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

如果我没有猜错,你一定是一个想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所以你才会看到这篇文章。毕竟无论是阅读班还是,聚集的都是想每天能比昨天的自己更聪明的小伙伴。为什么我这么了解你呢?因为我也一样。所以我阅读了大量名人传记和成功人士习惯之类的书籍,我认为我可以通过学习来形成多元思维模型,帮助我更加客观的去了解世界,让我能在未来的每一次问题上都做出明智的选择。但,没想到的是,我依然绕不过大脑潜意识中因为自动播放而触发的行为。在《影响力》这本书中,作者西奥迪尼用一只火鸡的例子来形容人类大脑中自动播放的磁带,这样一个例子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于很多人都会非常自信和肯定的说,怎么可能,我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从来不受外界的干扰!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影响力》通过身边天天发生事例的分析告诉我们,那些年其实在不知不觉中踩过了太多的坑而不自知。比如,路边的小姑娘给我们送个小礼品,我们就会不得不答应他们加入微信群的条件,每日忍受各种微商产品在朋友圈的轰炸;DHC每期寄过来的产品宣传手册必然会附一张用户反馈画报,精美的宣传册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用户对DHC的反馈倒是让我们感同身受,而那些寄过贺卡的用户一定会更忠于这个品牌,毕竟要做到承诺一致嘛;平日里遇到排队很多的店面,我们也会不自觉的跟着一起去排队,因为我们会认为,别人都觉得好吃,一定还不错,但吃到嘴巴里时才发现也就不过如此呀,为什么这么多人排队呢?这其实是社会认同心理在作怪。再来,我们总是对看起来自己喜欢的人深信不疑,不管我们是否了解,只是因为他看起来跟我志趣相投,所以提出的观点我都可以认同和接受,这就是喜好的原理。权威对我们也有很大影响,比如偶尔看到一则消息,只要上面附上某权威专家研究表明之类的语言,这篇文章在我们心中的可信度也会大大提高,不管我们对这个领域知识懂多少。而稀缺性也会让那些并没有太大多用的物品实现价值暴涨,比如一些所谓的名画。

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故事,不过我们也可以应用人类这样的心理来达到目的,尤其当你是一名销售的时候。也难怪查理·芒格会在读完《影响力》这本书后赠与了作者价值几百万美元的股份。我想,这些人类心理背后的故事,也一定帮查理·芒格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到了商业世界背后更深层次的奥秘。就如我开篇讲,我跟你一样,是同一类人,是否也吸引你读完了这篇文章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