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生产力特训营成长记录】+遇见樊登读书,天命之年的“悦”和“乐”

报名参加读出生产力特训营时,我为自己定下了“悦”和“乐”的目标。“悦”是自修的喜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自修方面,我的目标是强化自己的输出技能;“乐”是共修的快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共修方面,我的目标是初步尝试与书友分享。回顾28天的特训营,我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既定目标,还有更多的意外之喜。

    一、提高输出技能,获得自修之悦

对我而言,特训营最大的特色是每天的打卡,要求学员每天完成既定的听课或读书任务,在此基础上撰写300-500字的卡文,对打卡考勤和卡文质量都有严格的评选和奖励措施。此外,书友组成学习小组,每当我们因忙碌或懒惰而想放弃时,班长、组长在微信群的碎碎念就会来督促。这些措施鼓励并督促学员梳理所学脉络、结构和要点,并学以致用,做到“学而时习之”。

疫情以来,我逐渐养成了每天听书读书的习惯,摸索出一些做笔记的方法,也有了一些思考。不过一直重输入轻输出,笔记多限于摘抄,思考仅限于头脑中的闪念。特训营开营之初,我下定决心:利用特训营倒逼自己输出,每天按时高质量完成打卡作业。这一点,我做到了。

所有18次必修课,我都做到按时打卡,1次获得爆棚奖,1次获得江湖传说奖,4次获得最佳作品奖,4次获得优秀作品奖,大部分卡文被设为精选。

这些奖项的背后是我实实在在的收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过20多篇的卡文撰写练习,我逐渐找到了写卡文的感觉,能够比较迅速地梳理所学内容,形成自己的思路,化为自己的思想,落笔成自己的文字。对写讲书稿的畏难心理不知不觉间烟消云散,写讲书稿的冲动却越来越强。

二、分享实现突破,初尝共修之乐

孔夫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让我产生强烈共鸣,孔夫子和王阳明的讲学盛况让我心向往之,樊登老师说,讲书人的使命是做一个灯塔,用自己的能量和知识去影响其他人。已届“知天命之年”的我,类似“心流”体验全与分享和影响他人有关。所以,今后,我将本着一颗真诚的心,在分享知识,影响他人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在读出生产力特训营,我实现了线上分享的零的突破。

特训营期间,我在一班4组做过一次分享;在一班做了两次分享,在樊星电台分享了一次我的优秀卡文和获奖感言,在父亲刚动手术的忙碌中挤时间参加了讲书大赛的海选。期间多次获得“灯塔引领奖”、“利他分享奖”和“中流砥柱奖”。,

奖项之外,我也认识到自己在分享方面的种种不足。其中最主要的是实践少,分享有些生涩,这需要通过长期的练习来改善。我将像参加讲书人大赛一样,准备讲书稿,自己录制视频练习,逐步提高。我已经向同事和几位朋友许下诺言:我将正式与他们分享“我的学习王阳明之路”,帮助像我一样的初学者找到一条便捷有效的道路,从而迈出我线下分享的第一步。

三、发现新世界,惊获意外之喜

参加特训营是我第一次高强度线上学习,这帮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让我学到了新理念、新方法,逐步形成了新思路。

28天间,学习了《终身成长》《读懂一本书》《心流》《即兴演讲》《亲密关系》《贫穷的本质》,提高学习力、阅读力、习惯力、表达力、关系力和财富力。 配合“六力”六本书的六堂大咖课,帮我们从更新的角度更加深入地思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终身成长》提醒我要终身成长,时时处处用“成长型思维模式”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秋叶老师提出,信息化时代,多数人的大部分阅读时间和渠道已经转向联机阅读,要学会用联机阅读法、阅后即焚法和关键词阅读法实现信息化时代的高效阅读。

读出生产力特训营将是我分享知识,影响他人的道路的起点。在“樊登读书”这样优秀平台的引领和帮助下,我有信心,我的分享知识、影响他人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出生产力特训营成长记录】+遇见樊登读书,天命之年的“悦”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