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九十三天

《论语.雍也篇》第十二章: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解析: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是我力量不够。”孔子说:“力量不够的人,走到一半就走不动了。而你却是画地为牢,不肯前进。”

打开这一章,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太对了。

很多人在面临挑战的时候,第一反应就会想:我觉得我做不到。

当你问他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做不到时,得到的答案最多的就是:我觉得自己能力不够。

曾经带过一个员工,她来应聘的原因是因为她之前的工作是在清吧上夜班,太累了,她想换个环境。而我聘请她的原因就是因为看中她与人相处的亲和力,正常来说,只要她好好学习一下相关的专业知识就可以很好的开展工作。

然而,上了不到半个月班她就提出要辞职,原因是:这份工作是很有发展前景,但是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觉得自己没有那个能力,也不知道该怎么学。

在她的坚持下,我同意了她离职。辞职没两天她就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别的同事在朋友圈给她留言时,她有回复过这样一句话:我实在没有那个能力像你们那样操心,我还是适合做这个,简单。

看完我摇摇头,她不是没有能力,是她不愿意改变,也不愿意再努力提升自己。

真的是你做不到吗?

半年前,我刚刚走进普拉提课堂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做侧躺直举10斤重壶铃的踩单车,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行!因为我很清楚自己肌肉力量很差。

教练当时狠狠的说:“没有什么不行的,不行都要练到行。”我瞬间觉得世界都是灰暗的,那一次训练在我的坚持下,用了一个轻一点的东西替代,可是教练说,这只是暂时的,一定会训练到我可以举起那个壶铃。

半年后的我,在教练的训练下,现在真的已经能够轻而易举的完成当初那个壶铃。

现在回想起第一次训练跟教练讨价还价的场景,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好笑,也为当时自己畏难的态度感到脸红,真的是不行吗?不是,是我不愿意尝试。

畏难是人们在面对困难时非常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这种心理暗示如果过重就会让我们陷入怀疑、恐惧、进而想逃避。

但其实,事情往往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严重,更加没有那么令人无力为之。只是我们不愿意去面对,因为逃避问题比挑战问题要容易。所以很多人宁愿停留在原地等,也不愿意向前一步去探寻,比起不确定的东西,人们更加相信眼前可以确定的。

“之乎者也”一语中的,如果你什么能力都没有,你根本就无法生存。你之所以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是因为你没有挑战过,你有对不确定事物的怀疑心理,促使你害怕失败不愿意向前,而不是你真的无能为力。

如此想来,生命多一点激情向往,多一点好奇探寻,多一点积极追求,多一点勇敢挑战,会让我们更容易见识到一些不一样的风景。所以,面向大海最美的不是春暖花开,而是你敢于扑向海洋,享受浪花的激荡。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人生,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九十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