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完应老师关于《青春期叛逆的真相》这节微课,一听完便发到朋友圈,希望更多父母能听到。

      我有两个宝,一个四周岁差五个月,一个再过八天就满五个月了。两个宝都还没到青春期,这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我可以更早觉知,做到未雨绸缪。

      听完微课便联想到这次在佛山的线下课一节关于什么是爱、喜悦和自由,其中爱就是讲父母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

        我也反思,在养育大宝过程中,我对她是"无条件"的爱吗?答案早已浮出心头。我老是教她嘴巴要甜一点,见到生人也要问好,其实除了想让她学会礼貌,更深层的是希望听到别人夸赞自己教导有方。嘴巴上说只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可对她还是有诸多要求,变相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养育。

      经常也会看到和听到身边很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把孩子变成了成就自己面子和理想的工具,其实反射出家长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比如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家长就会说:"你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我们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对孩子的爱,真的是基于孩子的“真实需要”吗,还是家长自己的“内心需要”呢?我们家长太多时候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进行捆绑,总是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都是为你好!"

      真的是为了孩子吗?如果是,有没有去问问孩子的意见?!很多父母不离婚的借口都说是为了孩子,可天天在孩子面前吵架甚至打架,孩子眼里看到全是父母的暴力。真的是为了孩子吗?还是怕离婚后被人另眼相看?

      还有我联想到下午我鼓励外甥女干家务,洗澡、扫地或是刷小马桶,任其三选一。外甥女还在思考中,这时婆婆听到就说碗还没洗地都要湿透了。不让孩子洗碗,其实是怕把地弄湿。平时老听到婆婆说叫不动外甥女干活,是为什么呢?怕她这个洗不干净,那个拖不干净的,都不让孩子动手,最后想让干,孩子都觉得自己干不好了而不去干活了。

      我们并没有真正看见孩子的需要,也没有在尊重孩子的需要的前提下去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类型的孩子,原先从很乖巧突变叛逆,是因为他们开始认为家长做的并不是真正为了自己,开始怀疑父母的爱,开始想活自己想要的样子,即使是迷茫的,也不愿听从指挥,不愿被束缚。所以,才有了叛逆期。

    另一类型青春期的孩子,原先从不听话到懂事,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父母深深的无条件对自己的爱,所以,他们也愿意以自己的努力回报父母的爱。

      而我们做父母的,不要想着怎么去搞定孩子,请先搞定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活出自己来先。勉励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