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写作》阅读2-3

3.确保空间

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中写道,所有作家都需要“一扇你愿意关上的门”。门(当然也可以是别的)能够隔离干扰。对任何写作项目来说,一片远离干扰的空间都是很重要的。

但是,与斯蒂芬·金不同,大学教授不是全职作家。我们的一大部分职责就是“打开大门”,在同事和学生需要时出现。把自己关几个小时可能会给人不友好、孤僻的感觉。在单位和家里皆是如此。

学校的办公室不是为写作设计的。为了在办公室更好地写作,我们或许会早来晚走。我们在门上贴纸条,上面提示:“写作中,请勿打扰。”但是,学校的办公室仍然是开放式的,人来人往。这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些空间准许学生和同事打断我们手头的工作,这是他们的权利;第二,其也允许我们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处理邮件、院务和备课。

学校办公室是备课和院务的场所。从物理和心理上,它们都与种种可能会,也确实会干扰做研究的任务紧密相连。所以,哪怕我们在物理上把办公室的门关上了,心理上可能还是做好了被打断的准备。

我在办公室里老是想着要批的卷子、要回的邮件、要写的推荐信。我很难进入和保持写作状态,哪怕是在晚上或者周末。如果只是要临时突击,或者写大纲和做校对,那还好。但是,为了真正有产出,我需要——也强烈推荐——一块独立的、专门的、免于被打扰的写作空间。

学校办公室的反面就是“梦幻”书房。我在家里安排过好几次写作室,结果从没用过。在我的布置下,写作室很快就成了过季衣物、多余家具的仓库,还堆满了再也不会去碰的写作项目。我甚至还买了一辆1981年的大众房车,停在后院里,打算在里面每天写书。点子不错,可惜不是太热就是太冷,不是太潮就是太晒?

多年以来,我一直觉得,高产作家只需要一片写作的净土。与大多数幻觉一样,它也不无道理。但是,我需要的不是让人分神的学校办公室,也不是梦幻书房,而是一扇可以关上的门,门里面是一个井井有条、让人想动笔的地方,规定人们每天都要走进去写作,即便只有几分钟。我只是不知道具体怎么来营造。

我很羡慕家里有多余房间的同事。书房优雅宜人,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着书,房子里有一个大书桌,书桌上有台灯,旁边是舒服的椅子,窗外是美丽的风景——简直跟我梦想中的一样。但是,我渐渐意识到,不管装修得多漂亮,这些写作室很少真正用起来,与我的写作室没什么两样。

一扇“你愿意关上的门”背后应该是实用的写作空间,而不是美丽的幻梦。我们可以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渴望、设计、建造梦幻书房,然后扔在一边;也可以只买朴素、廉价的基本款,然后写起来。

塔尔萨大学的图书馆有一个漂亮的教工休息室,专门为我们准备的。它很适合读书、思考、打分,还有写作。图书馆里还有可以占用一学期的小隔间。令人惊讶的是,教师们很少使用这两个地方。拿到终身教职前,他们觉得需要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努力,于是,他们总是坐在敞着门的办公室里。拿到终身教职后,他们就转向行政工作了。

在教工写作支持项目中,我指导过的许多同事都在家里安排了写作空间。但是,这些空间没有让人动笔的欲望,也不太实用。它们逐渐变成了仓库,堆满了与写作相关的“遗迹”,比如未完成的手稿、偏离方向的书稿、前途未卜的合著项目等。实际上,它们成了逃避的场所,用我一个同事的话说,即“败笔祭坛”。

所以,你要想想最适合自己的写作空间是什么样的——不是幻想之地,但却是花最少的力气建立并维护的一块实实在在、简简单单的写作之地。“败笔祭坛”那个同事只用两个小时就把无关杂物清理了,把之前的项目装箱,给手头的项目配了一块白板。

他很快就开辟出了一个整齐、聚焦、实用的写作空间。要是家里还没有写作空间呢?那就按实用要求设计一个。我的同事们尝试过把仓库清理出一角,把暂时不用的餐厅隔出一块,利用客厅的一部分来写作。每一个都是实用的免打扰空间,虽然没有图片里那么完美。

常用、实用的写作空间有助于我们在不分心和安心的情况下整理词句。我认识的论文达人都很看重维护写作空间。有的人甚至在写字楼或邻居家租下一块地方,因为在自己家总比在别人家容易分心。

对我来说,咖啡馆就是我梦中书房的样子——看起来配置得很好,但并不总是有利于提高写作效率。咖啡馆给我一种“我在写作”的错觉,其实大多数时候只是“看起来在写作”。但是,有的人在咖啡馆效率确实高,如果你就是这样的人,那去吧。只有一条必须牢记:你一定要确定自己真的对一切打扰“关上了门”,而且推进项目所需的一切都在手边。

我认为,写作空间里应该只有目前的手头项目所需的材料。信风水的人会对你说,之前的项目会阻碍写作进展,所以应该放在别的地方。不管吉利还是不吉利,我都很警惕地避免把只进行了一半或者“日后再说”的研究放在当下的写作空间里。被众多未完成的项目围绕不仅令人伤神,更使人分心。所以,我学会了怎样清理、维护、运作空间,一心一意做手头的项目。

专用空间建好了,可以真正把门关上了,那还需要做什么呢?我喜欢有条理、有活力的地方。下面我要介绍一下适合我的空间。我目前正在家里起居室阳台的一个封闭空间里写这本书,大小是1.8米×3米。在靠马路的一侧,我摆了一个小桌子、一把椅子、一盏台灯、一个日历、几个架子,还有一个金属熨衣板——坐累了可以站着在上面写字。熨衣板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把写作相关素材摊开在上面。项目盒子放在桌子旁边。窗沿上放着便利贴、钢笔、铅笔,还有几个我喜欢的小物件。我身后是一个读书椅、一盏落地灯、另一个书架,还有一个小文件柜,上面放着打印机。地方不大,而且一半都放着与写作无关的东西,但是桌子、项目盒子和熨衣板这三样就是我的写作空间。对了,这个空间还有一扇可以关上的门。

但是,要是有人通过电脑或者手机来敲我们的“数字大门”怎么办?以前我有台不能接收无线网络的笔记本电脑,使我得以摆脱电子邮件和互联网的打扰。如果你需要防止自己因为电子设备分神,有些程序可以帮你。我把手机设为静音和留言模式。虽然门关着,我还是能听到家里的动静,所以我买了耳机和耳塞备用。

保持专注的一个关键,就是专项专用。直到今天,我还是要与把“不知道摆在哪里的杂物”扔到写作室附近的冲动抗争。但是,我学会了把已完成或陷入停顿的项目,以及留待日后使用的材料放到门外,然后装进贴着标签的纸箱里。美观是谈不上,但确保了我的写作空间专项专用。

有些人会用白板定期更新内容,这有助于项目(和进度)可视化。刘易斯·孟福德是一位高产的社会评论家,他的书桌上方就钉着好几个剪贴板,抬头就能看见项目的各个大的部分。我是用项目盒子来记录概要、大纲和章节,在一个小笔记本上记录写作时间。我有时会把项目分成几大块,摆在熨衣板上。在做大项目的时候,我们需要笔下是树木,眼前见森林。

绿色熨衣板从写博士论文起就一直陪着我,我是在车库拍卖上用5美元拿到手的。桌子是20世纪60年代生产的,桌面是富美家木纹板,是从学校仓库里免费领的。文件柜是二手文具店的。项目盒子售价15美元。书架是纤维板做的,间隔可调整,迟早会弯折,不过能使用10年到20年。

显然,我用不着买大众房车,梦想着租一间独立工作室,或者羡慕别人家的完美专用书房。我也不必遐想着把阳台大变样,铺上新地板,装上固定式书架,加一个可爱的伸缩式墙角书桌(实际上,我当年连预算都做好了,还攒了几年钱)。我真正需要的,只是一个书桌、一把椅子、一个项目盒子。我用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这个道理。

来吧,建立一个专用、整齐、有吸引力的研究空间吧,做学问就得有这样一方净土。抛弃幻觉,你用不着让同事能随时看到你,让学生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周七天都能找到你,完美的书房更是没有必要。不要满足于堆满杂物的工位。要是你认为校园里的办公室不适合写作,那就试试别的方案。在图书馆里找个安静的角落,在家里清理出一片空间,或者到邻居家租一间屋子。

如果你总是在书房的设计上下功夫,却从来不用它,那就把对房间的幻想放下吧!建立一个朴素、合用的空间,关上门,然后把项目盒子打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写作》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