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去应酬,你会喝酒吗?喝,你会拿生命喝酒吗?……

图|源于网络|侵删


最近听到一个很痛心的消息,酒店一个客户去世了,据说是在一个饭局上喝酒导致心率不齐,送到医院也没有抢救过来,年仅36岁,留下来没有工作能力的妻子和刚出生2个月的孩子。


就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了,而他的亲人将何去何从呢?


试问现在有多少人去喝酒的路上呢?还有多少人在酒桌上推杯换盏呢?又有多少人刚喝完酒正准备醉醺醺的回家呢?


在中国,每年有114100人死于酒精中毒,占总死亡率的1.3%;致残2737000人,占总致残率的3.0%。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据,过量饮酒不仅酿成了不胜枚举的悲剧性事件,而且还严重影响到个人以及家庭生活。


前些天一位时尚网红博主在北京飞往上海的飞机上,心脏骤停不幸离世了。

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女孩,图|源于网络|侵删


让人诧异的是她才24岁,正是生命之花开始绽放的年纪。然而,年纪轻轻的她却喜欢喝酒,曾自曝自己经常喝醉,导致胃液倒流。


再加上平时也有熬夜的习惯,这样过度的透支身体,超负荷的工作,导致她的身体健康状况亮起红灯。


正如茨威格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总以为疾病和死神只会光顾别人。


年轻的我们总以为自己是金刚不坏之身,过度的去消耗健康,用身体的健康来换取物质的需求,最终你的身体会用疾病来报复你对它的无视。


记得莫言在一本书中这样写过:


年轻时小有名气的我有很多应酬和酒局,自己也乐此不疲的奔赴各种酒场,酣畅淋漓的推杯换盏,每天醉醺醺的回家。


我以前喝酒,一劝就干,不劝也干,一直干到丑态百出。


后来渐渐感觉到身体的不适与变化后,我对酒厌恶了。进入90年代,胃病发作,再也不敢多喝。有一段时间,干脆不喝了。


可以看出莫言是比较有自我意识和自制力的,意识到了自己身体的抵抗,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


他说:无论你是多么铁的哥们儿,无论你用什么样的花言巧语相劝,我都不喝。


这样尽管伤了真心敬我的朋友的心,也让想灌醉我看我出洋相的人感到失望,我的自尊心也受到损伤,但性命毕竟比别的都重要。


试问又有几人能做到在那样的场合做到滴酒不沾呢?


记得前几年有一个朋友带我去KTV唱歌,都是些不太认识的朋友,看着他们开心的碰杯,好像彼此很熟悉的样子,瞬间感觉自己有些格格不入。


当有一个像是领导一样的人物让我喝酒时,我委婉的拒绝了,说自己喝酒过敏。


全场只有我喝饮料,跟他们在一起显得自己有点像异类,让我感觉特别不舒服。我也很明显的感觉到了他们的敌意,那时真的想赶紧逃离现场。


确实有时候在酒场那种氛围让你不得不喝,但这个"喝"要有一个度,你要清楚你身体的这个"度"在哪里。


比如你的身体可以接受你一天,一个月,一年能喝多少酒?你每次喝多少可以保证自己能安然无恙的回到家里?你在酒桌上喝多少能保证你不出洋相?


你要足够的了解自己,意识到自己要理性的面对别人的劝酒,该推脱还是要推脱,真正的朋友是不会因为你的推脱而责怪于你。


最近年底,应酬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光明正大喝酒的理由。


最近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一个喝的烂醉的人躺在地上,身边的朋友尝试将他拉起来,但是没有成功。还有人打了他几个耳光,依然没有效果。后来那几个朋友把他拉到路边之后就各自回家了。留着他一个人躺在大冬天的地上。

图|源于网络|侵删


看到这里我倒是不心疼喝醉的那个人,我替他的家人感到心痛,他的亲人看到这一幕得有多寒心,自己捧在手心里的孩子,却把自己却把自己糟践成这样。


酒桌上的朋友们真的是值得托付吗?


在这里劝诫那些过量饮酒的朋友,在喝醉之前要好好思考这些问题:


身边是否有可以信赖的朋友,能把你安然无恙送回家?


你喝醉了后的行为是否会被那些劝酒的人嘲笑,你丑态百出的那一瞬间是否做好了被讽刺的准备?


你的身体是否还可以承受你这样无节制的挥霍?


如果有一天你倒在了酒桌上,你的家人,你的孩子,你的父母将如何面对以后没有你的生活?那些劝酒的人会帮你照顾他们吗?


最后借用莫言的一句话:


不喝酒就等于退出酒场中心,冷眼观察。旁观者清,才发现酒场上有那么多的名堂。


饮酒要有术,劝酒也要有方。


身体是你自己的,你却是亲人的,切记过度饮酒,牢记要平安回家。

——与君共勉


图|源于网络|侵删


文/萧家侠女


大家好,我是萧家侠女,一个喜欢记录生活,感悟人生,阅读写作的文艺女侠!


希望和大家一起阅读成长,遇见美好!


在下萧家侠女,关注我,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出去应酬,你会喝酒吗?喝,你会拿生命喝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