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沂蒙红嫂俺的娘》观后感

蒙山高,沂水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儒家文化的浸润熏陶,使得沂蒙这片红色热土上诞生了“沂蒙红嫂”这一名垂青史的群体。

影片《沂蒙红嫂俺的娘》以纪实文学为蓝本,以有着“沂蒙母亲”之誉的王换于老人为原型,将若干“沂蒙红嫂”的典型事迹进行了艺术加工,将我们带回了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年代。因为取材真实,加之老艺术家和演员们的倾情演绎,党和人民群众血乳交融的真挚情感在影片中得到完美展现。

影片中,爷爷、哑巴、整村的村民甚至是良心未泯的日军翻译官为掩护革命后代而遇难,同样的,大山、陈委员和整连的战士为掩护群众撤退而壮烈牺牲。前赴后继,小山、太平、妮子、娟子等人又先后加入革命队伍,继续经历着血与火的考验,其中又有部分人为了祖国和人民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为党的事业发展壮大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力量,是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坚定基石。

百年大党,从南湖红船启航,经风历雨,砥砺前行,一路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党才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步步走向康庄大道。

以影片主人公为例:全家人投身革命,儿女俱都参军,大儿更是为国捐躯……什么力量才会促使这一家人如此坚定果敢?这是因为我们的党来自于人民群众,党的根基和血脉深扎于人民群众之中,党与人民群众始终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啊!就如同鱼离不开水、水眷恋着鱼……

影片中有两处对白尤为感人,一为婆媳之间关于母亲是否疼爱自己孩子的讨论,一为母亲对于生与死的感性认识。没有高大上的理论铺垫,有的是平头百姓最朴实无华的人生观,听来却让人分外动容:“八路军为咱打鬼子,咱得给人看孩子”。而到了自己身上,便成了“最后一个亲骨肉,送他上战场”。

据史料记载,1939年—1948年十年间,王换于老人创办的战时托儿所共抚育党政军子弟86人,全都毫发无损的移交给部队。很难想象,在当时物资极度匮乏的战争环境中,还要随时应对鬼子汉奸突如其来的扫荡,她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创造这一奇迹的。而她自己,先后有4名孙子因长期吃野菜导致营养不良或者是得病未得到及时医治而夭折,这对老人和家人又是怎样的一种打击啊。但她始终无怨无悔,与儿媳悉心照料孩子,舍命掩护救治八路军伤员,她是当之无愧的“沂蒙红嫂俺的娘”。

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常怀感恩之心,时刻铭记那些为共和国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他们当中,许多感人事迹因为种种原因而湮没于历史长河,很多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也许,这些对他们而言都不重要,生死无惧,不为功名利禄,只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甚至是那一个朴实的念头。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史为鉴对照“窑洞之问”“耿飙之问”保持自我革命常态化,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历史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我们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无数有名的无名的钱学森们、王进喜们、王换于们、董存瑞们……正是由于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擎起了共和国的一片天,才能让今天的我们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阔步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犹在耳畔。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嫂精神,牢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开新局。与人民群众一道,共同精心守护好那一泓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这是新时代每一名共产党人的应有之义。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沂蒙红嫂俺的娘》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