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逼学“72变”的孩子,真的度过了“81难”么?

这两天被一篇文章刷屏了,说“今天你不逼孩子学72变,明天谁代他承受81难呢?”给本就处在“中年危机”中的焦灼父母们,又兜售了一波苦情的焦虑。

“孩子啊,不是爸妈狠心啊,爸妈是为你好啊。”

“孩子啊,你自控能力差,如果不逼你,你怎么能够坚持?以后只能一事无成啊。”

“孩子啊,你看董卿,当年她爸逼得她想自杀,这才有了如今的央视一姐啊。”

“孩子啊,知道郎朗吧?他爸曾误会他不好好练琴,逼他在吃药和跳楼之间选择,孩子被激怒,奋力学琴,现在人家可是世界级的音乐家了啊。”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

不经过狼爸毒爪,怎能独步天下?

不过你确定,孩子的人生顺遂,真的是“逼”出来的么?

-1-

2010年,一场因交通肇事而引发的故意杀人案轰动全国。凶手是一名的音乐学院高材生,在不慎开车撞人之后,他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连刺被撞人八刀,刀刀毙命。

被害人在血泊中死亡,留下了年仅2岁半的孩子。这名被害人名叫张妙,而凶手,就是药家鑫。


面对记者采访,药家鑫泪流满面:

“我的手再也不是弹琴的手了,是一双杀人的手。”

他的声音很细小,像一个知道自己犯了错、充满悔恨又软弱无能的孩子。


为什么一个看似生活轨迹正常的年轻人,一个音乐学院的高材生,会做做出这种远远冲出道德底线的事情呢?


这个疑问同样深深锤在了药家鑫父母的心中。他的父亲药庆卫在痛心反思之后,在微博中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平时管教孩子过于严厉,令孩子在犯错之后害怕面对,不懂处理,最终酿成大罪。”


药家鑫在庭审时,吐露了自己的经历:

“我从小到大的生活,几乎除了学习以外就是练琴,为了练琴,妈妈会打我或者拿皮带抽我。有一段时间爸爸看我的成绩不好没有努力学,把我关在地下室里面,除了吃饭能上楼以外,其它时间都在地下室里待着,我觉得看不到希望,天天压力特别大,我经常想自杀……”


药家鑫说,被关在地下室的日子,他觉得很冷很黑,觉得自己的人格扭曲了。而这一切,他的父母并不知情。


手指接受了一边哭一边弹琴,但是内心的情绪却没有办法转换排解。父母的严厉割断了孩子的信任和依赖,也磨灭了孩子表达的勇气。

当我们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只是一支“教鞭”时,孩子也就成了一座孤岛。他不会对你吐露心声,也不会在遇到问题时请求你的帮助。结果可想而知。


在父母的棍棒教育下,药家鑫没有色彩斑斓的生活,他沿着一条单一的线用力奔跑。后来,母亲发现,儿子不光在弹琴上很“执著”,在任何事情上都很“拗”,包括疯狂地兼职工作赚钱……

母亲意识到这样不太好,劝儿子“你不要太执著”,但儿子早已习惯了这种蛮力地、执拗地生长方式,他的身躯里隐匿着一种极端的人格。


逼迫下成长的药家鑫没有成为顶级的钢琴大师,而是带着懦弱胆小、执拗极端的个性,走上了一条犯罪的不归路。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高压逼迫的教育方式。

-2-

每个孩子都像一粒独一无二的种子,在破土而出的一刻,有着太多的可能性。

或许对于一些孩子来说,“督促”是一把肥料,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催逼,也有可能扼杀孩子的天分,演变成揠苗助长的悲剧。

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中,作者分享了一个著名的例子。卡尔·冯·路德维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8岁学习大学水平课程,9岁学习微积分、写剧本,11岁大学毕业……大学教授预言卡尔会成为一名世界级的数学家。


这一切,当然,是在他父亲的“教导”下完成的。卡尔的父亲对他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强迫他“醒着的每一分钟都要用来学习。”并且父亲认为,体育、游戏、对自然的探索都是浪费时间的、与学业无关的东西。


看似顺风顺水的经历,在卡尔上研究生院的一年后,突然出现了转折。

“卡尔对数学全然失去兴趣,随即转入法律学院,但很快也对法律失去了兴趣。最后他从事办事员工作,既不用思考,也不用担责任。”


父亲明明很爱孩子,希望他能功成名就。可一味地催逼却使一个天赋极高的“未来数学家”半途而废,变成成了庸庸碌碌的“普通人”。

过度的逼迫,让孩子失去了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动力,产生抵触、厌学甚至叛逆的情绪。

-3-

严厉逼迫对孩子的影响又岂止这些,有些伤害甚至会贯穿孩子的一生。


就拿董卿来说,人人羡慕她腹有诗书、举止优雅、才华横溢,可在镜头前提及自己的父亲时,董卿却忍不住落泪,她说自己小时候很怕和父亲一起吃饭,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爸爸出差……


在《挑战不可能》中,一对父女挑战“飞镖攀岩”后温馨互动,董卿看着这一切,哭着说:

“我小时候我爸爸对我很严厉……我很羡慕你们将来会有好很多美好的回忆……”


严厉的教育的确使董卿成为了一名自律进取的成功女性,但谁能真正体会她心中无法弥补的缺憾呢?

董卿曾说,她非常缺乏安全感,习惯苛责自己,也许对工作没什么,但对亲近的人来说,久而久之也是一种伤害。


香港《东方日报》曾经做过一个报道,日本神户大学及同志社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5000名成年人,以此来探索孩子在成长阶段与父母的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在支持型父母培育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幸福感更高,生活状况和收入也不错。而要求严格的父母,他们的子女长大后虽然收入较高,但生活不是太开心,且感到压力过大。


我们对孩子严厉甚苦苦相“逼”,是希望他今后过得更好,可这个“好”,应该怎么界定呢?

假使他挺过了严厉的教育模式的荆棘,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就,过上了收入不菲的生活,可他却失去了幸福的能力,这真的是我们做父母的所希望的吗?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在2016年发表过一份研究。作者Thomas Schofield带领研究人员对451名12岁儿童与其父母的互动进行记录,并跟踪调查直到这些儿童成长到20岁为止。

研究结果显示,过于严厉的教育方式与儿童的身体健康问题、肥胖问题息息相关,长期的压力可能使个体的激素过度分泌,炎症情况加剧,从而导致健康风险。


过于严厉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来说,都隐藏着伤害。

-4-

说真的,作为父母,我们也很矛盾。孩子总有懈怠的时候,即使感兴趣也有想偷懒的时候,即使热爱也有畏难的时候,总不能放手不管吧?


在第二季《妈妈是超人》中马雅舒因为对孩子过度保护备受指责,但有一个场景却让妈妈们纷纷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马雅舒带女儿米雅去学芭蕾舞,漂亮的纱纱裙,优美的音乐让小米雅跃跃欲试,可基本功训练一开始,米雅却退缩了。


本来还在“青蛙趴”的米雅从舞蹈教室刺溜刺溜地爬了出来,尽管老师在一旁说“米雅回来”,米雅仍像没听到一样,一溜烟躲去了妈妈身边。

“米雅,你试一下好不好”

“米雅,你做完动作妈妈带你去游乐场”

任凭马雅舒说什么,米娅都拒绝再回到教室,一直嘟着小嘴说

“不要不要”“不行不行”


马雅舒猜测,孩子是因为练功太疼而变得十分抵触。她没有强行把孩子送回舞蹈教室,没有训斥,没有强迫。


“老师,还有漂亮的裙子吗?”马雅舒向老师借了一条的裙子。

对米雅说,“你陪妈咪换一下裙子好吗?”

在妈妈换裙子的过程中,米雅依然很抗拒:

“我不想呆在这,我不想跳……”

“什么原因不想跳呢?”

“不舒服,那个动作不好做。”

“那妈咪陪你做好吗?妈咪试一下。”


马雅舒一边换衣服,一边安抚孩子情绪。在经过老师同意后,马雅舒走进了教室,站在后排陪孩子一起跳舞。米雅接受了,她用小手优雅地拎着小裙摆和妈妈一起沉浸在舞蹈当中,小脸儿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哪个妈妈不曾摸索,才找到通往孩子心灵的路。”

比起“教鞭”和“紧箍咒”,我更愿意是你的“战友”。在你停下脚步的时候,我会问你原因,与你沟通,尊重你,并和你一起努力。

-5-

是不是要逼迫孩子,这个问题其实不难抉择。因为,为人父母,我们首先要“看到孩子本身”。

心理学家李雪曾说:

“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存在,而不是用外在的价值去定义物质性的‘它’,这一点决定了孩子内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

就像马雅舒在应对米雅的抗拒时所做的——我理解你的疼痛、胆小和抵触,我不会把练功是为你好的理念强加给你、告诉你必须如何如何,我愿意陪你尝试,化解你内心的不安。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懂得,与其去强迫孩子,不如教给她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有这样的观点:

“强迫学生去学习,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便学也食而不化,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一定会好很多!”


我不想站在爱的制高点,告诉你,我是为你好,逼迫你按照我设定的路线前进;

我不想站在你的对立面,告诉你,你这样不对,逼迫你按照我的方式生活;


我愿给你空间,让你自己往前走;我愿给你时间,让你自己安排;我愿给你问题,让你自己去找答案;我也会给你困难,让你自己去解决……


孩子,未来的人生何止81难,比起逼你学会72变的一招一式,我更愿你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愿你有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念。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愿做你头顶的“紧箍”,而是你并肩而行的伙伴。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被逼学“72变”的孩子,真的度过了“81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