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中最影响我们快乐体验的主要是以下几类事情:
第一类,吃喝玩乐、休息、睡觉,还有其他一些能够让我们放松下来,感到安全和舒服的事情。
这是一种很纯粹的生理性乐趣,在漫长的进化史里,因为这些事保障了人类祖先的生存繁衍,所以人类的大脑赋予了它们更高的权重。
第二类,亲密的情感关系。
朋友、爱人、妈妈、孩子、家人、猫猫狗狗,这是人们提到最多的关键词。
有了这些同伴的支持,这个世界上就有了容纳我的空间,我不再是孤身一人,而是被理解和被关照的,拥有了自己存在的位置,也拥有了联结万事万物的可能。
第三类,和个人目标相关,能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成就感和意义的事情,比如看书、学习、工作、跑步。
这类事情不一定马上就能给我们带来舒服、自在的感觉,需要我们持续地付出努力,但它们能加深我们对自己和对生活的理解。
我们可以围绕这些个人目标,组织自己的生活,让生活方向变得更加清晰。
如果把生活中的这些小事加在一起,就能决定我们的幸福感了吗?
不一定。
经常有人抱怨:“这些东西我都有,我想吃什么都能吃到,我也有日常娱乐活动,我和家人的关系很好,我的工作也让很多人羡慕,但为什么我还是感受不到幸福呢?”
幸福并不仅仅是去占有这些让人感到快乐的东西,幸福是一种体验。
体验,意味着你将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允许自己更投入地接触这些事物,让这些感受进入你的意识,融入你的生活。
比如看到、听到、喝到、闻到,还有感觉、感受、发现、体验。这些美好的事物,只有被你看到、听到、发现,才能真正成为一段让人感到幸福的体验。
幸福的关键,在体验日常生活的过程里。
价值,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人生优先级排序,和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关,是一种想要过什么生活的个人态度。
例如,在“找到一份更理想的工作”这个目标背后,你看重的价值可能是个人成就感,也可能是为自己的家人提供安全保障,但你无须等找到理想工作才能做到这一点。
无论目标是否达成,你都可以选择在这一刻去践行你所重视的价值。例如努力投入手头的工作,主动向你的家人表示关心。
你没办法牢记一个概念,熟读一个理论让自己变得幸福,只能在行动的过程中去体验它。
幸福是很小的事情,是更投入地去做这些小事情,比如吃饭的时候就认真吃饭,走路的时候就专心走路。
当你觉知到自己当下的状态和感受,你就更有可能看到、听到那些让你开心的小事了。
当你在生活中随处都能体验这些小事时,你就能感到幸福了。
如果你现在愿意尝试一件小事情,可以安排一次15分钟的散步,选择你最熟悉的环境就可以。
和平常不一样的是,这次你只是在散步,不是非得走到什么地方才可以,也不需要一边赶路一边回复手机消息,更不需要边走边想着头脑里遥远的目标。
如果你走神了,继续把注意力拉回走路本身。
做到尽可能简单,需要留意的只是如何迈开腿、摆动手,注意安全,避开汽车、行人和树木。
如果途中遇到什么让你感到好奇的事情,比如某个路人的神情,一阵风带来的花香,不知从哪里传来的鸟叫声,都可以由着自己做一些探索,然后继续这场散步。
直到结束之前,你都不知道自己能在这段习以为常的旅途中收获多少惊喜。
把握当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刻意练习。这种投入当下的能力,可以通过持续的、有意识的正念训练而获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