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单华伟的第二百六十二篇原创文章
药剂与技巧
古罗马作家奥维德在《爱经》里说,爱情这个事情,千万不能指望于任何药剂,他说,这些药剂会“使少女脸色苍白,乱人理性导致疯狂”。
但在当代社会,我们却是非常相信各种关于爱的“药剂”的:恋爱技巧、指导夫妻生活的技巧是虚拟的药剂,此外也有各种内服外用的药剂,也被很多人追捧。
对这些东西如此热情的原因,无非是认为这些东西能够指向爱,能够完善男女关系——你能够很明显地看到,这样的思维,是完全把伴侣,把亲密关系当做一个物品,当做一个消费品对待。
伴侣之间要学会称赞,理解,这些东西本没有错,但问题在于,当我们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一点上,并且把这些技巧当做核心,其实正体现出我们在把伴侣当成一个功能性的商品,当做一个帮助我们摆脱孤独感的工具。
这种思维,是典型的个人主义思维:你只关心怎么去讨好别人,怎么做出牺牲,然后获得什么回报,全然不思考人格的融合——不相信感情的力量,不相信感情作为基础,认为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利益算计和交换,夫妻双方才能和谐,在这里,一切都成为了交易,一切都有一个既定的游戏规则。
此外,今天的人对各种性生活的技巧,以及药物,用品等,也很上心,其心理基础也不过是“性生活的和谐便等于有爱情”。
但这是完全颠倒了因果,性满足并不产生爱,只有真正的爱,才会产生圆满的,不仅是肉体的性满足。性满足这个东西,本来就不仅是肉体层面的。
实际上,有研究表明,某些问题,比如女方缺乏欲望,或者男性精神性的阳痿,并不是技巧的问题,而是这些人大脑中抑制爱的障碍,比如对异性的畏惧或憎恨,对完全奉献自己的顾忌等等——他们要解决的,是爱的问题,而不是性技巧的问题。
那些依赖药物和器具的人,他们真的通过这些东西获得了“爱”吗?那些感叹“我已经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不能好好在一起”的人,这种把技巧当做爱本身的思维,真的是对的吗?
我想,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
异化与商品
为什么我们现代人会变成这样?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东西:资本主义。
首先,资本控制了整个生产和销售链条,每个想挣钱想吃饭的人,要么就得把自己生产的产品卖给资本家,要么就得进入工厂,从事简单劳动,而有的人会被挑选出来,作为管理层管理公司,由此,我们便同整个完整的世界完全脱节。
这整个的现代化的构建过程,便是人性丧失的过程,因为你只用负责一个简单的部分,或者一个虽然比较可能复杂,需要较高能力,但仍然是专业化,细分化的领域,在这样的分工合作体系中,所有人都成为了一个可以损耗,可以替换的零件。
而矛盾的地方在于,一方面,我们现代人都深感自由独立的重要性,不愿意服从于权威,但同时身在这个大生产的工业社会,不得不主动的去求职应聘,接受被支配的命运,同时试图用一种积极主动的方式,去适应这个社会。
于是,我们便再次通过工业社会提供的一系列程序化式的娱乐试图弥补心中的空缺,被动消费资本给我们的电影电视剧,来感受快乐,通过不断购买新东西,然后不久又用更新的东西把它替换掉,来克服我们深层次的失望感。
这便是今天的人的幸福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一切的快乐都在于消费的满足,在于“接受”消费社会塞给你的东西,而不是自我的创造——商品、风景、食物、饮料、人、演讲、书籍、电影——我们就像一个婴儿,整个世界的东西都是供我们期待和消费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的特点彻底变了,是适合于交换和接受,适合于物质交易和消费;每样东西——精神的以及物质的东西,都变成的交换的对象,消费的对象。
由此,人变彻底地成为了商品,不再是人,便感到无比的孤独。
现代资本主义需要协调的“人”,其实并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更像是一台机器,它需要适合大规模合作的庸常之人,需要消费胃口越来越大的人,需要趣味标准化和容易受影响并预测到其需求的人。
有和无
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有一段著名的有关“有和无”的对话,大意是要揭示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已经有了,便不用再去追求了,或者说,对这方面的需求便没有那么强。
所以你会发现,即使没有现代性的各种批判和逻辑,我们光是看现代人表现出的,要用各种手段来触及爱,促进爱,促进爱和性的手段,我们便已经知道,现代人在这些问题上,其实已经完蛋了。
当然,我知道有的人会告诉我,他过得很好,很开心。对此,我也无话可说,因为我们所谈的,本来就是有关反思的东西,反思的精神,不是人人都有的。
无知即恶,无知也可以很欢乐,但这由不得我们选,如果天生就是一个爱想的人,那请把问题想透彻,并且,按照你反思出的路径,去勇敢地活着。
(END.)
--------------------
我是单华伟,一个看书和写作的人,我在自己的公众号「单华伟」上分类整理了所有的文章,如果觉得文章有启发,记得点个赞吧,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