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使命》之第一部分 出生

第一章  雪夜

1991年元月的一天,上午天气还是阳光普照,让人们感觉到虽然已经冬至,但是天气不是很冷。中午时分,太阳竟然悄悄地躲进了云朵里,天空突然隐晦了起来。下午三四点钟,空中竟然飘起了雪花,雪越下越大,纷纷扬扬,潇潇洒洒,很快使得大地银装素裹,一个个村庄变成了童话世界。外出打工的人们或骑着自行车,或坐在拖拉机上,少有包工头开着面包车,匆匆忙忙往家赶。傍晚时分,北风又呼叫着刮了起来,风雪交加,村里的人们都早早躲在屋里,或是看电视,或是围坐在热炕上闲聊,也有年轻力壮的小伙正搂着媳妇在被窝里亲热。

黑龙港河从柳木镇穿流而过,将一镇分成了东街和西街两个村。一座石桥横跨河上,又将两个村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纷纷扬扬的大雪已经将石桥覆盖了,使得桥栏上文革期间被砸坏破损的石猴、石狮、庙宇等雕塑都丰满了起来。桥下两侧拱洞顶上虎视眈眈的石雕狮子头似乎也在闭目养神,安详了许多,忘记了身上的累累伤痕。河面已经微微结冰,冰面一片洁白。在雪花飘舞中,河与石桥犹如神话中的仙境。

桥头东侧路北紧挨河沿第一户农家是带小院的三间土坯平房,西院墙外一棵老槐树倚墙而立,庞大的树冠几乎遮住了整个院落,院内几乎没有雪。一个大铁钟稳稳地挂在老槐树粗壮的枝干上,这个大铁钟与“地道战”抗战英雄村冉庄村中大槐树上的大钟很相似,是上山下乡时期一名首钢知青弄来的的,自从大铁钟在老槐树上安家后,这位知青就成了村里的会计,不用每天下地干活了。每当东街大队开会或社员们需要上工了,它便被敲响,声音高亢洪亮,余音悠长,不绝于耳,响彻村子的上空,村里村外都能得听见,只是它远没有冉庄大槐树上的大钟历史长,当然更没有那样的英雄事迹。但是,大槐树下的一座“王八”驮石碑的石雕却历史悠长,它也是倚墙而立。其实驮着石碑的并非王八,也不是龟,传说是龙王的长子名为赑屃。院内的男主人刘校长多次给人们讲过,但是没有人记住,仍就称其为王八驮石碑。赑屃背上的石碑高出与院墙一截。

院子主人刘老太早已盘坐在热炕头上,闭目养神,压制内心的烦躁,准备早点入睡。刘老太自年轻就有早睡早起的习惯,这和她的掌握的专长有关,刘老太的姑姑是个接生婆,自己年轻时给姑姑帮忙,后来自己也成了接生婆。时常有人半夜敲门,请她去接生,故晚饭后无事便早早入睡,以便有事时精力充沛。虽然现在已经少有人来请她接生,但是早睡的习惯已经养成。

近些年来,年轻人生小孩都去医院,想省钱的到乡里的卫生院,家庭条件好点的都到城里的大医院,接生的活计已经没有了。刘老太便放弃了接生这个主业,干起了姑姑传授的副业。谁家孩子惊吓着了,晚上孩子睡着后便请她去给念叨几句,再烧几张烧纸,别说,真管用。哪家的大人头疼脑热,或腰酸背痛长时间不好,到她家来,扎几针,拔几罐,再闭上眼睛跪在她面前听她说几句听不懂的话,也真有痊愈的。

今晚大雪纷飞,本该早点睡觉,可是刘老太坐到炕上心情莫名的烦躁,已经快午夜还没有睡意,只得在炕头盘腿打坐,平心静气。老伴刚刚过六十就病故了,都是文革期间被造反派折腾得。两儿一女都遗传了父亲的基因,喜欢读书上学,现在有在北京,也有在省城,还有一个在市里工作。儿女们都要接她到城里去住,但是刘老太不肯,她喜欢这个老宅,喜欢站在河边看石桥,喜欢用她的专长为镇上的人服务,更享受闲暇时左邻右舍的老婆婆们来她家聚众闲聊,自己觉得很快乐。

午夜时分,雪停了,风猛也住了。天空晴朗起来,皎洁的月亮如玉盘挂在高空,大地白茫茫亮如白昼。一架带轿子的马车吱吱呀呀从西街奔来,碾过石桥,来到刘老太的院门前戛然而止。车夫勒住缰绳,走上前拍打门环。车上轿帘一挑,一个丫环模样的人扶着一个孕妇也下了车。

坐在炕上的刘老太正迷迷糊糊时,突然听到敲门声,猛然一惊,然后静了静心神,便出去开门。以前干接生婆活计时,有人半夜敲门是常事。

院门一开,丫环和孕妇急急忙忙地挤进了院子。丫环紧张地对刘老太说:“婆婆,我们小姐要生了,您快给看看”。看到这情况,刘老太赶紧将孕妇和丫环让到了屋内。已经坐在炕上的孕妇强忍疼痛,轻声呻吟着。已经六十多岁的刘老太,丝毫不紧张,引导孕妇躺在炕头,翻箱倒柜地找出以前使用过的接生工具,又手脚麻利地干起了接生工作。

随着哇的一声哭叫,孩子生了出来。孩子白白的,有点瘦小,眼睛也不大。好久没有接生了,刘老太很激动,情不自禁地用脸去亲一亲孩子。她刚低下头,孩子晃动的小手就紧紧地抓住了她的头发,由于她是老式盘头,孩子的手指缠在了头发里,当她小心翼翼的将孩子手指从头上拿了下来时,却发现孕妇几人都已经不见了。

刘老太赶紧抱起孩子往外追,可是怎么用力竟然也迈不开腿,双腿好似被什么东西缠住,急了一身汗,险些摔倒,头踫在了墙壁上,很疼很疼。她被疼醒了,原来做了一个梦,用手摸了摸头疼的地方,还真是碰到了墙壁上。抬起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挂钟,已经凌晨快五点了。她伸了伸坐麻的双腿,慢慢下了炕,准备去喝水。刚端起搪瓷缸,突然院外传来一阵狗叫声,接着院门就被人敲响。她仔细听了听,没错,的确有人敲门,喊话的声音像是村支书洪元强。她顾不上喝水,跑步去开门。

门开了,果然是村支书洪元强站在门口,一条黄狗跟在他的身旁,紧紧相随。他紧张地说不出话来,急急忙忙地拽着刘老太的手来到院墙西侧“王八”驮石碑前。只见一个包裹依靠着石碑躺在“王八”的背上。刘老太迈开小脚跑步上前一看,才发现原来包裹里是一个婴儿,由于天冷的原因,婴儿冻得脸儿发青,似乎哭的力气都没有了。支书洪元强,是个抗美援朝的退伍军人,已经担任东街的村支书多年,工作勤勤恳恳,深受村民的爱戴。他喜欢每天早早起床,在大黄狗的陪伴下在村里村外转一转,遛一遛,看一看村子有没有什么情况。刘老太门前的这条路是柳木镇的中心大街,洪元强每天早晨首先沿着中心大街溜达到石桥上,驻足桥上向两侧河里瞭望,无事然后沿着东河沿往村外走。昨晚一场大雪,似乎天亮得比往日早,洪元强今天也是起得更早,他刚刚走到石桥上,就见黄狗跑到老槐树下不停地狂叫了起来。循着狗的叫声,洪元强发现了这个包裹,见是一个婴儿裹在里面,有些紧张起来,自己没有敢动包裹,便赶紧敲响了刘老太的院门。

刘老太把婴儿抱进屋内放在炕上,才发现婴儿是个男孩,脐带还没剪掉,自己赶紧找出以前接生用的器具为婴儿剪掉脐带,然后慢慢为他进行全身按摩。婴儿很快苏醒过来,脸蛋有了些红晕,嘴喃喃地动着,刘老太舒了口气,这才仔细看看婴儿的模样。皮肤白白的,眼睛小小的,身体瘦瘦的,有点像早产儿。刘老太心疼的用脸去亲婴儿的脸,婴儿的手脚动了起来,小手竟然抓住了刘老太的头发。

这时洪元强从外面走了进来,他在附近寻找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人。他气愤地嘟念着:“这父母多么狠心,为什么把孩子抛弃了,孩子有残疾吗?”刘老太将婴儿紧紧抱在怀里,想到晚上做的梦,不知不觉地眼泪流了出来,眼泪落在了婴儿的嘴里,婴儿喃喃地蠕动着小嘴,似乎在品尝着什么。刘老太知道孩子饿了,抬起头对洪元强说:“洪支书,等街上的副食店开门了麻烦您去给买两袋奶粉,孩子饿坏了。”洪元强爽快地答应着,并说:“对了,你家隔壁邻居蒋世友家的媳妇前几天刚生了一个丫头,等会我们先把孩子抱到她家,让孩子先吃她几口奶,帮助孩子缓缓劲。”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畏使命》之第一部分 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