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节中考复习课去思考……

最近接到一个任务,要给初三的学生上一节中考复习课。

不用掐指也能算得出来:

中考倒计时只有57天。

在这样短暂的时间里,中考毕业班的教师们还可以做点什么?

在这样紧张的节奏中,我们的学生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提高?

既然是观摩,大家希望看到的肯定是常态之中有独到的思考,最好不要是假大空,最好还是要有一点实用的东西,最好是大家都明白剑有所指。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给素未谋面的中考学生们设计了一节中考读写课。

在最后的50天时间里,进入最后冲刺时期的学生们的读写能力应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在已经过往的三年时间里,我们读了那么多的文章,写了那么多的作文,刷了那么多的试卷,是时候去引领学生融会贯通了。

如何去融会贯通?

所谓融会贯通,是指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

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都可形容在学习上能够领会,理解。但融会贯通的语义范围比“举一反三”大;指将各方面知识都能汇聚起来;得到透彻理解。而“举一反三”只是反映由一类事物推得其他事物。

融会贯通是一种学习者可以做到知识迁移的状态。即表面上并不完全同类的知识具有某种共性,学习者从中掌握了不同门类甚至不同领域知识的共通性,从而将一个领域更深的理解转移到另外的领域当中。

由此看来,中考毕业班最后冲刺时期的每一节课应该都是一节可以融会贯通的课,毕竟中考不是按照某一本教材来出题,既然我们话题是相同的,那么以话题为抓手,融合平常学习中所看见的所读到的所学习到的内容,集合该话题相关词汇,整理可以应用的短语与结构,再分析两篇所写的文章,现场写现场点评,个人以为这就是一节务实的课。

冲刺阶段的复习课,分清主次,理清头绪,一次课解决一个问题,相关材料都熟悉,围绕命题就能写,批判分析相互评,如果听课的学生都能达到这个程度,这就是我所能期待的最好的预期了!

如果还可以在本节课的引领下,对相关话题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并能从中抽象出共通性的理性知识,进而将其储存在记忆当中。当学生发现抽象出的东西中具有某种共性的时候,进而就可以将不同话题的知识串联起来。一种话题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迁移到另外的话题,这就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如此这样去思考一节复习课,心中应该更明白自己应该要去做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一节中考复习课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