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这是写的这本书封面上书名旁边的一句话。既然家是港湾,又为何会伤人?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了闲置已久的《为何家会伤人》,用了陪孩子上课的两个课时,我粗略地看完了这本书。

在本书中,知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凭借从业10年的行业经验,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解读你我的情感模式,用最温暖有力的文字,明确家庭关系、家庭责任,认清病态家庭的前因后果,带领为家庭关系所困的万千读者一起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自由与幸福的旅程,建立健康的家庭心理,重建亲密关系,收获爱与成长。

本书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序: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

第二章【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第三章【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第四章【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第五章【中国式家庭】

我主要精读了第五章,其他章节粗略的过了一遍。理论上我们都知道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是一个家庭稳定的柱石,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爱与自由,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爸爸爱妈妈,孩子是爱的结晶。但是在实际上,中国式家庭的模式很大一部分都是亲子关系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于是就出现了诸如婆媳矛盾、孩子叛逆、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的重大分歧,最终导致家庭矛盾升级,让原本宁静的家庭港湾暗流涌动,甚至惊涛骇浪,变成了伤人的巨兽,让人避之唯恐不及。我们都希望拥有一个亲密爱人,谁都渴望家庭幸福,爱人知心知意,知冷知热。可是很多时候往往事与愿违,两个人明明是因为爱走到一起的,为什么后来会生出外心,导致夫妻关系恶化,曾经的爱与欣赏变成了冷漠和指责。亲密爱人如今形同陌路,多少家庭分崩离析,造就了多少问题少年!又有多少人知道,孩子有问题,最应该反思的其实是大人!所以人们常说:至亲至疏是夫妻,至爱至恨是夫妻。

父母应该知道,孩子虽然是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但他是个独立的人,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虽然我们知道,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会离开我们,但是就是做不到适当的时候放手,为孩子包办一切。这孩子来说,父母费心费为给予的这些是他想要的吗?不,这种密不透风的爱只会让孩子想要逃离,近乎窒息的爱让孩子生出和父母对着干的叛逆之心。还有一种虎妈行为,不问孩子兴趣爱好,不做引导和辅助。他们坚信棍棒之下出人才,各种课外班、提高班、名师班,把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目标寄托在孩子身上,失去童年快乐的孩子是不幸的,当他成年以后会走两个极端:一是重复父母对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这是少数。另外一种就是极其溺爱孩子。心理学家说过:溺爱有很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内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溺爱的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子”投射在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无节制的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节制的满足自己。我们既然不能保护孩子一辈子,就应该放手,让孩子在经历中成长、历炼,成为一个身体和心理都健康向上的社会化的人。

武志红认为:“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妈妈,男人找老婆就像是在找妈妈,只要一个女人给他温暖的感觉,让他放低戒备,觉得自己像个小孩儿,那他很容易就被收服了。女人同样也是如此,她们渴望宽厚无私的爱和照料,无论是萝莉找大叔还是通常恋爱标准中让女人放心的忠厚男人,其实都是“妈妈”—一个被阉割的、具有母性的男人。“

在孩子小的时候,通常是指孩子从出生到六岁之间这个阶段。专家指出,母亲对孩子未来的情感方式和幸福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的人格障碍源于六个月之前的严重心理创伤。但是中国父母却一直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对他都无所谓,长大了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爱和自由。其实越小的孩子就越需要妈妈的关注和爱,三到六岁之间是十分脆弱的,成年后的很多问题的根源都来自这个阶段。若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期,尽可能的不要和孩子分离,而是陪伴着他,多和他互动,带着喜悦看到他,因为妈妈是婴儿的镜子。婴儿需要被妈妈"看见",这一点至关重要。

每一个处理不好亲密关系的人,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的问题。

我认识的一个男同事,他的父亲是一个有偏执型人格的大男子主义者,而他的母亲一直都小心翼翼的伺候着他父亲和他父亲的父母,操持家务、抚育儿女,还要下地做农活,做得慢了还要招来老公一顿毒打。据说,在他老家,逢年过节能坐在饭桌上喝酒吃菜的全都是男人,女人是上不了桌的,即使是家里来了女亲戚也是在灶间胡乱吃一口男人吃剩下的东西而已。他从小眼看着父亲对母亲的指责和动辄就动手家暴,可是他还小,无力反抗也不能反抗,因为他父亲对自己的父母很孝顺。我不知道生在这样的家庭中的男孩长大以后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妻子,反正我认为哪个女孩子要是嫁了他都不会幸福。他会把原生家庭父母的相处模式完全复制到他自己的生活里。

在男权社会,妈妈是作为一个外来人进入一个家庭,爸爸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第一位,儿女放在第二位,妈妈是最末位的。长期得不到关注的妈妈会把对丈夫的爱转化为对子女的爱。亲子关系上升到家庭关系的第一位。当母亲有了儿子,她就会把全部的爱倾注到儿子身上,但是中国家庭中的老人又习惯于把孩子从妈妈身边“抢走”,社会与家庭一起制造了母亲与孩子的分离。通常我们第一个爱上的人都是自己的妈妈,如果儿子小时候与妈妈的亲子关系构筑的不好,成年之后就很难处理好与另一半的亲密关系,童年的内心模式在成年后会呈现出来,这样就形成一个轮回。

男人的俄狄普期情结和女人的厄勒克特拉情结。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来的,也称作“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女孩在出生后,由于器官尚未发展成熟,需要依赖母亲以维持生命,并在母亲的呵护之下才有安全感,这种感觉会一直持续到以后的生活情境中,形成一种亲密的关系。但是在三到六岁的时候,儿童开始对性器官发生兴趣,会触摸或者显露自己的性器官并从中得到快乐,这时候人格发展到了性器期阶段。儿童对性活动以及自己父母的关系有强烈好奇心,他甚至觉察到父母之间的关系比他们与自己的关系更为特殊。这个时期的儿童往往会问父母“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在这个时期里,“厄勒克特拉情结”就成了困扰女孩的主要问题。厄勒克特拉情结,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术语,指女孩恋父仇母的复合情绪,是女孩性心理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在这一阶段,女孩对父亲异常深情,视父亲为主要的性爱对象,而视母亲为多余,并总是希望自己能取代母亲的位置而独占父亲。恋母情结原义指男孩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绪。后统指幼儿对异性父母的依恋、亲近,而对同性父母的嫉妒和仇恨等复合情绪。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常以父亲或母亲作为自己的性欲对象,父亲爱女儿胜过儿子,母亲爱儿子胜过女儿。孩子也相应地作出反应,若是儿子就想占有父亲的位置,若是女儿就想占有母亲的位置。这些亲子关系和孩子间的相互关系所产生的快感不仅带有抒情的意味,而且也带有敌对的色彩……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我们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恋父或者恋母情结。我依稀记得幼年的我,非常崇拜父亲,喜欢跟在他的身后。现在的小萱也是特别依恋爸爸,每次给爸爸打电话第一句话都是“爸爸,我想你!”“爸爸,你陪陪我嘛。”只要爸爸在家,她可以完全忽略妈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远离父母,对父母心理上的依恋越来越弱,早期的思想在与外界的接触中不断得到纠正,最后完全走出父母的怀抱,走上独立的道路,形成自己的生活圈子和健康的性取向。但也有部分人,没有完全走上独立的道路,表现为男人总是在找‘妈妈“(比自己大的女性),而女孩喜欢”爸爸’(大叔)。还有一个特例,恋母情结的男人有一部分会发展成同性恋。

这本书的最后一段话的主题是“为什么婚姻没有安全感?”都说夫妻久了,感情淡了,亲情深了,夫妻变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只是大部分男人都不满足于这一点,他们更愿意旁逸斜出,从婚外寻找激情。而且还把责任都推给自己的妻子,如果妻子是个温柔的女人,他会说女人对自己事业没有帮助,自己一个人奋斗太累了才会出轨;如果妻子是个事业心强的人,他会说:她太强势了,而自己只想有一个温暖的家。总之,有了白玫瑰想红玫瑰,有了红玫瑰又想白玫瑰。这样的婚姻对女人而言,哪里有什么安全感,简直就是灾难,而且是毁灭性的。信任崩塌、亲密关系不再的两个人,相看两厌。这时,家就是枷。可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可怜的孩子就成了夫妻矛盾的牺牲品。有多少女人,为了孩子,为了父母,选择了吞下所有的不甘和无奈。

对感情的需求如果以错误的方式来实现,那么它一开始就是错的,结果必然也是失败的。人们常会过高的估计自己,以为所有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下,其实感情是最玩不起的。作者说:我在婚恋网站上看过一个经历过三百次一夜情的男人的自白,他说,自己每经历一次为性而性的关系,就会对人性有更深一层的失望。就像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在电影《十戒》中所说的,深情是存在的,而且深情不可亵渎。而小三也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图钱的、图情的、还有一种职业小三,她们特别喜欢构筑三角关系,这是恋父情结的一种表现。另外有一种表现就是在明确得知一位男人很爱他的妻子的情况下,还要分一杯羹,并且表示什么都不要,只要节假日来陪她就可以了,真是低到了尘埃里,但这是一种病态的关系,也是原生家庭里年幼时没有构建好亲子关系造成了成年后与异性相处中的错位。

这是一本极具指导意义的书,它能够起到帮助内心成长,和谐家庭关系的著作。不管是为人父母,还是因与父母的关系而至今内心孱弱的人,这本书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为人父母者,一定要看,而且越早看越好。

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爱的港湾,让爱为每一个家庭保驾护航。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是港湾,爱是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