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干预》读书笔记——自杀危机干预

自杀的误区

1. 一般常见的自杀误区

误区一:

自杀无规律可循。其实大部分自杀者之前都有过明显的直接或间接的求助信息,他们往往会在自杀前因为内心的痛苦和犹豫而发出种种信号。

误区二:

与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诱导其自杀。一般应该和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因为与一个想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可能使其产生信任的感觉,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一些重大问题,并缓解他们的压力,愿意花时间重新获得控制。

误区三:

威胁别人说要自杀的人不会真正自杀。

这点我深有体会,以前我同老公吵架时,总忍不住想自杀,但他觉得我莫名其妙、不可理喻,我就有种让他后悔的冲动。

我现在听到有人因家庭矛盾自杀了,觉得特别能理解那种心情。遗憾的是当他/她遇上想不开的事,没人能真正懂他们,并开解他们,或者他们选择了不向人倾诉,觉得说了也没人能理解。

误区四:

自杀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站在自杀者的角度,几乎所有人都有其认为充足的理由,干预者如果不能理解和接纳他们,信任的关系就难以建立,有效的干预也难以进行。

误区五:

想要自杀的人是真的想死。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想死,他们只想逃离无法忍受的境遇,只想终止自己的痛苦。

误区六:

想过一次自杀,就会总是想自杀。大部分人只是在他一生中的某个时候产生自杀企图,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要么克服这种想法,要么寻求帮助,要么死亡。如果他们自己能够从暂时的威胁中恢复过来,学会适应与控制,他们并不赞同自己当时的想法。

我现在已学会了与自己和解,不会再有自杀的念头,庆幸自己决定通过学习心理学自救。

误区七:

一个人自杀未遂后自杀威胁可能结束,事实上这个时候可能自杀的危险最大,身边的亲友一定要时刻留心他的言行举止,防止他再次自杀。

2.对儿童自杀的误区。

误区一:

6岁以下儿童不会自杀,事实上5~14岁儿童自杀的相当多。

误区二:

儿童自杀非常罕见,实际上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杀率正在上升。

误区三:

真正的儿童抑郁症是不可能的,近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这种过时的理论是错误的。

误区四:

儿童不可能理解自杀的结局,不管这个理论对错,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儿童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的事实。

误区五:

儿童不可能成功地完成自杀,事实上大量有关儿童自杀的上升数据证明这种学说是错误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危机干预》读书笔记——自杀危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