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督导思考二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254天。2020.11.02

      3.关于自伤/自残。学习心理学之后,接触了一些“问题”青少年,与他们聊天,时不时都会聊到自伤/自残的话题。他们最不以为然的就是“死”,也能很坦然地轻松地告诉你关于“死亡”的看法、以及如果将来某一天针对自己可能想到的方法。当然,说归说,真的要自己了结自己也非像说出来这么轻松自然。记得五六年前,女儿上初中时,就说过一句话,她们许多同学“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死都不怕”的架势就是做给父母看的,这些都是父母逼迫的,如果父母够狠,孩子与父母的博弈结果是孩子输了,那就死了算了,反转活着也不是为自己活。如果孩子赢了,那就先“逍遥自在、为所欲为”一段时间,把过去“失去”的快乐、自我统统找回来,让父母也尝尝被“控制、胁迫”的滋味。这或许只代表一部分性格还相对强、有思想有主见的孩子在被“压迫”的不行不行时知道“呐喊”、“摊牌”、争取应有的“权利”等,但或许还有许许多多性格“弱”的孩子,他们会怎样呢?

      试想当一个青少年说 “不想活了,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TA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或者当TA用刀等利器伤害自己时,那一刻的真实感受是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一行为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是说说而已,发泄一下不良情绪?还是心里面太苦了,又没有人看到和理解,以此求关注和支持?又或是真的生无可恋了,给信或不信的人打个招呼,也不算不辞而别?想想周围的人,那些把“死”挂在嘴边的,其实心里面是最不想去死的,甚至还很怕死,“死”或许只是一种手段,“死”的一些行为,也只是做给相关的人看的。但现在的孩子(青少年)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家长的期待、自我要求都与之前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关于他们的言行举止、所思所想若再用传统的观念、思想去衡量,不匹配是在所难免的。他们似乎是被养在华丽笼子里的金丝雀,又好像是被牵线的木偶,衣食无忧却无精神的自由。也有人说,往往能够说出来“死呀、不活了等”,十有八九都不会真的去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采取的“有效”策略,其实也是掌握了人性——逼死人是大罪过,不仅要承受来自道德的批判还有无休止的精神上的惩罚。如“寻死觅活”,寻死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寻死可以拓宽活的路径,寻死可以清除活着的障碍等。

      说了这么多,还是没有说清楚,作为心理咨询师遇到有自伤/自残的青少年,需要怎么做——既不过渡关注(上纲上线),也不视而不见,即能保护孩子们的隐私,也不忽视可能潜在的危险,做到保密与保密例外的平衡。还有一种让咨询师两难的选择,比如在咨询室,你看到来访者身上的大大小小深深浅浅伤痕、听到来访者陈述,情绪低落、不自信、睡眠障碍、人际关系不良、与家长关系糟糕、内心孤寂、痛苦、难受,表面却努力保持正常等,同时来访者又告诉你说,恰好TA最近失恋了或就近一次考试成绩一落千丈或被老师在年级大会上严厉批评了等,此时,若来访者或家人再问一句“老师,我(我孩子)是不是抑郁(症)了?要不要去医院检查?”此刻作为咨询师,你要如何作答?之所以纠结、犹豫,我相信此刻咨询师一定有自己考量的点在?去或不去对孩子或许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在?或许从此孩子不仅仅多了一个标签——正常与不正常之分,这对TA意味着什么?这对TA心理健康、未来人生走向是趋利的还是向害的都未置可否?……或许用今晚听到的一句话“某某是否抑郁碍你啥事”来回应比较合适。忽然想到,可能不正面回答比较好,先听听来访者及家人怎么看?在获取信息方便的今天,他们觉得去还是不去,考量的是什么?毕竟咨询师不是治疗师。

      网上搜一搜,关于自伤/自残的内容很多,如:“现实中不只是青少年,很多成年人同样用自残/自伤的方式希望缓解压力、痛苦,希望引起家人的注意......”“他们觉得自己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用自残/自伤来应对悲伤、自我厌恶、空虚、愧疚和愤怒这些感受。”

    “非自杀性自残个体并无自杀意图。当感到极度不适时或承受巨大的情绪压力,个体经常会使用自残行为来应对压力或负面情绪。自残是当前或将来自杀想法和行为的一个潜在风险因素。虽然自残不会导致自杀想法或行为,但如果个体经常使用自伤行为作为应对策略,那么当体验到严重心理痛苦时,则更有可能出现自杀冲动。”

      “自残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群体中最为常见,这些个体往往在应对焦虑、抑郁或其他严重心理痛苦(超出情绪调节能力范围)方面存在困难。”

      “与前几代人相比,今天的青少年抑郁障碍发病率逐年增高,当代儿童和青少年面临的压力和风险因素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升学压力,学业压力,同伴压力,关系压力等),这可能是心理疾病发病率增加的原因之一,包括自残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益督导思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