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嘿,轻松点,别高估了父母的影响力

特殊的长假,香书陪伴

年前二七,怀着一如既往的轻快,收拾满当当一车的年货,自驾飞奔回乡。

没成想,年初一的疫情扩散开来,村里开始封村封路,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第一次取消了最隆重的初二回娘家。一天又一天,一边关注新闻里的新增人数,一边攒局公婆小叔围坐麻将。再接着,国家公布全国假期延长,公司也发布通知,于是便推迟了返京计划。大家似有心灵感应般的感受着彼此的特殊陪伴,婆婆做饭洗碗不让插手,说是人多做饭都起劲;除了吃睡,全在麻将场上,嘻嘻哈哈的扯家常,胡吃海塞的瓜果干粮被横扫一空,留下老人满足的纵容;不让出门的日子,最大的活动就是在院子里陪婆婆跳广场舞,不知是年龄到了,还是心态开了,如今跳起广场舞来毫不含糊,还有些享受在其中。

受疫情影响,有史以来用了最短一次时间自驾开回了北京家中。到北京后,当一再受到延期复工在家隔离的通知,我意识到这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可能要在家度过一个特殊的长假。想想曾经梦想的长假,一下子就实现了,多少有些不习惯,立马就定下个小目标,看书吧。十天半个月下来,读书听课,有点收获都是值当划算的。

年前在何帆老师的读书俱乐部里听到一本推荐《教养的迷思》,主讲一种颠覆主流观念的育儿理念。是我目前急需补充的知识,迫不及待的下单来看看。陆陆续续啃了有两周的时间,终于搞定,来梳理一下更新的观念:

颠覆三观的环境教养理念

主流的传统观念认为,父母的教养对孩子有极大的影响,父母的言行好坏决定着孩子长大变成什么样的人。如果孩子长大成了偷鸡摸狗甚至反社会的异类,一定会指责父母缺少管教之类,整个矛头会自觉地专项攻击父母教养的缺失。父母受到严重指责,于是乎新一代的爸爸妈妈们开始过度焦虑孩子的教育,也就是我们目前的社会主流现状,生怕自己的一个怒吼,毁了孩子的一生。

而本书的作者提到一个颠覆三观的新观点,她在挑战教养假设,认为同辈环境影响一个孩子长大之后选择做什么或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的教养仅影响到还在在家的行为模式,出了家门,孩子就要遵从同龄人中的行为模式和选择习惯,甚至还会带回家一些同辈的亚文化到家中。这个观点给神经紧绷的家长们松了绑,其中包括我。孩子成人后的表现,一半是基因的作用,比如聪明的父母大概率会生出聪明的宝宝,颜值高的父母大概率会生出漂亮宝宝,高个父母大概率会生出高个宝宝等;另一半是环境的作用,比如中产阶级的孩子,大概率会生活在中产阶级扎堆的高档社区,周围同龄人群体的观念基本是一致的,所以这些孩子成人后更多表现的像这个社区其他的同龄伙伴们,比如在一个崇尚医生职业的社区,很多孩子的理想会想当一个医生。

松了一口气

说实话,读完这本书,我松了一口气。受到心理学知识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理论太深入人心,我一度沉迷于原生家庭,还跟老公讨论着原生家庭的种种利弊,生怕老公的不良表现会给孩子种下劣根般的原生家庭。其实也就是喜欢打游戏,被我魔性夸大了。

按照这个理论,帮孩子小龄期间选择良好的同伴环境,大龄期间影响其选择良好的同伴群体,更应该是父母考虑的重点。而不是迷失在日常的焦虑,是不是没有跟孩子晚安吻,是不是没有忍住对孩子发脾气,离婚是否毁了孩子,等等。书中的一个举例挺有说服力的,就是几个世纪以来,各国家各时代不同的教养方式轮番登场,即使是完全矛盾对立的教养方式,也没有对孩子成人后的表现有太大的影响。换句话说,现在孩子和几个世纪前的孩子,整体智力也好表现也好,没有太大的不同。

结合自己的例子,儿子幼儿园第一年在一家大型的幼儿园度过,当时还觉得很荣幸被面试上,后来儿子身上发生的事情让我寝食难安,首先是孩子多,老师顾不过来,大园老师的态度也不敢恭维,通常孩子的表现也得通过跟老师套关系得知;其次老师给家长的负担太重,动不动家长就得到班上协助讲课,不管你是否上班是否周末。儿子到后来越来越抗拒上学,每天晚上最多的话就是“妈妈,我明天可不可以不上学”,每天早上送到教室门口会躲在身后不愿意出来,老师接过去还会哭闹一会,偶尔还会脸上多道抓印,看的我那叫一个难受。虽然老师口口声声说没发生什么事都很好之类,但直觉告诉我还是哪里出了问题。孩子小也不会自己说。于是在升中班的前夕,我和老公商量,给他转到另一家小园。这家小幼儿园校长是从新西兰回国创业,自身喜欢孩子,老师们的理念更关注孩子的关怀,一接触就很喜欢。虽然价格贵了些,但是忍一忍还是给儿子转了。如今是第三年学前班,儿子基本上再没出现过不愿意上学的现象。每天的课堂表现,也会在班级群里天天更新,也能协助在家里辅导,很是踏实。从同伴质量环境,我相信这是一个对的选择。

感恩学到的每一个新知,或许是遗传了老爸的书虫基因,知识让我得以呼吸,畅游自在,我爱这种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感觉。无关鸡汤,纯粹体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养的迷思》:嘿,轻松点,别高估了父母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