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堰所在地,叫古堰,此处山水风光秀美,又冠以画乡之称,通称古堰画乡。
堰字不常用,还有个匽,更加生僻,是停止的意思,“土”与“匽”结合的堰,从象形角度来看是“用土让其停止”。
堰的基本字义为“河道里阻挡水流的古代水利工程”。比如都江堰,它山堰,通济堰。
通济堰为浙江最古老之水利工程,始建南.朝.萧梁天监四年,既公.元505年,距今有1500年历史。
在我以往的旅途中,水利工程是最被我忽视的,去成都没参观都江堰,去宁波也没参观它山堰。此番古堰画乡之旅,原本也是为了看山看水看风光。直到旅途划上了一个休止符,我才回味通济堰之美。
古堰画乡离丽水市区不远,交通便利,这条路又途经一处湿地公园,这里卧有一座巨大的廊桥,让我停留片刻,山水是丽水的名片,廊桥也是丽水的名片。这座廊桥有个霸气的名字叫九龙廊桥,通体红色,一边入口是阁楼,一边入口是牌坊,气贯长虹,为世界最长之廊桥。浙江的廊桥集中在两处,一处在丽水庆元,一处在温州泰顺。
青青河边草上飘起五彩的泡泡,那是附近玩耍的孩童所吹,我的脑海之中所浮现的是廊桥遗梦。
心中泛起悲喜交集。
木心在《我纷纷的情欲》中写道: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返璞归真。
我长途跋涉到这里,所遇均是悲喜交集。
一路又多见枇杷树,长在田间地头,长在寻常巷陌。丽水莲都的枇杷,台州仙居的杨梅,一起点缀着这个甜蜜似火的五月。
每到五月的时候,就想更深情地活着。
古堰画乡的经典画面,是波平如镜的水面,水面上又有几艘小渔船在悠闲的晃荡。
这条江水就是瓯江了,只是在丽水境内不叫瓯江,叫大溪。八百里瓯江最美的地方,就是大溪上的古堰画乡。
古堰画乡另一经典画面,是江水岸上写生的少年们,画着波平如镜的水面,画着悠闲晃荡的小船。
画乡,名字多么诗意,这里自然充满艺术的气息。除了画画少年和他们的画,缙工美校,瓯江画院,巴比松油画馆都坐落在此,一家名叫莫奈的花园的画廊,我尤其喜欢。
这里的艺术氛围接近巴比松画派,所谓巴比松就是画我家乡。
古堰之美,美在历史沧桑;画乡之美,美在当代文艺。
看到古樟树,就意味着到了古堰画乡。这里树龄达到上千年的古樟有十多株,最初的时候,人们种植这些樟树,目的是让树根深扎泥土,加固堤岸。经历上千年沧桑岁月,树成了神,当地风俗,孩子出生,拜樟树为干娘,祈求一世平安喜乐。
经过画廊街,走过古樟群,在古埠登上游船。
泛舟江面,两岸青山延绵,江水清澈倒映岸上红花绿树,倒映天上蓝天白云,每一眼所看到的地方,都是画。想起唐代王湾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秀水丽,真真切切让我体会到丽水的含义。丽水古称处州,古籍记载,隋.朝开皇九.年,处士星见于分野,因置处州。有颗叫处士的星星闪现,对应这个地区,这里就称为处州,后来改为丽水。大溪一条支流原来叫恶溪,名字不吉遂改名为好溪,好溪里有金矿,千字文中有句叫做“金生丽水”,于是丽水之名就有了出处。
丽水比处州好听。
当我登上河岸,正是午后,天气微热,天空下起小雨。通向通济堰的路上,有座重檐歇山顶亭榭式文昌阁,精美程度和扬州文昌阁有的一比。远远看去就能感觉到这是一栋有些年头的古建。我坐在文昌阁里,打开保温杯倒了一杯茶水,望向文昌阁前面的道路,稍微倾斜,一如我往日走过的并不顺畅的路途。
此时此刻,心中愿景并非功名利禄。
人沿着堤岸行走,一路体会水的婉转,低语,深沉,微笑。见到通济堰,它静静地卧在宽阔的江面上。雨温柔地洒进江水。
通济堰在瓯江上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
我看到一朵花随着流水飘向远方,转眼看到二司马。
堰旁的詹、南二司马像日夜守望着堤坝。1500年前,这两位今人只知其姓不知其名的地方小官主持修建了这处惠及千年的水利工程。
它比都江堰年轻750岁,但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拱坝。
南.宋乾道四年时任处州知.州的范成大主持重修通济堰,并撰写堰规,立碑勒石,书法直逼苏黄。
明.万.历二十五年,也是春末夏至时节,一个男子从松阳乘船到丽水,船到通济大坝,心中颇为震撼,写下《丽水县修筑通济堰记》,他叫汤显祖。
我坐在堤坝旁,一直坐到雨过天晴,一直坐到夕阳西下。
我这一路走来可谓途经风景万千,最美的往事,一定是一个人在落日流光,落花流水中看半程风雨,半山水墨。看这一道美丽的弧线划过我的心。
我感觉自己随便走在哪一段时光里,都是一个温暖的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