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电影「慕尼黑」
文 | 卫子甄
Vendetta:意大利语,意为“复仇”。
壹 |
早年间,我曾读过一篇陈丹青的文章,文中讲述了他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看到街上的年轻男女,大吃一惊,因为人人都长着一张“没有被欺负过的脸”。
我大惑不解。“没有被欺负过的脸”究竟是什么样的脸?这世界上居然还有人没被别人欺负过?简直不可思议。
如果把这张脸放在国内社会,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一副蛮横的嘴脸:从小就被惯坏的熊孩子,无论做了什么错事,都有熊大人在背后撑腰,所以在成长过程中从未受过欺负。除此之外,实在想不出别的可能。
后来去国外读大学,我终于亲身目睹了这张脸。这是一张单纯之下透着安全感的面孔,无论对谁都很友善、礼貌,对自己的生活心满意足,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还会主动施以援手。
只是在当一个社会越来越富足、司法得到大幅度完善后,人们自身的权益、竞争机会、和基本生存会得到较好的保障,人们自然也会开始变得越来越从容平和。
这就是管仲所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吧。
贰|
每天打开手机、电视,一看社会新闻就会让人着急上火。一会儿网瘾学校电击儿童吧,一会儿牛奶巨头左右市场销售劣质产品吧,一会儿几个14岁男生把女生拖到厕所轮番侵犯不用负法律责任吧。我们的社会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发展到那个程度。
传统文化常教育我们:要宽容、放下、以德报怨。还有一些人,在伤害发生后不仅不谴责施暴者,反倒向受害者说:反正事情已经发生了,你接下来应该如何如何,过去的就让他过去……
要我说啊,什么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一切都是扯淡。
首先,复仇是人最基本的天性,一个人如果缺乏复仇的心,就像被阉割了一样,很难称之为完整的人。复仇也是国家法制的根本,一个国家在刑法领域的不断完善,其本质就是让国家能更好地出面帮你实施报复。
说白了就是:你被人搞了,不要怕,也别乱来,国家帮你搞他!
复仇看似是一种情绪的产物,其实它存在的理由非常好理解,那就是一个坏人在作恶之后必须受到惩罚,以提升他作恶的成本、降低相似事件的发生。同时还会对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让他们知道你不是好惹的。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发生了奥运史上最大的惨案。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冲入房间的恐怖分子劫持、残忍地虐杀。这件事之后,以色列政府并没有采取消极的态度让这件事过去,而是主动派出暗杀小组,对作案的恐怖成员展开一命抵一命的复仇式追杀。
这个故事在2005年被导演斯皮尔伯格搬上荧幕。电影里的主人公被以色列情报机关临危受命,带领一组训练有素的杀手前往全世界各地,追杀慕尼黑惨案的幕后黑手 —— 巴勒斯坦极端组织「黑色九月」的成员。这些极端组织成员死的死,伤的伤,最终都没能逃过一命抵一命的制裁。影片充满绝望、悲愤,而真实的史实远比电影更血腥、更精彩。
这次仇杀,让全世界人都知道犹太人不是好惹的。
同样复仇题材的电影还有很多,比如「一个母亲的复仇」、「教父」、「沉睡者」、「老男孩」。教父有一句经典的名言说:“世界上有什么事能如此肯定?只有一件 —— 复仇。”
人类社会要达到稳定富足,这是必须要有的内容。
叁 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被侵害的情况,不过大部分的侵害事件,都远远不到需要倚靠司法来解决的程度。
比如一个人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在职场上遭到了排挤、在家庭关系中不断被亲人压榨,报纸上惊天动地的大案可能永远落不到我们头上,恰恰是这些看似渺小的事件才构成了我们的一生。
试想当一个人在面对别人的伤害时,不是反击,而是一味忍让,这不仅让一个作恶的人得以发展,还会让社会上更多的人遭受他的坑害。而如果是一个不断做坏事、不断损害别人利益的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那他有什么理由停下来?
所以,“紧握仇恨”才是面对伤害最恰当的态度。
一个人如果没有仇恨意识,坚持对别人以德报怨,就相当于鼓励别人抢夺你的资源。你的角色会迅速被边缘化,被排挤、被打压,直到彻底丧失话语权。
所以说,复仇不仅仅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表态,也是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和其可能引发的后果,所做出的提前预警。这就好比跟对方说,“你要搞我,你做好被我搞的准备了吗?”
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本就是一种对冲机制。没有人生来就懂得礼貌地遵守边界法则。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容易理直气壮地闯入你的边界。所以当一个人面对别人的侵犯时,一定要坚决地采取行动。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把你和他人的边界推回到合理的位置上去。
每一次当我们对侵犯说“不”,都是在修正社会中阴损丑恶的一面,让社会趋向更光明、健康的方向发展。而每一次我们对伤害的放任,都是在助长恶人的残暴和鼓励他再次行动。引用「道士下山」里的一句话,“坏人作恶,好人沉默,沉默也是一种作恶。”
复仇是人类最朴实的观念之一。
只有当一个人真正支棱起来,才能大踏步地迈向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