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滴血泪绽朵朵桃花——话剧《桃花扇》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题记

候李二人初见
现场剧照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原剧以明代末年的社会动乱为背景,以侯朝宗、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问世三百余年来,该剧一直长盛不衰,已经被改编成黄梅戏、京剧、话剧多个剧种,频频上演。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是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宗旨,也是该剧的一大艺术特点。其与同时期洪昇的《长生殿》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两位剧作家也因此被称为“南洪北孔”。

这次有机会在学校赶上“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16级本科班的同学们扛起一整出中戏老院长欧阳予倩编剧的《桃花扇》话剧演出,不得不去看!

相较于孔先生原著中,侯方域被香君点醒,二人最终双宿双栖的圆满结局,欧阳予倩老师这版侯朝宗在新朝再求功名,香君羞愤而死的悲剧结局更具戏剧性。家国情怀与儿女情长,娼家女子风骨铮铮,文人领袖柔弱昏聩,对比之下戏剧冲突立显。

除了编剧的表现力,舞台设计也可圈可点。开场之前,舞台上放满了挂着戏服的挂衣架,我还在和同事好奇以为这是还没来得及收拾换装?但待到开演时间,音乐一响,演员们穿着一样的素衣缓缓出场,低吟浅唱着走向衣架披上戏服,故事随即拉开帷幕。等到故事落幕,舞台上的挂衣架再次上场,演员们又缓步将戏服脱下,挂回架上。古今多少故事,都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一幕幕上演、起伏、结束,回到最初的样子,这样的设计不禁令人叫绝。另一处让我印象比较神的是侯朝宗在战败的扬州仓皇逃命时,手持长矛的演员们摆成人阵,一句句旁白逼问直戳人心,一声声喊杀振聋发聩,将侯朝宗贪生怕死的形象烘托得淋漓尽致。

至于故事的主线,侯、李二人的爱情故事,则是一出认知错位的悲剧。李香君爱的,不是侯朝宗,而是当时见面时他所展现的像岳飞一样的英雄气节,所以纵使朝宗对她也有“磐石无转移”的坚定,但当他解开风衣露出清装的那一瞬间,香君的精神支柱便已轰然倒塌。整出剧中香君有两处突破纤弱女子的形象,一处是在阮、马二人探雪赏梅之际自编新词痛骂二人,另一处便是故事结尾那一番对朝宗的厉声斥责。引导人们在重要历史关头做出选择的,是价值观。最难磨合的,是三观的不合——有时候鸡汤告诉我们的,也不无道理。

中国古代传奇优秀作品很多,但像《桃花扇》这样将儿女之情寄托在家国情怀之上的不多见。犹记得那年在武大观看白先勇导演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时的震撼。虽然这次的《桃花扇》是现代话剧,但囿于场地条件,没有台词显示,音响效果也不佳(演员似乎没有戴麦?)很多时候看得有点费劲,尤其是很多唱词几乎没听懂一句,因而观演体验打了折扣,也算是留下了一些缺憾美吧!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在更大的舞台欣赏到这出精彩的话剧!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点滴血泪绽朵朵桃花——话剧《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