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

第一章 阅读的艺术与活力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能力而写的。

        做主动的阅读:不依靠任何外力的帮助,只凭自己内心的力量玩味字眼,慢慢提升自己,从模糊的概念到清晰的认识的一个过程。读书越主动,对书本的要求越高,运用的阅读技巧越多,效果越好。

        指导型的学习与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两者皆是主动型学习,区别仅在于前者有人教导,后者单靠自己发现,但两者皆需思考。思考只是主动阅读的一部分,一个人还必须运用他的感觉与想象力,依靠他的观察、记忆等手段去读懂作者所表达的。


第二章 阅读的四个层次

        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识字并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检视阅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抓住重点)、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第三章:基础阅读

        儿童具备纯熟的阅读能力前会经历四个阶段:阅读准备阶段(具备一定的视听、识别、交流能力)、理解句子意思阶段、快速建立字汇能力阶段(认识不同目标与不同领域的阅读法、查找生字)、精炼与增进前面所学的阅读技巧阶段,同时也开始理解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观点。

        大学文凭应该代表着一般大学毕业的阅读水平,不但能够阅读任何一种普通的资料,还能针对任何一种主题做个人的研究。(大学毕业生应该达到主题阅读的水平)


第四章:检视阅读

        第一阶段:系统的略读或粗读(你脑中的目标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你花时间做仔细阅读,其次,就算不愿花时间做仔细阅读,略读也能告诉你许多有关这本书的事)

        建议:

        1、先看书名页,如果有序就先看序(了解作者写的原因和角度);

        2、研究目录页,了解作品的篇章架构;

        3、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视一下,了解作品涵盖哪些议题;

        4、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

        5、在目录挑几个与主题相关的部分来阅读,如果在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摘要说明,仔细阅读这些摘要说明;

        6、把书打开,念两个段落或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

        第二阶段:粗浅的阅读: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

        阅读的速度:依照读物的性质与复杂程度,用不同的速度带着不同的目标来读。检视阅读的两个方式都需要快速地阅读。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主动的基础阅读--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说些什么(找出这本书的主题,由核心主题发展出的从属议题以及由分主题组合出的核心主题)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要点)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你又从书本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又怎样影响了你)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写下来(有如下好处:1、保持清醒;2、把自己的思考清晰的写出来;3、可以记住作者的思想)

做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划底线——重点

2、在底线的栏外再画一条线——表示内容很重要

3、在空白出画星号或其他符号——慎用,只强调书中十来个重要的段落

4、编号——当作者发展出一连串论点时,可以用编号来记录顺序

5、在空白处记下其他页码——表示书中其他处有相同或相关或相反的论点

6、将关键句子或段落全出来——与划底线相同

7、在书页空白处做笔记——可将想到的问题或答案记录下来,或将复杂的论点记录下来,或说明论点的发展顺序,或记录作者的主要观点

三种不同的笔记——以阅读的层次而定

        1、结构笔记(记录的是全书的结构)—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作者是用怎样的整体结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的主题的(检视阅读的主要笔记类型)

        2、概念笔记——作者立论的准确与否以及对读者的意义(分析阅读的主要笔记类型)

        3、辩证笔记(针对同一主题,不同作者发表的不同观点)(第二十章详细讨论)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分析阅读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的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知道自己读的是哪个范围的书越详细越好(虚构作品还是非虚构作品;文学还是哲学,历史,哲学;社会学中的哪一方面的哪一部分),这样能知道书能从哪一方面给我们指导,用什么方法给我们指导。

        书名不但可以知道作者写作的角度、范围等方面的信息,也有助于书本的分类。

        实用性书籍VS理论性书籍:实用性书籍注重方法,怎样利用知识来达成目的;理论性书籍告诉你这是什么,什么原理等。(论说性作品基本分类原则)


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

        每一本书的封皮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分析阅读的读者就要找到这个骨架。

        分析阅读规则二: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注重一本书的整体性】

        分析阅读规则三:将书中重要篇章列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结构为主题服务(这个规则要求我们将一本书最重要的部分照秩序与关系列举出来,简称列大纲。)

        上面两个规则相互关联:一份好的简要说明会把全书的架构给说出来;而掌握了全书的结构才能更好的表达全书的主题。

        分析阅读规则四: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前四个分析阅读规则主要是告诉你一本书的内容关于什么,怎样组织架构来服务主题。(阶段一:整理内容大纲)


第八章 与作者找出共同的词义

        分析阅读规则五:找出重要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1、找出重要单字;2、确认这些单字在使用时的最精确的意义,或作者最可能表达的意义。)

        找出共同的词义:单字有很多意思,而共同的词义则指作者和读者双方都理解的同一个意思,这是为了达成沟通的目的。

        找出最重要的单字,并通过他们与作者达成共识。(一般都指令读者困扰的那些单字,各个领域的专门用语和特殊字汇等)。

        找出字义,达成共识:通读上下文,来推敲不了解的字的意义。


第九章 判断作者的主旨

        句子与主旨:单一的句子可能表达多个不同的主旨,而同一个主旨也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达,总而言之,句子与主旨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分析阅读规则六: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基本与规则五一样)(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主旨的方法:用不同的语言或表达方式来复述主旨,或举例说明主旨。)

        分析阅读规则七: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或明白作者是怎样论述自己的主题,证明自己的结论)。

        分析阅读规则八:找出作者的解答。(与规则四相对应,如:作者回答了哪些问题,怎样回答,回答过程中有没有新出新问题,哪些问题没有解答等)

        规则五至八构成第二阶段——诠释内容


第十章 公正地评判一本书

        分析阅读规则九:在评论一本书前,完整地了解一本书。

        分析阅读规则十:当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为反对而反对。

        分析阅读规则十一: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为评论找理论依据。

        规则九至十一构成第三阶段——评论全书


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如何表示对作者观点的不赞同:1、你的知识不足;2、你的知识有误;3、你不合逻辑;4、你的分析不够完整。(严格来说,第4点并不能作为反对作者的观点的理由。)


第十二章 辅助阅读

内外阅读:指阅读书籍本身,与所有其他的书都是不相关的。

外在阅读:指借助其他一些书籍来阅读一本书。

外在阅读的相关来源:

相关经验

其他的书或相关主题的书

导读与摘要

工具书(字典与百科全书等)


第十三至十九章


第二十章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所牵涉的不止一本书,而主题本身的广泛与否都会涉及到后续的阅读。而确定主题本身的范围就是一个有难度的工作,其次也要从书海中确定哪些书跟自己研究的主题相关。

        在主题阅读中,检视阅读的作用是筛选出与主题相关的书籍。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一、找到相关的章节。(主题阅读的第一关注点是主题,我们要从书中得到与主题相关的帮助,即使这与作者的写作初衷相去甚远。)

二、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用自己的话表达不同作者的话)

三、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些问题,让作者来回答。

四、界定议题。(找出不同意见彼此之间的关联,将作者的观点分类)

五、分析这些讨论。(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突显主题,共通的主题要放在不共通的主题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阅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