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如果说2001年,高圆圆把天使清纯的一面留在了电影《17岁的单车》里。
那么2005年,高圆圆则把女神般的蜕变留在了电影《青红》里。
此时她26岁,一个女演员最“黄金的年龄”。
这个一笑倾城,再笑倾国的“邻家女孩”,将导演王小帅时代裂痕里的,那个叫“青红”的复杂女孩演“活”了。
60年代初期,一对上海夫妇响应国家的号召,千里迢迢来到贵州支援建设。育有一女一男,女儿名叫青红。
19年后,青红已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改革浪潮也同时来袭,工厂也渐渐失去昔日的荣光,青红父母开始感到恐慌。
虽然在贵州生活了将近20年,但他们无时无刻不想回到上海,不仅仅是因为那里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是他们的根,更是为了给下一代更好的前途。
然而青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她一直成长在这里,这里不仅有童年的乐趣,有真诚的友谊——小珍,还有在青春萌动中难以割舍的初恋——一个来自当地农民家庭,在工厂做临时工的叫小根的小伙子。
青红是父亲捧在手心里的宝,对待青红,他如同老鹰护雏一般。
每天看着她上学,接她放学,时刻尾随在青红身后。
他极大的干扰着青红的生活,也成了青红与小根间一堵打不破的墙。
小根写给青红的情书被他烧了,小根送给青红的高跟鞋被他扔了,并且他还把青红困在家中,不让她随便出门。
虽然青红性格温和,但是也受不住父亲如此这般野蛮的看管,终于也生出了叛逆的苗芽。
她在放学的路上借上厕所为由,偷偷的跑掉;甚至学会了对父亲撒谎,偷偷和好友小珍去参加舞会。
小珍是青红从小的挚友,却与青红性格有着天壤之别,她敢大胆追求自己的所爱,甚至为爱私奔,是新时代女性的典型。当然这也与她家中开明的父母有关。
青红的变化,很快就敏锐的父亲察觉,他的看管也变得变本加厉,而这一切的理由皆因“为了你好”。
为了阻止青红去工厂实习,与小根碰面,他甚至强迫在医院工作的母亲伪造假条。
在他眼里,小根是配不上自己女儿的,这是为女儿好。
当个人情感与家庭利益撞车,爱情就变成了牺牲品。
我们看不到青红与小根这对相爱的男女手牵着手走在一起,看到的仅有小根痴痴的等待。
青红爱小根吗?当然是爱的,可隔于家庭中间的总让她不能笃定。
对于小根来讲,青红父亲来自大城市的优越感却让他的爱充满了自卑和不安全感,或许这也是部分上海老一代人排外的原型。
而这一切,也最终,让小根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证明了他与青红之间的爱。
他强迫占有了青红身子,这样让她身陷囹圄。
父亲的压迫、小根的侮辱,这种种这打击,最终让温和的青红再也扛不下去,她选择了割腕自杀。
幸运的是抢救及时,青红被救了回来,但从此也便神志不清,人也完全失去了精气神儿。
最后青红一家终于还是回到了上海,父亲的上海梦算是终于实现了,然而酿造的悲剧却还在继续。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躲在车中的青红听到了小根被判处死刑,已经变得呆滞、麻木的她,并没有太大的触动。
伴着吉普车急速前进的声音,留下的也只有那几声枪响在山谷中回荡。
《青红》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导演王小帅对于对于一个时代的缅怀,正如他在片尾所讲:谨以此片献给我的父母和像他们一样的三线职工。
片中高圆圆的的表演,可谓惊艳,她把一个纯情不谙世事的女孩的崩溃过程演绎的入木三分。
整部电影的观影途中,你能清晰的感知她的表演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子慢慢从皮肤插入你的骨头里。
这种“青红”在电影的痛,让无数观众为之心疼。
虽然青红的年代已经过去,但是文艺写实影片的魅力却在这里,毕竟历史是相似的,生活是相通的。
我们不难从电影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父母常说:“我是为了你好”,这句话既感人又伤人。
感人的是,他们是真心想让你好,伤人的是,有些父母总戴着道德为名的面具,束缚了子女对于生活本身的渴望,剥夺了子女们自主选择的权利。
父辈一代无法挽回自己被牺牲掉的青春年华,只有将希望寄托在未来的儿女身上,这其中的偏执和强权不言而喻。
面对残酷的现实,无数的“青红”们的反抗无济于事,青春在现实下变得微不足道。
然而导致这一切的的根源却是由沟通不畅导致,如果父母与孩子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看待事情,多去听听彼此的想法的意见,我想,结果肯定是大有改观。
电影《青红》无疑是高圆圆最好的电影,它值得我们永久珍藏。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邓安迪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