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在文学边缘试探的胆小鬼

图片发自App

前些日子去逛图书馆,在繁杂的文学类书架前转来转去,突然察觉,我对于文学,始终处于叶公好龙的状态,我喜欢的,不是真正的文学。

仔细想了一下,在阅读对象方面,我大抵喜欢读些老一辈人写的散文,他们的文字有时生涩,有时朴素,有那种脱去尘世俗衣、独具一格的品性,读他们的文字,心时常能够静下来,魂都跑到了那个时代,在老一代的生活中游离和感受。这类书往往读得极慢,一本读下来也快要一个月的时间了。

还有就是旅行类的游记,感受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气息;感受他们在路上的故事,丰盈自己的想象,生活看起来不失激情,一本书下来,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对当下的环境也不会再感到无聊。不爱攻略型的,书中的描写总是极尽笔墨去讲述怎么怎么省钱,怎么怎么把所有地方都能去到,这就好像从没去过自助餐厅的人,非得把所有东西吃个遍,讲究最实惠为好,那太没意思,像是做任务,而并非旅行。

偶尔读些诗词,这些古人的字句是文化气息最重的,一开始我也不愿太多触及,感觉难懂,进不到当时的意境去,但是现在想想,反正也是叶公好龙,不是冲着专业性而去,随意读读未必没有收获,但是我又不爱潇洒或田园或婉约这些,感性的脑细胞一生出来,唯纳兰能让我驻足欣赏了。

读得最少的是小说,虽然自己也有写,但未曾想过要去其他小说里取经,近来较受欢迎的似是日本小说多些,村上春树、东野圭吾、渡边淳一这些,作品我大多是没看过的,名字倒是熟悉的不得了,主要也是没有耐心看小说,我从来不会有那种读小说会读入迷的情况。

以前倒是非常爱看青春类的作品,类似于心灵鸡汤,但我从来不承认,因为心灵鸡汤就是一碗汤,但是这些书里不乏那些有肉的,那些确实让我有所感触,都是时间积累出来的东西,确实也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就懂得了很多,当然遇上心灵鸡汤就一目十行吧,因为大多数时候那些文字都是简单易懂并且没有什么不同的,无非是梦想,努力,爱情吧啦吧啦,很宽泛,没有实感,但是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文字让我没有感觉,并且像是大锅菜,食之无味。

为什么说我是在文学边缘试探的胆小鬼呢~

因为我最最最不喜欢看的,就是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书籍,在我的印象里那都是些知识点啊手法啊技巧啊等等等等,当我了解到文学这么复杂的时候,我确实没有兴致再看这类书籍。

我从来不会深入去研究一篇散文或者一篇小说要怎么样才能写好,或者说要从什么方向入手,我只不过依靠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来判断一篇作品是否合意,而从专业角度来说,一篇文章,我是什么都看不出来的。

虽然我始终不愿意踏入文学的深坑,但我也确实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提升和进步,而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正经地学习下文学,所以我觉得我只是在文学边缘试探的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比上不足,有时候写出来的东西也不见得比那些不怎么喜欢文学的人写得好。

我可能,喜欢的并不是文学,而仅仅只是文字;我喜欢那种让我感动的感觉,喜欢自己的想法变成可以看见的东西;喜欢别人看到我的文字能够为之一震而产生共鸣,这可能就是写作带给我最大的自豪和信心。

我一直相信,写作是要用心去做的一件事,好的作品始终基于它可以感动你自己,那即便从文学的专业性上来说并不值得一提,它也是非常珍贵和有价值的东西。

文字里付诸了真情实感,那是我的过去,也有我的现在,有我隐晦的希望,也有我不曾张口说出的告白,所以写作的人,不论过了多久,是不会抛弃曾经写下的文字的,因为那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记忆,是有灵气的东西。

文字源于生活,也回归生活,太美的文字华而不实;唯平实朴素,时而惊艳一番,方像每个人的生活,有时候小心翼翼,有时候大大咧咧,有时候晦涩干涸,有时候大放异彩。

对写作的感觉,奇妙得像初恋,要是深究下去,就像落入爱情的网,路途坎坷,怕是会心浮气躁,不见得更加美好。

我胆子小,入不了文学深奥的坑,怕走火入魔,忘了生活的样子,也忘了最初对文字单纯的好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是个在文学边缘试探的胆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