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是个复杂的活儿”,这是我读完《跟着徐杰老师来备课》这本书最大的感受。
备课,在日常教学中,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每所学校、每位领导都在讲“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可读完这本书后,才渐渐发现,自以为是的所谓“备课”充其量也只是熟悉教材而已,对每个文本理解的到底有多深、有多透,只有自己心知肚明。原来,浅浅的备课,似乎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常态。
徐杰老师组织的备课过程,深深地震撼着我、烧灼着我、激荡着我。我没想到,一位教研员竟然能把教材的每一篇文本研究的如此通透。我了解到的情况是,极少有教研员肯静下心来钻研教材进行专业研究的,更极少有把课上好的。而徐老师不仅仅在精心备课,而且喜欢“自我找虐”,时不时进行自我“同课异构”“同课新构”,这得耗费多少脑细胞啊。如果说他自己能这样“苛刻”自己也就罢了,他还用自己独创的教研路径——解读文本、选择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活动带领自己领域的众多教师,不,是领航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一起备课,以促进诸多热爱语文教育事业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真真不是所有的教研员愿意做的,能够做的。我想,这应该归结于徐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对“精致语文”的沉醉、对自我不断追寻的热望,对小辈不吝提携的无私见证吧。
从整本书的着重点来看,大部分是分三步走来备课的:先是文本解读、再是选择教学内容、最后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我觉得,徐老师是“融化”了余映潮老师的那句话——“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来进行引领的。“文本解读”是需要教师把教材“读厚”的过程,“选择教学内容”是需要教师达成“教薄”目标的“精挑细选”过程,而“进行课堂活动设计”是徐老师落实课堂教学的“尚方宝剑”,即需要教师“教活”的过程。
(一)备课之文本解读
毋庸置疑,文本解读是上好课的前提。它绝对不能是教师照搬教参,或者说不仅仅依赖教参,而需要通过“沉潜文本”读出“自己”独特深刻见解的过程。这需要足够的内功做底座,否则你终究看不出文本的“好”来。
徐老师的方法很多。比如,为了解读得透彻,徐老师建议老师因“一课文”去读“一本书”。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我想他是深得闻一多先生的真传吧,“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想上好《记承天寺夜游》就去读了《苏东坡传》,想上好《端午的鸭蛋》就去读了《美食人间》,为了上好名著导读课《红星照耀中国》,他读了人民文学、人民教育、长江文艺三个版本的“红星”,在教学时还设计了“比读”活动。”由此看来,想读出“厚重”,是需要做“加法”的。这一点,我们要像蚕学习,只有先吃进大量桑叶做原料,才有可能吐出“晶亮的丝”来。再如,关注并抓住“高频词语”,它是解读文本的密码。在这点上,无论是徐杰老师,还是王君、肖培东老师,都是解读文本的标杆,他们总是能从文本语言的“罅隙里”发现“亮光”,并由此一点一点寻觅,到达“豁然开朗”之境地,不觉让人眼前一亮,连连叹服。如解读《土地的誓言》时,徐老师有意引导老师们发现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呼唤”“声音”“我的”“故乡”“回去”等,这些“高频词”往往就可以成为撬动整个文本的那根小棒。王君老师教《散步》时,也以高频词——“我的”反复出现为突破口带领学生去质疑、去讨论,从而寻出“我”之重要。再如,“整合比较”法。在解读《壶口瀑布》时,徐老师指导老师们先去发现第2节和第3、4节的异同点,继而再去比较3、4节的异同点,从不同角度多元化解读文本内容,让老师们清晰地懂得文本在结构上、写法上的独特之处。这是分层次的去整合、去比较,使文本在教师心中渐渐铺开来,一层,又一层地,拨开迷雾,从而走出一条明晰的路来。由此看来,只有教师把文本“嚼烂”,长在“血液”里,才有能力“生长”在课堂。
沈大安说:“在文字上推敲,文本解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徐杰老师说:“要在文本中来来回回的走”。我想,徐老师“来来回回”重复的话,就是要我们咬文嚼字,从语言文字中触摸作者的灵魂,去体会作品的深意。也只有教师一次又一次沉潜文本,不断发现文本的独特之处,才有能力带领学生“走进去”,又“出得来”。
(二)备课之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就是要明确“教什么”的问题。也许很多老师会问:教学内容还需要选择吗?我们不应把教参亦或教辅上的所有知识点都“全盘”“复制”给学生吗?“面面俱到”不是展示教师教学完整全面的体现吗?“滴水不漏”不是可以有助于考试时没有“漏网之鱼”吗?每一课都反复强调考点不是为了刻意练习、加强记忆吗?······我想这应该是很多语文老师内心的困惑所在。
其实,我们的很多“想当然”都是站不住脚的。从教师的文本解读到上课时的教学内容还隔着千山万水,我们绝不能把自己全盘的“自我解读”复制粘贴给学生,因为“师情”和“学情”是两码事。应该“教什么”是由教材和学情决定的,而不是老师决定的,这也是由语文学科的特性而决定的,博大精深、厚重丰富的语文资源可教的点多如鸿毛,每一课都是经典之作,我们是不是需要“各个击破”呢?答案是否定的。大处来讲,我们应依托于单元目标的一一达成;小而言之,我们应取“课之一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果就是啥都抓不到,而这往往是一线语文老师语文老师最容易出现的课堂问题。我们要的太多,我们的“贪婪”会让我们的课处处是散点,不聚焦的课绝对不是好课。
以《纪念白求恩》为例,我们先自问,这一课自己想“教什么”呢?会不会又是按议论文的套路来出牌呢?会不会把所有的议论文知识点在“这一篇”打尽呢?······徐老师指导后,选择了四个主要点,教议论、教纪念、教词语、教句子。归纳起来就是:1.要初步感知“这一篇”的议论特色,比如大多是以段首的中心句来阐述观点的,后面是具体分析(发现结构规律),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课后题运用好)来凸显白求恩的精神。不必面面俱到地教议论文的所有知识,这是由学情决定的教材编排,真正按文体来教议论文是在九年级,我们不必抢跑。2.要弄清“纪念”的意义,也就是毛泽东写作此篇的价值所在,结合对比手法和写作背景来点拨即可。3.教语言。无论是教词语还是教句子,都是依此篇语言特点而必须进行的鉴赏,语言的背后是思想、是情感,每位作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编码方式,我们的任务就是带领学生通过解码语言去解读作者或厚重或含蓄或深刻的内核。教语言本应是课堂的重头戏,可惜很多语文课缺失了这一点,或者说忽视了这一点。我做了以下分层:1.词语的赏析 出示例子:如“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这个“只”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提示方法:去掉后再读读,在比较中揣摩其作用。学生分析:这个“只”字突出作者和白求恩见面次数之少,表达我内心的遗憾和惋惜。预设:“仅回过他一封信”中的“仅”,“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中的“极端”等。2.句式的赏析 具体做法:结合课后第四题,让学生具体分析。提示方法:改一改,改成肯定句;排比句,读一读,品一品。3.我来说句话 让学生用刚找到的文中的词语或句式或成语,放到具体的情境中说话。以三步走完成从语言的鉴赏到运用的过渡,以更好的理解作者饱含的深厚感情。研究“教学内容的选择”,可谓任重而道远。解放自我认知,突破思维定势,因为它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体会“精致语文”的内涵,达到简约而丰厚的课堂效果。
(三)备课之课堂活动设计
课堂活动设计,是这本书每一次备课占比分量很重的部分,我想这是徐杰老师想重点强调的备课环节之一,这也是徐老师能获得多次国家级语文赛课大奖的重要因素。如果把前面的“文本解读”比作一顿美餐的所有辅料,那么“选择教学内容”就是要决定做一道什么菜,
“活动设计”就是最重要的“炒菜预设”,色香味俱全且有创意的美餐出炉,就相当于一堂优质的语文课了。他自己经常玩“一人多案”“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游戏,因为于他而言,这是责任所在,更是乐趣所在,在不断的自我挑战、自我突围中获取教学的价值和慰藉。
用一句话来概括——如果说老师提问题、学生找答案是“趴着”的状态,那活动设计就是让我们教师“站起身来”。解读文本的“加法”和教学内容的“减法”,为活动设计的“变式”打牢了根基。那徐老师设计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哪些呢?补白、辩论、比读、变形、情景再现······
依据这些活动方式,我曾带领学生做了这样的改变:
1.散文变诗法 学习《背影》,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把散文变成诗。如:爸爸的爱是那温暖的紫毛大衣 即使把最好的留给了我 还是觉得不够 爸爸的爱是那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寻寻觅觅的目光里 凝结着细腻的爱 爸爸的爱是那买橘子时的爬上爬下 即使满身尘土 却也心甘情愿
2.还原心理法 学习《老王》,我以“老王啊,我本该——,但我却——”的句式,让学生还原杨绛知道老王去世后的心理。生1:我本该让你坐会儿,歇歇你那病重的身子,但我没有;生2:本该给你倒杯茶,咱俩说说话,但我没有;生3:我本该扶你下楼梯,但是我没有;生4:我本该送你回家,但是我没有;生5:我本该收下香油和鸡蛋,不给你钱,让你没遗憾,但我没有;生6:我本该抽空去你家看看,但是我没有;生7:我本该理解你的心意,收下你的情意,但是我没有……
3.捕捉细节法 学习小说《台阶》,我细读文本发现,文中的细节描写堪称典范。正面镜头有:在台阶洗脚的父亲,在秋晨露水中踩黄泥的父亲,背几百斤石板的父亲,挑水上台阶的父亲,热天里挑谷子的父亲,坐在台阶上边抽烟边望高台阶人家的父亲,疲惫脱草鞋的父亲,半夜干活的父亲,在鞭炮声中不自在的父亲,给新台阶每天浇水的父亲,在新台阶磕烟灰的父亲,挑水闪着腰的父亲,坐门槛上埋着头的父亲……侧面镜头有:超过台阶高的破烂的草鞋、满盆泥浆的洗脚水、塞角票的黑瓦罐、零碎的砖瓦卵石……由此,我创设活动:假如你是摄影师,你会聚焦哪个镜头?说一说为什么会选择这个镜头?目的是让学生去文中寻找感人“镜头”,聚焦描写聚焦描写父亲的细节,无论是正面的还是侧面的,激活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去构制人物细节,从而理解父亲的特点。
4.描绘画面法 学习《与朱元思书》,有了下面的设想:假如让你画一幅画,你会选取文中哪个小小的景致在你的画中?你想通过这幅画表现什么呢?
大家可以看出,这些活动预设要依“文体”而行,这也是徐老师带给我们的启示。写景的可以着意“想象画面”,写情感的可以着眼“还原心理”,揭示小说深意的可以“情节续写”······
活动设计还要依“此篇文本特质”而设,因为每个文本都是独特的生命,每段文字都是作者独特的心灵影射。我们万万不可因为得徐老师“秘诀”而简单粗暴地“张冠”“李戴”,教议论文设计续写,教说明文设计补白,教童话设计变形散文,都是不妥当的。
活动设计要立足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审美渗透,不再是简单的把“你问我答”进行到底,而要用一个主问题、一个具体情境把学生带进文本,进行思维的各种训练、情境的各种“构图”。用徐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规避“多问多答”,尽量让学生用“一次性多句话”表达自己的理解。
当然,如果整堂课都是依活动而设计,还要讲究活动内容的逻辑性,要拾级而上,而非平面爬行。如教学《秋天的怀念》,我有了这样的思路:一、观察课文插图,带问题进入文本。活动一:观察插图,从课文插图中,你能读出什么?二、给课文配插图,品语言悟情感 活动二:朗读课文,请结合1-6段的内容给课文配图,你最想配一张怎样的图片?描述一下理由。别忘了再给它取个恰当的名字。活动三:插图归类。你觉得同学们设置的插图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一起来归纳。三、给课文修插图,体味“怀念”内涵 活动四:结合以上活动和资料分析,你觉得课文的插图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你打算做怎样的修改?于原来的自己而言,也只是有零零碎碎的一点创新想法,吃了徐老师的“活动灵丹”,僵住的思维时不时有了一些灵感。灵感的迸发,得益于不定时的“学思结合”,相信只要不停歇,一些“点”就会渐渐连成“线”,结成“面”。
读一本书,就像交一个朋友。读者和作者即使在书中见面,只要是志趣相投的人,也会莞尔一笑,发出“认识你真好”的喟叹。就像我遇见徐老师,虽然没有机会面对面,但作者的品性、气质、格局都蕴涵其间,书中的“精气神”瞬间净化了我的灵魂。好的书籍似芳香的空气,沁人心脾,《跟着徐杰老师来备课》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