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先当煤矿,再作核能

作家余华这样评价一个作家写作的功力:作家笔下的文字,力量要像核能,质量虽小但能量很大。不能像煤矿,堆起来高高地像座山,但燃烧起来却没多少热量。

我粗浅地理解成,写作要少写废话

其实,每一个写作者从一开始,目的不是少写废话,而是多凑文字。我依稀记得学生时代被作文字数所支配的恐惧,那时候写作文,对自己的最低要求是要写完,字数要达标,然后才是无错别字、逻辑通顺、言之有物、主题鲜明等等。

于是,作为一个写作能力羸弱的人,写作文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而写作字数就是这个噩梦的一道枷锁,时时刻刻环绕在脑袋上。那时候写作文,就祭出流水账,把一件事情从头到尾罗列写下来,但即便是这样,也往往字数不够,写不长。现在反省看来,是因为写东西没有焦点。什么叫没焦点?就像摄影里拍远景,一大堆事物都入镜了,但是你看不到重点,也看不清细节,这就叫没焦点。现在想来,如果写流水账的时候,能够首先抓住个别的细节部位,然后花大力气重笔墨地描写,结果一定会好很多。

比如描写出门玩耍时的天气,如果就写“今天万里无云,天气很热”或者“外面的太阳很大”之类的语句,就完全凑不起字数来。要写就写“天上稀稀拉拉飘着一些薄薄的云彩,薄得完全抵挡不住夏日的烈阳,此时的大地就像烤熟的红薯,冒着腾腾地热气”之类的。虽然其实也是一堆废话,但是文字长度增加了不少,一些形容词、动词,外加一些类比,这些手段硬生生把文章拉长了。虽然长了,但长得很有个人特色,不在呆板,没有了模板化的无聊,看起来极具个人的特色。

也许上升到作家层面,文字就讲究精炼,讲究能量。但作为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写作学习者,写作就是要写出东西,写出泛滥之势,让文字从脑中不断地倒出来,或许泥沙俱下,但也能捡到金子。怕就怕一味追求文字凝练,反倒憋不出一个响屁,纵使脑中有千般智慧,也流淌不出来。

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写作入门者对于文字的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字,先当煤矿,再作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