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万岁》译后记

《国王万岁》译后记

                 蒙钧



侦探,与犯罪分子打交道的职业,一般来讲是男性的天下。侦探小说史上的著名侦探除了玛普尔太太等少数几人之外,绝大部分都是智勇双全、性格各异的男子。但创造这些侦探的侦探小说却是女作家与男作家平分秋色的领域。且不说执侦探小说之牛耳、成就超过柯南道尔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即便是多萝西·塞耶斯、约瑟芬·铁伊、仁木悦子、夏树静子,乃至风靡当代的玛丽·希金斯·克拉克(Mary Higgins Clark)、多萝西·吉尔曼(Dorothy Gilman)、莎拉·帕蕾斯基(Sara Paretsky)、玛莎·格雷姆(Martha Grimes)也都是侦探迷耳熟能详的名字。在杰出女侦探小说家的行列里,以创作《旋转楼梯》闻名于世的玛丽·罗伯丝·莱因哈特(Mary Roberts Rinehart,1876-1958)也占有一席之地。这位活跃在被称为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上世纪前半期的美国杰出女侦探小说家被侦探迷誉为美国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实际上,在她如日中天的时候,她的名声超过了同时期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她的作品风格多变,其中既有“硬汉派”的成分,又有“科学探案”的成分,也不乏幽默的成分,还往往将探案过程与浪漫爱情结合在一起,却又不像其他侦探小说家一样塑造一位贯串一系列作品的侦探形象,在侦探文学中独树一帜。因成就卓著,影响巨大,这位女侦探小说家获得过乔治·华盛顿大学颁发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还荣膺过美国侦探作家协会(MWA)特别奖。到作家去世时,她的作品的销量已超过一千万册。一九四零年十二月《纽约时报》的一篇书评说过这样的话:“若要挑选‘逃避文学’的代表,非莱因哈特莫属。”

莱因哈特一八七六年八月十二日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阿勒格尼市。这座小城如今已经并入匹茨堡市。作家的父亲是一位做缝纫机买卖的代理商,却痴心于发明,但总是走背运,始终未能成为爱迪生第二。他一生众多发明中,只有一种缝纫机旋转梭取得了专利,其他均无实际用途,却让他倾家荡产。他也因此从家里出走,住进一家饭店,在饭店客房的镜子前饮弹自尽。少女时代的莱因哈特即已尝尽人间辛酸。照她自己后来在回忆录《我的故事》中的说法就是,她“在一片屋顶下,体验了人世间所有的悲剧。”

如同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一样,莱因哈特也自幼勤奋好学,酷爱读书,在当地图书馆借阅了大量巴尔扎克、左拉、大仲马等著名作家的名著。同时她也爱好写作,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就曾以一美元一篇的价格向匹茨堡的报纸出售了自己创作的三篇短篇小说习作。但困顿的家境差一点堵死了这位天资聪颖的少女的进学之路。幸好她有一位慷慨的叔父,资助她进入一所护士学校学习。莱因哈特在这所学校结识了年轻的医生斯坦利·马歇尔·莱因哈特(Stanley Marshall Rinehart,1867–1932),两人相爱。莱因哈特毕业后即与之结为伉俪。

但组建起新的家庭的莱因哈特并未能摆脱霉运的纠缠。夫妻二人在一九零三年因投资股票失败而失去了全部积蓄,家庭财政拮据,几近破产。为了摆脱困境,莱因哈特重拾少女时代的爱好,写起了小说。一九零八年,她的第一部描写一位老处女在乡间别墅的神秘遭遇的长篇悬疑小说《旋转楼梯》问世,一炮走红。莱因哈特因此一举跻身于名满全美的畅销书作家的行列,她的家庭也得以摆脱困窘。之后,她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出版了《“白猫”的窗户》、《珍妮·布莱斯案件》、《红灯》等悬疑、侦探小说,大多畅销,为作家换来滚滚财富和巨大声誉。

功成名就后的莱因哈特又表现出了冒险精神。一九一五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正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她应《星期六晚邮报》之聘,担任该报的战地记者,远赴战火纷飞的欧洲。她到过英国、法国、比利时,走访了前线和战地医院,采访过比利时国王阿尔伯特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上世纪二十年代前期,因丈夫工作调动,莱因哈特全家移居华盛顿。在丈夫于一九三二年去世后,莱因哈特又于一九三五年移居纽约,与儿子合作建立了一家出版社。

一九四七年,写了一辈子凶杀案的莱因哈特差一点成为一桩真实凶杀案的受害者。这一年在她的位于缅因州巴尔港的度假别墅中,为她服务长达二十五年的菲律宾厨师因闹纠纷,企图杀害她,先是动枪,然后又动刀子,幸亏被其他仆人制止。这名厨师第二天在自己的房间自杀。莱因哈特躲过了凶手的刀枪,却没能躲过病魔的爪子。也是在一九四七年,莱因哈特在一本杂志上公布自己得了乳腺癌,并且做了乳房切除手术。一九五八年九月二十二日,莱因哈特在自己位于纽约派克大街的寓所中平静辞世,享年八十二岁。

在莱因哈特的五十多部作品当中,这本《国王万岁》并不是很典型,却是很值得注意的一部作品。作品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作者虚拟的欧洲小王国黎沃尼亚中。这个小王国的国王年事已高,且身染沉疴,按书中的说法就是“即将走进那道敞开的门”。老国王也清楚自己终将一病不起,故而终日为国运和权力交接问题忧心伤神。国王唯一的儿子多年以前即和太子妃一起遭国内恐怖分子暗杀,留下的一个尚未断奶的幼子费迪南德·威廉·奥陀便成了储君。直到老国王病情危笃、需要王储做好继位准备的时候,这个肩负一国安危的小男孩还不满十岁,正是贪玩的年龄。王储的身份、王室的规矩压抑着他的天性;缺少亲情的王宫、沉闷无聊的环境让他倍感孤独。因此,他两次冒险离宫出逃,到外面的世界寻找自由与快乐,却也给宫廷乃至整个国家造成了虚惊和混乱。由于积弊日久,民生多艰,黎沃尼亚国内民怨沸腾,各种矛盾日趋尖锐,如同闷烧的  火山。恐怖集团便利用下层民众的不满情绪,制造事端,煽动暴乱,图谋推翻王室统治。与此同时,黎沃尼亚的强大邻国与宿敌卡尼亚王国也趁火打劫。其国王卡尔以协助黎沃尼亚王室维护统治为诱饵,要求娶黎沃尼亚十九岁的美丽公主海德维格为妻。黎沃尼亚的老国王及首相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角度考虑,答应了卡尔的要求。但海德维格已经爱上了年轻的宫廷侍卫官尼奇,故而抗婚不从,且极力劝说爱人与自己私奔。宫廷内部亦有身居高位者为了私欲跟敌对势力沆瀣一气,里应外合……。  故事就在这重重矛盾中展开。结局自然也和一般流行小说一样圆满:王室在善良的底层民众的协助下挫败了恐怖集团的阴谋,安然度过了老国王崩卒造成的危机。小王储顺利登上王位,心智也成熟起来,对自己肩负的使命有了明确的意识。海德维格公主也顺势解除了婚约,如愿以偿地留在了爱人身边……

由以上介绍不难看出,莱因哈特虽然通常被称为侦探小说家,但这部《国王万岁》却与侦探小说迥异。这里面既没有迷雾重重的谜团,也没有隐藏很深、直到结尾才暴露出真面目的凶手,更没有神通广大、目光如炬的大侦探。书中即使有一些“阴谋”成分,也大多是以“明线叙述”的方式交待出来的,所以也不可将其简单地归入悬疑小说。实际上,这部作品汇集了悬疑、言情、成长、政治、宫廷阴谋等多种类型小说的成分,也融入了作者对政治、社会、人性、自由与使命、爱情与责任等严肃课题的思考,有别于此前作者出版的小说。

据美国一些文学史家研究,莱因哈特的创作之所以出现了这种变化,可能跟她的丈夫有关。她的丈夫斯坦利大夫接受过高等教育,属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专业人士,总认为流行小说品味低俗,难登大雅之堂,妻子的职业、作品和商业上的成功难入他的“法眼”。这当然是一种偏见,但也的确对莱因哈特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而她在一九一四年之后调整了自己创作的路数,写了一些偏向于正统小说(straight novel)的作品,以证明自己也有处理严肃主题、写出高品位文学作品的能力。这种调整的成果除了这部《国王万岁》外,还有《已婚人士》等。当然,对于《国王万岁》这部作品的独特性,我们也不应忽略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在其中起的作用。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遍欧洲大陆的年代,各国激战正酣,和平的家园已变成血肉横飞的战场。其时正担任战地记者的莱因哈特目睹过战争的场面,体验过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这些经历自然会引起她的思考。《国王万岁》虽然没有直接写到战争,但从作品对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的描写,对黎沃尼亚和卡尼亚两个邻国之间恩恩怨怨的叙述,对多事之秋复杂的民众情绪的剖析,细心的读者应该不难体会到某种忧世伤生的意味。

《国王万岁》另外还有一个特色恐怕会给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这就是它对美国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宣扬,从中隐隐透露出作家的爱国主义情感及身为美国人的自豪。

作家在书中写了从美国来黎沃尼亚的鲍勃一家。这户美国家庭中的人物虽然不是作品描写的中心,但在书中人物的道德谱系中,这三个美国人却居于顶端,是一种标杆,在作品中扮演了启蒙者、施舍者、安慰者的角色,也是作为作品表现中心的王室家庭的对照物,堪称完美无缺的美国意识形态的“形象大使”。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主心骨,既有责任心,又有开拓精神,为了让家里人过上幸福生活,漂洋过海,来到欧洲创业。对于家人,他宽厚、民主,从不耍家长威风。女主人勤劳操持家务,关心丈夫、孩子,既贤惠又开朗,既细心又聪慧。在自由开放环境中长大的小鲍勃健康活泼,富有同情心和侠义心肠,见到因失业而陷入困境的残疾退伍军人老阿德尔伯特便主动伸出援手,给他在父亲开办的游乐场里找了一份工作;他还富有想象力和冒险精神,喜欢玩海盗游戏。这种小小男子汉的形象恰与天性受到压抑的小王储形成鲜明对照。这些几乎谈不上缺陷的模范人物已经不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了,而成了代表某种理想或观念的符号。与这些“符号”相比,黎沃尼亚的当地人都要矮一截。他们或是有仇富心结,嫉妒美国人可以顿顿吃肉;或是愚昧迷信,害怕鬼神;或是狭隘、封闭、保守,视等级制度为千古不易之理,视秉持“民主”、“自由”、“平等”理念的美国人为洪水猛兽……。  总之,他们都需要接受美国人的“启蒙”。

除了借人物形象传达观念外,作家还在情节构思方面煞费苦心。作家设计了小王储的两次出走,分别放在作品的开头和结尾,从而将整个故事封闭起来,造成一种“有意味的结构”。这一头一尾两次出走都很耐人寻味。第一次出走,小王储是从歌剧院逃到鲍勃父亲开办的游乐场。在这里,歌剧院象征了欧洲的传统文明,是古老欧洲封建贵族的精神支柱;而游乐场则代表了大西洋彼岸的新兴文明,是孩子们的“梦想乐园”,是市民阶层快乐与活力的源泉。逃出歌剧院,奔向游乐场,自然也就象征了从传统奔向现代,从旧文明奔向新文明。第二次出走,小王储是从王宫奔向鲍勃的家。王宫象征了权力、地位、等级制度,充斥其间的是违背人性的繁文缛节、令人气闷的勾心斗角,还有如同坐在火山口上的惶惶不可终日的感受。而美国人的家庭则是温馨的、自由的、平和的,充满了亲情和友情。从王宫奔向来自美国的平民家庭,象征了从高高在上的虚伪做作回归人性,从囚牢奔向自由天地。作家正是通过这种情节安排暗示了欧洲大陆的未来走向。

当然作品中最明显表露作者意图的要素应该算是林肯这个名字了。林肯这个美国精神的符号及其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在书中反反复复被各种人提及,既像幽灵,又像神明。小鲍勃的爸爸提到他时充满自豪;老国王提到他时既钦佩赞许又忧心忡忡;顽固保守的安努茜塔公主(王储的姑妈)和布莱思维特小姐(王储的私人教师)提到这个名字时则充满厌恶与敌意。而小王储提到这个名字时则既有疑惑又有向往。他不明白林肯为什么在《葛底斯堡演说》中主张“人人平等”,却又本能地感到这个名字能带来希望,所以他在鲍勃的生日宴会上主动提议“为林肯总统干杯!”作者还特意安排鲍勃的父亲将一枚镌有林肯头像的美国硬币送给王储作纪念,而小王储也将其视为魔法石一类的宝物,珍藏到一个小盒子里,还吩咐贴身男仆

“无论什么时候,我要是胡闹讨嫌,或是不想学习,或是……,  或是做任何你认为我爷爷不会去做的事情,我都希望你把这盒子拿给我。你最好随时把它带在身边。”

但即使这样,作家仍感到意犹未尽,最后还用这枚林肯硬币给全书画上句号:

“不是仅仅因为刚过去的这一个日子、而是因为许许多多逝去的日子而变得疲乏的首相点了点头,合上了他那双浓眉下的眼睛。两人最后都睡着了。房间安静下来。

有什么东西从小国王的手中掉出来,落到地板上。

那是装林肯硬币的小盒子。”

作家如此不遗余力地宣扬美国意识形态,即令跻身以为意识形态服务见长的当代中国作家的行列亦毫不愧怍。

“民主”、“自由”、“平等”这些观念在人类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它们在现实世界中所具有的价值并不能直接就转换成文学价值。再好的观念进入文学作品都要受文学创作规律和审美规律的制约。简单地以传声筒的方式、图解的方式宣扬某种理念,不仅不会有好效果,反而会损害作品的艺术价值。就这一点而言,不能不说莱因哈特这位通俗文学作家表现出了某种肤浅与幼稚。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王万岁》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