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群诗阅读(二)
文/司艳平
写在前面:孩儿们写范仲淹的文字有的感性,有的理性,有的写出了范仲淹的铁骨铮铮,有的写出了范仲淹的人生慨叹。无论是写他的政治情怀,还是写他的读 书经历,都能从中汲取相应的教益。所以,本期湿地阅读,再次推荐孩子们写的相关文字,欢迎大家围观品鉴。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宋仁宗朝,西夏是从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公元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陕西延安),在边城的防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朝廷腐败,败多胜少,只能坚守以稳定大局。本词即作于此时。
上片着重写景。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特异的风景。
下片抒情。“浊酒一杯”二句,先自抒怀抱,作者为前线三军统帅,防守边塞,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全词结束在“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二句上,此二句从写景转入写情。戍边将士上下一心,同仇敌忾,本可以战胜敌人,无奈朝廷奉行的是不抵抗政策,戍守艰苦,又无归计,人怎么能睡得着呢!旷日持久的守边白了将军的头,使征夫洒下许多思乡的热泪。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这首词的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与一般婉约派的词风确乎有所不同。
上片描写秋景:湛湛蓝天,嵌缀朵朵湛青的碧云;茫茫大地,铺满片片枯萎的黄叶。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融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浩渺波光的江面,笼罩着寒意凄清的烟雾,一片空濛,一派青翠。山峰,映照着落日的余辉;天宇,连接着大江的流水。无情的芳草啊,无边无际,绵延伸展,直到那连落日余辉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
下片直抒离愁:望家乡,渺不可见;怀故旧,黯然神伤;羁旅愁思,追逐而来,离乡愈久,乡思愈深。除非每天晚上,作看回乡好梦,才可以得到安慰,睡得安稳。但这却不可能,愁思难解,企盼更切,从夕阳西下一直望到明月当空,望来望去,依然形单影只,莫要再倚楼眺望。忧从中来,更增惆怅,“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愁情之浓岂是杜康所能排解。“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意新语工,设想奇特,比“愁更愁”更为形象生动。
先忧后乐范希文
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中八(3)班 徐翊铭
历朝历代,无数的文人墨客与岳阳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岳阳楼似乎成了他们抒发仕途情感的寄托,而范仲淹却从未把个人得失寄托在岳阳楼上,而是借岳阳楼的雄伟景象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与西方的达.芬奇相似,范仲淹也是集多种身份于一身,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能有这样的成绩,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学苦学,我们总说:“读书是辛苦的,同时也是快乐的。”可是在范仲淹身上,我实在没有找到快乐,即便是苦,范仲淹也是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一碗白粥就可提供范仲淹苦读一日的能量。
在范仲淹很小的时候,他就立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当看到朱家孩子一个个奢侈浪费时,他几次劝告,又意外得知自己是名养子,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出走。
这次意外,并没有使范仲淹受到太大打击,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治国理念,这次出走,并不是赌气,而是对先忧后乐政治理念的初步实践,范仲淹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范仲淹的一生三起三落,可他却不放在心上,一心为国效力,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治国理想践行到底,才成就了如此卓越的范希文。
师评:翊铭的这篇文字写出了范仲淹令人称道的地方,语言也干净简练,只是行文中少了点独特的感性,似乎是在理性的框架里介绍范仲淹。如能融入点自己独特的感受会更好。
行苦心不苦
——评范仲淹
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初中八(4)班 冯昱祯
范仲淹自幼寒窗苦读,每天只喝一碗稀粥,凉了之后分四份吃。他的生活就像孔子弟子颜回的经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他却乐在其中,毫不在意外界因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他的刻苦总有回报,考中进士后,他进入仕途参与政事,可他得罪了当朝太后和宰相,被贬。可他胸襟宽广,不在乎官位,只在乎能否为百姓做事,不仅在苏州治水,又多次化解了边境面对西夏入侵的危机,他甚至把俸禄都拿来买义田。故而深受百姓爱戴,所到之处,政绩卓著。
范仲淹的成就,不只是政治家和统帅,还是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范仲淹的一生是波折坎坷的,他的一辈子都简朴无华,他苦,苦在行为生活,可他的心是甜的,能为国家百姓做事,他就“甜”。这不就是他先忧后乐的思想吗?更因如此,《岳阳楼记》的问世,青史留名,惊艳四座。
师评:昱祯的文字渐入佳境,表达也越来越精准。只是这篇文字到底浅少了些,内容上如能再丰富些,会更好!
潮起潮落范仲淹
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初中八(4)班 徐文卓
人的一生,如潮水。时起时落。每当潮水迟去,带走一些积留己久的细沙,人往往会因此而长吁短叹。
这如潮水般的人生,于范仲淹身上也无异。
范仲淹可谓是一个满腹经纶的人,在政治这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可惜虽有官能,却少有官福。范仲淹因个性率真,坦诚,无法容忍一些官员做出一些与清廉有违的事,便会毫不留情地进行责问,教育。对于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亦是如此。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因屡次指责皇帝和大臣,因而受到严重的不满,也屡次被大家贬到一些小地方。
虽说他的境遇不堪,但他所到之处真是受了大福。范仲淹每到一个地方,总会为老百姓带来许多福利,受到众人的爱戴,而著名的巜岳阳楼祝》就是当他被贬到岳阳所作。
但这些愚蠢的皇帝总会在他们人手紧缺或遭受敌害时才想起有个范仲淹这样的能人。而范仲淹每次都不辜负期望,为国家带来了一次次的荣誉与机遇。
范仲淹的一生虽像潮,但他决不会因为退潮而悲伤。因为他知道,每次的退潮都意味着下一次猛烈的涨潮即将来临!
师评:以潮涨潮落来形容范仲淹,实在恰切不过。文卓的文字里有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而且能将人物放入特定的情境中去解读,很难得,要保持这样可贵的思考状态。
心系国家惟仲淹
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初中八(3)班 曹轩绮
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从古便是文人墨客大施身手之地。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都在此处留下了自己的题咏。但更为人所熟知的,是宋代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正是这篇文章使岳阳楼更加熠熠生辉。
范仲淹何许人也?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为了维持生计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1015年终于及第,授广德军司里参军,迎母归养,改回了本名。
范仲淹家可谓凄惨,而他接下来的官途也是一波三折,崎岖不堪。
范仲淹因耿直、直言反对太后专政,被远调。后又因宋仁宗赏识他的才华,又召回宫中。如此一番折腾,可范仲淹仍未将自己直言的特点改去,依然如旧的直言上谏。十分欣赏他的宋仁宗也不愿再听到如此尖锐之言,又将范仲淹远逐。。西夏的党项族来犯,军事实力极弱的北宋王朝,在第一时间想到了年逾古稀的范仲淹。流传千古的“鱼家傲”正是写于此次出征之时: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天汁 美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白发征夫,无限的讽刺与伤感,可范仲淹没有退缩,他以他的军事才华令手下败将也为之敬佩。
《岳阳楼记》是同被放逐的好友滕子京请范仲淹为岳阳楼作一篇文,范仲淹借此文激励滕子京,更加表达出了自己的宽大胸怀。留传至今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对自己人生的最高期望与评价。
师评:范仲淹的说与做完美契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一生的行为示范,读仲淹,就是要从他的政治理想上追溯他人生的源头。轩绮的文字里有了气象,加油啊!
胸怀天下志
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初中八(4)班 黄轶南
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政治家,他胸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折射出他一心为国的忠贞不二。他就是范仲淹,一位顶天立地的真男儿!
他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为了励志,在一座寺庙寄宿读书。当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当作一餐饭,这就是著名的划粥苦读。他含辛茹苦地读书五年,最终如愿以偿地考上了进士。他立志报国,多次犯颜进谏,还故意画了一幅《百官图》来激怒当时的宰相吕夷简,最终被罢黜回乡。仕途艰难、官场险恶,他的人生也因此几起几落,三次被贬谪。但是他每次被贬到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出现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兴盛场面。那里的百姓总是不住地夸赞他的丰功伟绩,每当朝廷召他回京时,百姓们总是夹道相送、挥泪告别。他力主改革施行于民有利的新政,开创了“庆历新政”使国力富强,百姓安居乐业。
他不仅是个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个卓越的军事家。当他被派去镇守边疆时,他的军事才能就充分地展示出来了。他身先士卒,屡建战功,捷报频传,打得西夏节节败退,西夏军士对范仲淹既害怕又敬重。当时军中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然而,他不仅在军事方面有奇才,还在文学方面有创世成就。他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苏慕遮》、《渔家傲》等。他在《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完美地表达了他的政治抱负。
为官时,不忘做官之本为民谋福利;做战时,英勇无畏地保家卫国;在人生低谷时,坚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政治失意时,不灭心中爱国之火。
纵观天下,这样的人还有谁呢?也就只有你了吧,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