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6 遊「香港千島湖」

       好久沒行山了,成日見慣了鋼磚鐵瓦,突然很想要找一處風景美氣氛佳的山林來走一走,就這麼發現了一條絕佳的線路:楊家村—黃泥墩水塘—大欖涌水塘—掃管笏,三個小時就可以輕鬆行完全程,那就選定週末約埋朋友一起啦!

     「千島湖」聽就聽得多,一般聽到的是杭州、台灣、甚至加拿大。但原來香港也有個迷你版,就在大欖涌水塘!這條郊遊路線位於大欖郊野公園內,眾所周知,香港的郊野公園也承擔了保育生態環境的職責,所以在設計上都盡可能保留原貌,這給我們尋找入口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兜兜轉轉原來在一處農田里出發。

       沿著窄窄的水泥路,穿過了幾戶農家,途中看到戴著斗笠的屋主伯伯滿臉笑容回答沿途山友的問題,香港真是既摩登又傳統。

       終於看到了漁農署的標誌牌,正式上山,那個登山口我記得頗為搞笑,兩排密密麻麻的路障感覺是要排擠胖人行山。

       山徑都是往山頭直上的土石路,頗有點陡滑,若趕上有雨的天氣可能有些危險,幸好我們那天烈日當空天干物燥,沒有攀爬的擔憂,多了烈日的曝曬,眼見沿途的二葉松林也是剛種不久的樣子,真期待他們快高長大綠樹成蔭。

       黃泥墩水塘是座小型水庫,供給灌溉用水,因為附近溪流多截往大欖涌水塘而造成灌溉用水驟減,所以再行建造為儲水。我們攀爬時發現道路兩邊都是枯樹殘枝,黃色的地皮裸露出來,原來是因為長年累月的風化,黃泥墩水塘一帶土壤貧瘠,水土流失嚴重。每當大雨過後,雨水混合沙石,在地上沖刷出的深溝,看似古羅馬戰車輪輾過的痕跡。曾幾何時,政府於山頭大量種樹,然而近年大欖山火頻頻,樹木又不支倒下,形成了今日景觀。


       走上水壩後,陣陣涼風吹來,不想繼續攀爬,真想躺在水壩上吹吹風。偶遇一群遊客自拍嬉笑,於是結伴同行。依舊是寬廣平緩的路面,慢慢地,視野越來越開闊了,馬上接近大欖涌水塘,即“香港千島湖”。

       大欖涌水塘是新界西北部最大的水塘,也是戰後興建的第一個水塘,擁十數個小島、四條大壩,在雨量最多的春夏,水溢滿、千島現,景色靚絕。這裡和早先走過的黃泥墩水塘就是不同功能了,大欖涌主要是儲存民生用水。除了雨水是來源外,也有注入從大陸購買的東江水,而大欖涌水塘壩也是香港第一個可以發電的水壩,電力供給濾水廠使用。

       沒走幾步就到了一個寬闊的觀景大平台,能遠遠看到千島湖的整體模樣:碧綠湖水上有多個小島山丘,翠綠色的小島有泥黃色的圍邊,突顯了輸廓,景觀壯麗又動人,美得有點不真實。

       沿路下山,不同的角度下有著不同的美,移步換景,目不暇接。好推薦這條線路,輕鬆悠遊,別有趣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7-26 遊「香港千島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