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沟通?无重点?先认清你的大脑

先给大家看一个小故事,这是一位已经入职两年的职场人向领导提出加薪的申请函。不知道大家看完是什么感想,我看完之后,发现这段文字没有重点,不知道再讲什么?

其实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一面镜子,以上出现主题不鲜明,重点不突出的事情同样也发生在我身上。我也常常被领导批评,说话逻辑不行,没有重点。

为什么有些内容明明就是客观事实存在,反而说出来大家不愿意听讲,或者是听不明白吗?原因到底出现在哪里?

我们通过大脑进行传递信息,文字、语言成为了承载信息的介质。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介质只是起到了运输的作用,真正识别并发生转化的还是我们的大脑。也许是我们所阐述的语言和文字难以让对方的大脑进行识别,导致了沟通出现了问题。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的大脑思维方式有着以下习惯:

(1)喜欢归纳主题

(2)喜欢归类

(3)偏爱数字

(4)喜欢有规律性

什么是归纳主题?

想象一下,当你的同事在你工作的时候,突然给你说“我昨天晚上胃有点不舒服,可能是我没吃晚饭导致的,疼了好长时间。我睡了一会,醒来发现已经10点了,就没有时间做晚饭了,今天我想和你吃午饭。”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有感触到原来她最后想说的是,和我一起吃午饭!!居然绕了那么一大圈。我们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通常喜欢逐句听,从而辨别出他人的观点和意思。当一句话没有一个核心主题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进行猜测,猜测的过程就像是失去灯塔指引的小船,独自在大海中遨游,想要快速抵达到目的地,很难。

如果将这句话修改成:我今天中午想和你一起吃饭,原因是我昨天晚上因为胃疼,睡了一会没有来得及做晚饭。

将主题放于前置,大脑能够立马识别出,你想要表达的意思。

什么是归类?

举个比较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通常对给自己的文件夹进行分类,哪些是办公所需,哪些是个人生活所需。办公所需的内容又多分为几个子目录,同事协作、文案创造、微信运营、微博运营。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分类?为了不需要过多的寻找,能够快速找到目标文件。

大脑思维方式同样如此,希望记住有规律性的内容。

在《金字塔原理》中看到一个非常符合现实情况的小例子,丈夫去超市购物,临走之前问妻子需要购买什么?妻子说:买点土豆带回家吧。随后妻子又说,家里没有牛奶了,在买点牛奶吧。额,洋葱也要买,也买点吧。我还想吃一个蛋糕,吃蛋糕太腻了,再买一点苹果吧。这段时间是不是到了吃菠萝的时间了,再买点菠萝吧。

最后,这位丈夫似乎只记得买土豆。假如我们将妻子想要买的东西进行分类,是不是就非常容易牢记。蔬菜:土豆、洋葱

水果:苹果、菠萝

甜品:牛奶、蛋糕

将复杂的东西分类,我们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

什么是偏爱数字?

数字化其实是一个步骤化的过程。即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第三步干什么。

当我们看一个干货文章的时候,总喜欢干货中能够标注出观点一是什么,观点二是什么。就像我今天的文章一样,我在前文的时候,为大家总结出我们的大脑中的思维方式有4点共性。

数字化,也可以称之为SOP,当我们让别人展示如何使用一款产品时,数字化可以成为沟通最有效的方式。

什么是规律?

不知道大家小的时候有没有背过圆周率3.1415926···,多难背,普通人的我难以完成全部背诵。但是如果人为将圆周率修改为:3.141592614159261415926·····以规律性的形容展开,是不是就变得很简单了。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其实发现,我们的大脑存在一定的惰性,也就是说“懒”。但是“懒”并不是贬义的,而是让我们寻找到高效的办法。

就像马云所说:世界是由懒人创造的”。

人本身就是很懒的,而且大多数人都是很懒的,正是由于这个特点,我们才会创造、建造高效便捷的方式。

为什么别人听不懂、看不懂你所表达的意思,需要我们迎合大脑的思维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难沟通?无重点?先认清你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