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光】| 邂逅范文正公祠

吃晚饭时,领队说第二天上午游惠山古镇。脑中涌出摩肩接踵的人流,鳞次栉比的店铺,琳琅满目的商品,冒着热气不冒热气的“地方”小吃。

“现在的古镇都差不多。”我了无兴趣,对闺蜜说道。
“嗯,商业气息太浓。”闺蜜也无可无不可地表示赞同。

说归说,去还是要去的。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驱车一个多小时赶了过去。

许是疫情的原因,抑或是我们到的早,古镇街头几少游人。镬耳粉墙高大斑驳,雕花窗精巧暗沉,大木门拙朴厚重,墙根路牙间霉斑绿苔杂生——这一处古建筑,是有年代的,不是翻新的。我提起了点兴趣。

正街两边的房屋多大门紧闭,给人深宅大院的威严感。隔三差五开着一间,或陈列着当地特产——色彩艳丽安祥喜庆的惠山泥人,或卖一般古镇老街无差别的服饰小商品,或者就是供游人参观的祠堂(我进的几个都不收门票),只是都比较冷清——我始觉得,眼前这个惠山古镇与印象中商业繁荣的古镇不一样——这里原是祠堂聚集地。

当抬头看到“范文正公祠”五个描金大字,更是吃了一惊。范文正公?那个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依稀记得当年背诵的课文《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

这里怎么会有范仲淹祠?我疑惑起来,虽然并不知道范仲淹故居、纪念馆应该在哪里。求证似的走上前看标牌:主祀宋相范仲淹——果真是。

遂想起不久前刚读到文友桃源清溪在《我有一个梦想》中说,要用一年的时间,给从小就敬仰的范仲淹写一本传记。范公也是我从小就敬仰的,那一刻,连带着也敬佩起桃源君。按捺住激动,跨过高高的门槛,信步迈入祠堂。

门厅墙上挂着范仲淹生平简介、范氏族谱,左右立着六块石碑,刻有建祠经过以及历史沿革。

据载,无锡范文正公祠,是由范氏同一高祖、元代迁入无锡的范氏裔孙范章辂等,请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

穿过门厅往后,为“敦叙堂”,正中挂有范仲淹木刻画像。两侧各竖三块碑,介绍范仲淹先忧后乐、西征守边、庆历新政、兴学办义庄、筑堤修路、直谏屡谪等事迹。

站在敦叙堂后门,只见6块笔直的长青石板架在清幽的水渠上,顺着青石板的导向,视线落在二进的“后乐堂”上。

后乐堂正中悬挂“济时良相”匾额,为康熙皇帝所赐;下方即为广为传颂的《岳阳楼记》,为明代书法家、画家、文学家文征明书。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香姐……快来快来!这有个后花园!”还没温习完,小伙伴跑回来拉着我往后奔。

跨出门槛一抬头,顿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时至盛夏,阳光灿烂,小花园里亭台楼阁,池塘假山,披金挂彩。池塘虽无一碧万顷之阔,仍具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之美。

“L"形的池塘左侧倒映着玉白长廊,如游龙蜿蜒起伏,瞬间就把你的脚勾了上去。

长廊左侧的白粉墙,镶嵌一溜“田”字型黑底白字砖刻,像是开了窗户,古朴典雅,庄而不闷。粉墙拐角处设半边“先忧亭”,“先忧后乐”,与“后乐堂”呼应。

把栏缓行。碧水悠悠,青石磷磷,高大浓密的古槐叶间知了不停歇地高歌,廊沿悬垂的绿藤随风轻舞。蝉噪园愈静,此时园中,几无游人,时光温柔,岁月静好。

移目粉墙,品读文字,追忆范公功业德行。

“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入家庙乎?”

一直以来,认为光宗耀祖是封建思想糟粕,是贬义词,如今细想来,这种家族荣辱感,是一个人奋发上进、成功立业的原动力。由此生发的家国天下的责任感,是范公安身立命之本,也是范公为历代君民奉为楷模,传颂数百年之源。

范公显达后,有人劝他在洛阳购置别墅养老,“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范公如是回答。

他委托胞兄范仲温在苏州买了一千亩地,创立范氏义庄,田地每岁耕获,用以救济族中老弱贫困,使其“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

除此之外,“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范公还崇文重教,兴办义学,使族人教养咸备。义庄、义学惠及后世子孙八百多年,范氏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长廊约三四十米,不一会便行至尽头,正对庄重肃穆的“报本堂”。堂中设文正公神龛,楹联“子孝孙贤世深长,祖宗功德流芳远”。

右转又见一半亭,亭前一井,亭眉上书“浚泉亭”,亭柱楹联:“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取自唐代名相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报本堂前感念恩德,告慰英灵,浚泉亭边固本浚源,诚意正心。追昔抚今,继往开来,德行天下,源远流长……

再抬眼往前,赫然看见“后乐堂”东侧,粉墙上镶着黑底金字砖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洋洋洒洒其上,如行云流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范公秉性刚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持一节而自信,历三黜而无悔”,无论顺境逆境,不改其胸怀天下,忠君爱国,赤诚为民之志向。

上下五千年,泱泱我中华。汩罗江畔,屈子行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蛮荒孤岛,东坡释怀“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零丁洋中,天祥慨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戍边谪途,则徐豪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正是有无数如范公一样的志士能人,一心以国家社稷黎民苍生为重,居庙堂,不计个人安危,直言进谏;处江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有我们今天的繁荣与昌明。

漫步于惠山古镇的大街上,掠过一座又一座肃穆的古祠堂,思着一位又一位几百、数千年前的先人。他们或是先贤,或是忠烈,或是宗祖,不管哪一种,祠堂传承的,无不是忠君爱国、孝亲廉俭的传统文化。

就是承续着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在突发的新冠疫情前,涌现出许许多多逆行的勇士;在肆虐的暴雨洪流中,站成丰碑的战士;在后方,如桃源,除了立志给敬仰的范公写传记,也尽己所能做志愿者的普通百姓。

“位卑未敢忘忧国”,致敬,先贤!致敬,勇士!致敬,普通的、爱国爱民的,你,我!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区”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项注册,自2020年元旦始启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区居民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设立的专题,专题目前不接受投稿。

广大优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优秀专题【金色梧桐】中,编委会从中选出优质文收录到【文字之光】,并从中精选出最优质文加以推广。

我们期待你的优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掷地有声、灵魂有趣的文字,我们定会用足够的真诚与你的文字共舞,让优质的文字发出耀眼的光芒。

image

我们都是见证官:见证优秀 共同成长

找到我们有两种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文字之光

02 发私信给文字之光的主编韩涵微语或副主编梦里依稀风铃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字之光】| 邂逅范文正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