,只要人们对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的形而上学的信念,本身提出质疑,提出相反信念的可能性问题,在其中进行有意义的识别,这实际上是理性在拷问自身,

其目标是超出感性经验的狭隘范围而让理性去通达智慧,让理性通达智慧是理性自身不可遏制的要求。

形而上学的根本性质:

经验是必须在先的,即在时间上先与形而上学的思考,而后才会去趋向理性之经验的运用所不能解答的问题,只有形而上学跟随其后。对于这个巧合,康德是这样评说的。

至于形而上学这一名称,我们不能相信它是完全偶然产生的,因为它与科学是那么精确相吻合:因为对于被称之为自然的这个词,我们除了通过经验就无法得出自然的概念来,所以跟随在他后面的这门科学就叫做形而上学。这是这样一门科学,他仿佛是置身于物理学的领域之外,在物理学的彼岸。

你可能感兴趣的:(形而上学的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