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雷:学习成绩是一切吗?愚昧

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各项比赛,都只有前三名?

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的比赛,你可以重在参与。但教育这场参加人数最多、投资时间与金钱最多的竞赛中,你没法说“重在参与”。

01.

有人一开始就要抢得先机,为了不输在起跑线,参赛人员可能已经从妈妈肚子里开始准备了,这就有了胎教这个事儿;有人的坠地后,从幼教开始了;也有更迟一点的,从小升初开始;最迟的无非也就是中高考了。如果在这些阶段你都没有开始,说明家长没有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恐怕早已被淘汰出局了。

每个开始的阶段,都有相应的商业机构为你全心服务,只要你掏钱。

教育竞赛的起跑线背后比拼的都是保障团队,也就是家庭。一个家庭最具有竞争力不只是学识修养,道德三观,见识与谋略,更重要的还有经济能力。

因为这场竞赛考核的只有一项,那就是成绩,所以众参赛人员都在这一项上卯足了劲儿。教育就成了比成绩,很多家长就把这一宏伟目标列为家庭重点项目,将自身的时间,精力,与金钱都倾斜投资于此。

现在的家庭很多都是倒金字塔式421的结构,也就是六个人为一个孩子服务。所以人人都说,做教育很赚钱,毕竟六个人合起来养一个孩子,有的是钱来投资。

但一个孩子的成绩,跟这些投资具有相关性,但未必有因果性。也就是说,你投资了时间,精力,与金钱,未必能有你所期望的结果。

孩子成绩不好的因素各有各样:自我心理因素,受同学或老师排挤,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环境等,这些都会影响成绩。

02.

人人都喊学生苦负担重,最近教育部就开始减负改革计划,一些人在拍手叫好,但一部分人还是扼腕叹息。因为只要录取的标准单一且不变,以最终分数这一招来定输赢,竞争点单一,通往成功的路只有这一条,所以路上肯定会挤满人,挣得头破血流。

竞争极大,家长的望子成龙,不甘屈后的心理,别说是城市,就走在祖国像样的县城,都会少不了课外补习班。补习班成高考这个选拨制度下的市场刚需,人人都说很赚钱。

孩子没上好学校,怎么办?没事,上补习班;

孩子不喜欢某课老师,怎么办?没事,上补习班;

孩子成绩跟不上,怎么办?没事,上补习班;

孩子想更上一层楼,怎么办?没事,上补习班;

……

补习班,就成了成绩的问题解决中心。在那里,孩子有可能遇到更喜欢的老师,可能会培养起某个学科的兴趣,也可能会让一个孩子重燃希望。很多人买不起学区房,通过课外课外补习来弥补落差,这也是市场开放的好处。

一个好的老师,不仅是在课堂传递知识,还要获得同学们的情感认同。集齐专业性与人格魅力这两点,就会深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在公立学校,老师属于铁饭碗,事业编制,虽然每个学校各年级相互比较,各区域学校相互竞争,但退一步来讲,成绩的好与坏只会影响一个老师能否评优与否,没法动摇其工作,虽不会懈怠,但未必会那么卖力。甚至还有个别公立学校的老师,在课堂上敷衍,暗示或要求家长在放学后或周末到他家开小灶,来取得第二份收入。

这种现象也许不多,但确实存在。家里有学生的家庭,应该有所耳闻吧?

我们经常习惯问:你的劳动真的配得上你的工资吗?但老师这份工作,应该反过来问:你的工资配得上你的劳动吗?

答案可想而知,老师的收入与付出并不成正比,这样以来,劳动积极性肯定会下降,光靠责任心和情怀能持续多久?

不管工作性质是什么,最理想的报酬方式应该是根据一个人“投入”的多少来支付,一分耕耘应该有一分收获。

要想老师干得好,就要对应的收入,这样更优质的老师也愿意去学校任教了。

而在补习班,一个老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得具备获得情感认同的能力,不然难以续费,这关乎到一个补习班的生死存亡。行业内本身有很多竞争对手,再加上公立学校,每个补习班都会使劲卖力,在逐利的愿景下会比学校做得更好,这也是市场竞争的优势。

有这样一个段子:一个老师,在学校,家长待你如上帝;在机构,你待学生如上帝。这个态度之别,就是公立学校与补习机构的老师差异。

03.

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平的,因为人人都有在公立学校上学的机会,这是第一个机会。抓不好第一个机会,还有第二个机会。从概率来讲,有两个机会,“中奖”的概率就会大一些,可能性更多一些。

但又不尽是如此,有的人还有第二个机会,来弥补没好好抓住第一个机会的遗憾。

人生也有很多意外,也有人既抓不住第一个机会,同样也抓不住第二个机会。

我想,他长大后,应该也不会那么抱怨自己没有机会,更多的是自责自己没有抓住机会吧。

所以父母呢,一方面确实望子成龙,自己胜任不了当孩子的老师或没法切换角色,只能付费找第三方;一方面,只是不想落孩子将来埋怨,付费来表心意,证明我是在乎你的,为你花了钱,你还想怎样?

这里也有很多曾经的孩子现在长大了的,很厌倦这种方式,并说自己不会这样随波逐流的教育孩子,要提供一个宽容且轻松的成长环境。

可这样的说的,一般都是没有孩子的,或是自己孩子还没到学业压力的时候。一旦到了小升初,中高考的关键节点,免不了也会成为热锅上的蚂蚁。

我之前认识一个家长,进来就跟我说他是武大毕业的,并不希望给孩子多大学习压力,只要过得去就好。

这样理解有些狭隘,成绩是竞争的表象,它只是我们实现目标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个筛选机制。我们要好成绩是为什么?最终还不是想遇上更好的老师与更好的同学,也就是想追求更好的成长环境嘛。一个孩子有潜力进武大,你会让他在一个二三本水平的成绩上原地踏步吗?

中高考是一个零和游戏,只要优质学校录取名额有限,优势资源的稀缺性就会导致众人争得皮开颈折脑浆倾,总有几家欢喜几家愁。

但还有更扎心的一点是,学校看重集体利益,注重平均成绩;而家庭更注重个人利益,尽力取最大值。即使学校除了状元,其他同学都普遍考得不好,这对学校的名誉依旧不好。

也就是说学校和老师尽可能照顾的是多数人,你的孩子在不在多数人之列?往往更需要提高成绩的恰恰是多数人之外的学生。所以补习班可能针对性的查缺补漏,个性化制定学习计划。

至于说是阶级问题,还是会慢慢在拉大。因为穷人只有一个机会,抓住就抓住,抓不住也只能那样了;有条件的家庭,在自身优越资源的情况下,多了一个机会,胜算就大了不少。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补习班,任何一方的目标都很明确,就是成绩。成绩好,都欢心;成绩不好,相互推诿。

对于学生本身来说,学校是学习,补习班是补习,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第二主动。一个学生,在学校学好是本分,去机构补习是父母以己之力给你提供的第二次进步机会。

有些孩子成绩不好,父母就会找补习班的麻烦,觉得自己花了钱就要给个说法。可学习这东西,花了钱并不能保证解决问题,如果凡事能用钱能解决的,就压根不是个问题。

更有些父母,只管付钱,以为给孩子报了补习班,不但是自己在教育上尽了心意,更是交付了自己的责任,哪有那么容易?只想用花钱来解决教育的父母,对教育是有多大的误解啊?

如果父母能出钱的能力,有本事;如果只会出钱,那本事真是有限的。

我想,再优秀的老师,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补习班,都没法给你一个确切的数字,他只能保证有所进步,但进步多少,更要取决于孩子自身,家长和父母所有的付出结合他个人的努力才会引起质变。

04.

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一般大众,在解决问题时都需要通过两个方面才能得出结论:数据,以及理解数据的方法。

成绩就是一个学生的学习数据,得到这个数据,反向分析学习本身,孩子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与运用,以及进步空间等。学习之外,可以拿来筛选老师,看他教学水平如何?可以拿来检验父母,看他提供了什么样的资源?也可以拿来考验一个学生自己,看他到底有多少天分?有多少付出?有多少认真?

在教育这条路上,三个最重要的角色是:父母,孩子和老师。而成绩是以学生为中心,三方相互协作的结果。

一个学生的成长不是线性的,要给够机会,在反复听反复练中提高触类旁通的本事。学生,家长和老师三者联合才能形成最小且最稳固的成长生态系统,三个一起使劲才行。

家长不成长也没资格要求孩子,老师也是多元的存在,不分在公立还是补习班,经历越多老师,越是可以看到多元的教育。

从漫漫人生路来看,一个人的学习成绩虽然很重要,但还没有那么重要。就像孙红雷的吐槽:学习成绩是一切吗,愚昧。

一个孩子除了成绩,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这个也得想清楚。

你可能感兴趣的:(孙红雷:学习成绩是一切吗?愚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