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子衿
《罗马》在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之后,又被美国《时代周刊》、《滚石》、《名利场》,英国《视与听》等杂志,列为年度十佳影片的第一名。
《名利场》对其入选表示:“它已经达到一部2D电影浸入感的极限,它是一部艰难岁月的史诗,让人快活、疲惫,也让人心碎。”
其导演阿方索·卡隆,是国际 A 类电影节上战绩辉煌的“墨西哥三杰”之一,任意一部作品(《哈利·波特 3:阿兹卡班的囚徒》《人类之子》《地心引力》……)拿出来都足以留名影史。
《罗马》这部电影,讲述的是 1970 年代的墨西哥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主)和他们的保姆 (仆)之间不同寻常的交往,并借此传达了一种超越阶层对立的情感关系和“人与人之间难以言喻的纽带”——爱。
影片也是导演卡隆写给其乳母莉波的情书。这位乳母在卡隆小的时候未婚先孕,经历了时代的动荡和人生的悲欢,从二十几岁开始照料卡隆一家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卡隆在打算做这一部电影时,对弟弟卡洛斯说:
“我想拍这部电影。是因为我知道我生命中必须要拍这样一部电影,就算没有观众也没关系。”
为了拍这部电影,他等了整整 12 年,并且做了大量的幕后工作。
电影中 90% 的场景来自于卡隆的记忆,有些直接,有些则迂回,但都是关于塑造的那个卡隆时代,或者说塑造墨西哥的时代,那正是墨西哥漫长时代变迁的起始点。
看这部电影,不得不说是全片的色调问题。
全片采是黑白色调,可以说,是近年来看过最好的黑白电影了!
黑白色调的使用,把观众从色彩的过分聚集当中抽离出来;
同时,黑白色调也象征着过去的记忆,更能凸显情绪的纯粹性,提升画面在细微处的敏锐表现力。
除此之外,黑白镜头强化了对比度,使得镜头呈现出另一种质朴而自然的美感。
黑白色调,更突出人物细微入致的表情
电影的第一幕,想必让许多人印象深刻:水冲洗地面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地板洗净之后,飞机在水中出现倒影。
那是卡隆小时候的记忆,他家住在罗马区,飞往墨西哥城机场的航线下面。所以在他的记忆里,头顶总有飞机飞过。
镜头随着地面转移到洗地板的人,克里奥——本片的主角。
在电影的前面一部分,介绍了保姆克里奥和雇主索菲亚的生活以及时代背景。
克里奥总是忙于家中的各种工作;萦菲亚,貌似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从孩子们口中得知这是一个不和平的年代:
“刚才有一个小孩,在朝路过的汽车丢水气球,然后一辆军队的吉普车驶过,他往车上扔了一个气球,车上的士兵被惹怒了,就下车打了他一枪,他往他头上打的,他死了。”
在这动荡的时代,每个人都无暇顾及他人,小人物的命运,也只在小孩口中一闪而过。
随后,安东尼奥借口工作,抛弃了索菲亚和四个孩子;
而克里奥的男友费尔明得知克里奥怀孕后,借口上厕所,也离开了克里奥。
两个被抛弃的女人,她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导演通过林中野餐,森林大火、野外聚餐、医院产子、学生运动和海滩救人等事件,让两个人物渐渐走出曾经被抛弃的阴影。
在这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
最大的一个对比,在于大时代的动荡,与小人物命运的对比。
窗外发生着镇压游行事件,窗内克里奥的羊水破了;在这样的时代下,她无暇顾及暴乱事件,她关心的当然只有肚子里的孩子。
这里的一个政治事件是1971年路易斯·埃切维里亚·阿尔瓦雷斯任墨西哥总统时所发生的镇压游行事件。
卡隆在拍摄时并没有着重描写这个画面,这也成国内很多影迷吐槽的一个点。觉得卡隆没有政治敏感度,影片不具感染力和现实意义。
实则不然,如果将这一场游行做一个重点的描绘,反而会适得其反、喧宾夺主的。
《罗马》是属于克里奥的,对她来说,过好眼前的生活才是重点,,这一切是与她无关的,未婚先孕这件事远比动乱带给她的麻烦来的大得多。
电影的这些镜头,也同样出现了对比和比喻:
安东尼奥与萦菲亚分别时,与热闹的乐队形成对比。
索菲亚一家旅行归来时,再次出现了喧闹的乐队。
总是有满地的狗屎,就如生活一样。
索菲亚对安东尼奥的离开释然后,更换小车与之前大车的对比。
车就如生活一样,大车像安东尼奥,需要不断的调整,适应他们的生活;而最后更换了小车,显然更适合他们的生活。
索菲亚告知孩子离婚的消息,克里奥接受死胎的事实时与旁边热闹的婚礼形成对比。
电影的最后一个画面——“天”,与第一个画面——“地”的对比,也象征着“始于‘地’,终于‘天’”。
整部片子的情绪,在海滩救人这一幕,达到了高潮。
不会游泳的克里奥不顾一切去找回风浪中的孩子,这一刻她仿佛要找回自己失去的孩子。
在救回孩子后,他们相拥而泣。克里奥在这个时刻,似乎终于对死胎的释然。
索菲亚一家也表达了对克里奥的爱:“我们很爱你,克里奥,对吗。”
沙滩上,阳光洒在他们的皮肤上,一家人相拥在一起,这是最温暖的时刻了!
《罗马》是卡隆寄给往日的一封家书,也是女性的一首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