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先爱己 之“当我说爱自己时”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认识自己

在小俪看来,身而为人最大的功课就是认识自己。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为什么我们生命中会有那么多的不顺利?我们有那么多想要的东西,也不是不努力,但却往往是得不到,或者得到了又抓不住。我们往往会感叹命运的无常,但是如果我们对于潜意识有更多的了解,就会发现,那些我们以为捉摸不定的命运,其实早就在性格中显现出很多端倪。如果我们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我们就会意识到,那些我们认为要不到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真的得不到它们,而是在内心深处其实是被自己不允许的。

有很多的人,他们不断地在生命中制造问题,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命运无辜的受害者,因为那些意外、那些事情、那些人找上门来,只是他们的运气不好,遇人不淑,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只是无辜地等在那里被命运审判。但事实上我们要了解的是,生命中所有出现的事情都不是偶然,它们之所以出现在生活中,其实都是自己吸引来的。

二.“自己”到底是什么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语,“我现在好讨厌我自己”,“我觉得我自己好糟糕”。当我们内心冒出这样的声音时,我们是否有认真地思考过,当在说“我讨厌我自己”的时候,究竟哪一个我是真的我?如果有一个我正在讨厌我,那是意味着,我的内在有两个我自己吗?

我是什么呢?当我们在说“我”的时候,事实上我们所认同的基本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物质维度,也就是我的身体。比如当脑中有个指令想抬起右臂的时候,我们能轻易地抬起自己的右臂,但是却不能抬起旁边一个陌生人的右臂。因为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身体,所以可以很笃定地把它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

除了这个肉体之外,我们还拥有另一个维度的自己,就是人格。人格是什么呢?可以说,它是过去所有的经历、故事、感受、体验、价值观、信念系统的总和。其实有点像我们所生活的一个环境,只是这个环境、这个感知它既在外面,也在里面。

我们的人格决定了我们会带着一个怎样颜色的滤镜来观察世界,然后做出判断和选择。世界观、价值观,自我认知感,这个世界的感觉——它是安全的,还是充满危险的,它是竞争的还是丰盛的,事实上都取决于内在的这个环境,也就是人格模式。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讲,这个人格模式其实也是我们的整个信念体系,它们是彼此交互的。人格模式会强化信念体系,然后信念体系呢?又会重新来塑造人格模式。

比如一个单亲的妈妈在情感上受过伤痛,那么她在养育她的孩子的过程中就会无意识地或者刻意地告诉女儿这些话语,比如:不要相信男人,女人一定要靠自己;感情中不要投入太多,如果结婚前他都对你不好,结婚以后还得了……这将直接对女儿成人后的亲密关系有着重要影响,会变成她的世界框架,那么长大后,她会不断地猜忌、证明。即使她遇到一个可靠的男人,如果她毫无筛选地继承了这样的信念系统,那么在潜意识里她就会不断去试探,测试对方是不是真的爱自己,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挑战这个男人的耐心,各种作各种猜忌,每一次都希望对方无条件地来哄着自己,包容自己,然后直到消耗掉对方所有的爱和耐心。到最后那个人离开,她的心里就会印证了那个想法:你看吧我就知道,男人都是靠不住的。信念创造出与之匹配的现实,而现实又强化了这个信念。

三.我们存在着什么障碍以及该怎么办

关于人格这个部分,对我们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呢?最大的障碍就是,它的形成在我们很小很小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很强的记忆感,所以当我们开始有意识地去做一些选择的时候,已经在遵循这些信念系统了。这个时候,过去所形成的这些人格、这些信念,已经在产生影响了,而我们却不自知。

所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需要一个观察者,这个观察者能够站在一个新的视角去全面地看到自己。这个观察者就是我所理解的“自己”,当自己能够去进入到观察者的角色进行自我观察的时候,才能够更多地去认识自己,才可以真正地了解自己,而不是变成人格的奴隶。

所以,当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人格的时候,等于说命运就被决定了。好像人格一定会做出那样的反应,一定会有那样的选择。那个选择、那个反应并不是最后的结果,也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自己却会不知不觉成为命运的承受者。但是如果我们开始有这种自我成长和自我突破的觉醒,就可以开始重新去审视自己,重新去探索自己,然后你就有机会去改变命运。

这是小俪想带给大家很重要的一个价值,也是我在帮助大家做一个很重要的开启,去探索那个真正的自己,开始重新去真正地掌控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生命的掌舵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人先爱己 之“当我说爱自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