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天气之子》,新海诚始终有个懵懂青涩的恋爱脑

放过诚哥吧,他真的就只是想做一部普普通通的青春恋爱剧。

自打《天气之子》打着新海诚新作的名头出现在网络上,两极分化的评价似乎就成了必然,现在看来也果然如此。虽说《天气之子》是诚哥第二部荣登11区超过100亿票房的电影,账面上俨然有种赶追吉卜力动画电影大军的趋势,但随之而来的评价,上映地区众说纷纭的中庸评分,似乎也在“质疑”着这部作品的质量。

网络上吐槽的重点大都集中于“男女主角背景交代过于马虎”“故事性不严谨”“逻辑关系不科学”“剧情推进节奏混乱”等等,和3年前火到太平洋彼岸的《你的名字》相比,这部号称送审奥斯卡的新作实在是有点不够看。

但是,你们可够了吧,什么时候你们看新海诚的作品还学会揪人家故事的各种毛病了。《星之声》跨越维度的爱情你在《穿越时空的少女》里没看过吗?《云之彼端》里扎心的记忆障碍你在《悠久之翼》里没看过吗?《秒速五厘米》抱憾一生的情愫你在《四月的谎言》里没触动过吗?《言叶之庭》身份殊途注定没结果的爱恋你在《可塑性记忆》里面没体会过吗?《你的名字》身体互换跨越时空的邂逅你在多到数不清的校园动漫爽片里面还没看够吗?新海诚的作品,从来就不是以优越的故事取胜。

“不断寻找重要之物的年轻人”,这才是新海诚作品中恒久不变的主题。在那个气候调节失控的时代,离家出走的少年和无依无靠的少女走到了一起,他成了她的依靠,她成了他的怀抱。帆高说他不再感到呼吸困难的,阳菜说她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但即使剧情前半部看似相互治愈着彼此,也敌不过早就埋下了伏笔的冲突和反转。紧接着阳菜消失,帆高奋不顾身去营救带动全片加快节奏,云顶再遇,牵手,回归让影片到达最高潮,最后不出意料迎来了happy end,他们都找到了重要之物:彼此。

这就是新海诚的套路,用每一帧都是壁纸的背景作画把人们骗进来,再用思春期少男少女的故事把人感动得一塌糊涂。为什么说男性群体更容易被新海诚的作品所打动,因为因为他的故事就是男人的初恋情结:温暖、纯洁、细腻,但又带着一点年少而不得的苦涩。每一个细节,都会让他们回想起,当年那个在“第一次”中奋不顾身的自己。片中的大叔“圭酱”,就是一个强烈的对比,原本意气风发独自离乡的男人,却在异乡逐渐沦为社畜,青年时的意气和率性被社会人的虚伪和顾忌取代,变成一个邋遢的大叔。直到被帆高的那一句:“你们大人什么都不知道,或者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直击灵魂,才把“圭酱”曾经的那份奋不顾身的率性唤醒。

阳菜具备女生富有的感性,选择了牺牲自己换来晴天,帆高那份少年特有的率性,在剧情的推动之下升华为“任性”,那个不顾一切奋不顾身的身影,不知道你们在观影的时候有没有重叠在年少的自己身上呢?都说人不中二枉少年,日本动漫都特别喜欢把少年少女的个人命运和世界捆绑起来,以此来放大年轻人的情感世界。还记得《中二病也要谈恋爱》第一季最后的旁白:人们都说,中二病很难为情,不愿再度回想起来,想把那段回忆抹消。人有时会信口胡说,或者梦想世界突然变化,抑或想象遥远的未来,又或者在脑海中描绘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人有时会信口胡说,或者梦想世界突然变化,抑或想象遥远的未来,又或者在脑海中描绘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悲伤、害羞又可爱,名为「自我意识过剩」的疾病,名为「自己」的不能避开的道路。

让观众们恍如年少,在被社会的洪流淹没多年以后回忆起自己曾经的率性与任性,或许就是新海诚想从作品中传达的东西吧。

或许人们应该回过头来想想,新海诚只是一个喜欢看着天空都会流泪,做梦都忘不了那一场青涩懵懂恋爱的中年绅士。曾经的他说过不想成为像宫崎骏那样的大师,他只是想默默地完成一部又一部能够治愈人心,唤起年少之心的作品而已。我们大概可以想象一下,从《秒速五厘米》的遗憾,《言叶之庭》的暧昧,《你的名字》的终成眷属到《天气之子》的欢喜圆满,新海诚的下一步作品是否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幸福美满的爱情故事呢?

最后用一句很适合《天气之子》的歌词作为结尾吧:

你知道

就算大雨让整座城市颠倒

我会给你怀抱

喂,年少时曾经的那份率性,还在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评《天气之子》,新海诚始终有个懵懂青涩的恋爱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