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才建设四篇文章 汇聚乡村振兴人才之力

        9月27日至28日,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这把“金钥匙”。必须在引才、聚才、育才、爱才上做足真功,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才能让“人才活水”激荡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下好引才“先手棋”,让人才“进得来”。乡村人才振兴,最需要的是引进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通过外出参加人才招聘、举办创新创业活动、邀请回乡考察体验等方式扩大引才“朋友圈”,进一步发现人才。采取自主申报、组织推荐和实地考察等方法,把有能力、有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找出来、用起来,要让乡村本土人才更好地服务乡村,要发挥好政策的引导作用,把本土“人才库”建设起来,强化激励保障、评价考核、选拔任用,激发本土人才活力,为乡村振兴添动力。建立健全长效引才机制,用活用好村(社区)“两委”后备人才库,做细做实“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持续、科学、合理地引才用才。

       激活聚才“一池水”,让人才“干起来”。做好乡村振兴的人才篇章并非“一引了之”,还需汇聚人才合力。首先要打造头雁队伍,要以实施“头雁工程”为抓手,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严格按照好干部“四好四强”和“一肩挑”标准,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发展的乡村振兴“头雁队伍”,让选出的村(社区)支书始终成为带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头雁”。其次要健全人才作用发挥机制,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人才政策,因事择人、因才施用,通过政策引导,激励当地致富带头人、村干部等,发挥资金、技术、技能、经营、信息等优势,在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特色农产品销售、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等重大项目舞台上施展拳脚。

       搭好育才“练兵场”,让人才“强起来”。乡村振兴需要有知识、有情怀、有梦想的人才,我们既要“筑巢引凤”引进外来人才,也要就地孵化本土人才,不仅要注重对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更需要注重对现代化新农人的培训,充分激发农民的内生动力,要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完善分级分类培训机制,突出因材施育,按照乡村人才专业、年龄、发展愿景等不同特点,实施“定制化”人才培育。通过“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等方式,在农业生产经营、乡村公共服务、农业农村科技等方面强化乡村人才培养。把“请进来教”和“派出去学”相结合,定期邀请种植养殖专家、专业技术人才等进行现场培训,以面对面讲、手把手教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育。

        打造爱才“软环境”,让人才“留下来”。保障人才“既来之,则安之”,要在“留”字上下足功夫。要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 体制机制,完善扶持乡村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乡情留人等政策措施具体长效化。要做好综合配套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就业创业、医疗补助等政策,抓住人才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痛点问题施策发力,切实满足公共服务需求,让广大人才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鼓励各类专业人才把论文写在田野里,把奋斗留在大地上,扎根基层一线,放手干、放心干、安心干,奏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乡村振兴最强音。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好人才建设四篇文章 汇聚乡村振兴人才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