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百年探险》——繁星背后的秘密

小时候的张衡天生聪颖,又谦虚好学,总是喜欢思考问题,爱问为什么。

早上挂着露珠的花朵和小草、中午高高地悬在天空的太阳、晚上升上天际的月亮以及缀在夜幕上闪闪烁烁的星星,都让他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无限想象。对这些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事物,他有着浓厚的兴趣,总是跟在父母身后问个不停。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年幼的张衡和父母一起到晒谷场纳凉。这也是孩子和大人们一天之中最快乐和放松的时光。

大人们一边摇着扇子煽着风、驱赶着蚊虫,一边天南地北的闲聊着。孩子们有的在玩儿捉迷藏,有的在玩儿过家家。他们时而跑来跑去、追逐打闹,玩得满头大汗却又不亦乐乎。

只有小张衡一个人沉默不语的一个人呆在一边。他正仰望着繁星点点的夜空,小手放在眼前,正用手指着天空,嘴里小声地轻轻数着“一颗,两颗……”

母亲见状,认为小张衡是白天跟父母外出时累着了,就对他说:“衡儿,你今天要是累了就回屋去早点睡吧,别在那里发愣了,感觉象丢了魂儿一样。”小张衡依然那么站着,双眼呆呆地望着苍穹出神,仿佛没有听见母亲的话。


父母看他没说话,也就没再管他。夜色越来越黑了,大人和孩子们都感觉困了,便三三两两地回家睡觉了,只有小张衡还在那里仰头望着天空。

一个小朋友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老看着天上做什么呢,天上又不会掉下来金豆子。

小张衡听完看了看小伙伴,转动了下酸痛的脖子说:“谁在看天上掉金豆子了,我是在数星星。”这话一说,大家全都愣住了,天上星星数不胜数,怎么这里还有个数星星的傻瓜呀。

小伙伴问他数明白了么,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呢?小张衡说:“我还没有数完呢,不过现在己经数到一千多颗了。”

这时,旁边有位老爷爷让他别数了,因为天上的星星多得很,是数不完的。因为,宇宙是无边无际的。

小张衡却说:“才不是呢,那一片天空就只有一千多颗,只要我坚持数下去,肯定会数完的。”老爷爷看张衡这么执着,笑了。

父亲早看出他的心思,就告诉了他天上星星分布规律,让他按照这些规律,把这些星星分成一个个星座。这样才会把它们分清、记住。”

小张衡点了点头,按照父亲说的去做,果然又认识了许多新的星星。


长大后的张衡,在公元117年,于东汉的都城洛阳成功的研制出一台利用水力带动的天文仪器,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转动计时器,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许多的天文学家改变了我们的认知和历史进程。对星空的探索自古以来就从未停止过,而天空的那一头又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天文学让人类智慧收益良多,就在于望远镜既不能掘金也不挖宝,却能让人类收获宝贵的思想。”约翰·N.巴卡尔说。

有这样一本书,它被誉为“天文学家的《一千零一夜》。这本书就是《宇宙百年探险:天文学家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认知》,它为我们讲述了天文学家探索宇宙深处,探索黑洞、暗物质等宇宙之迷的科学历程,带我们穿透银河系的“迷雾”,在宇宙尺度上帮人们把梦想转变为科学假说和天文发现。


书作者是美国的琳达·施韦策,她在多家天文台从事研究工作,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天文学博士学位,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成果。还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访问学者。

公元1936年哈勃出版了《星云的国度》。他在书的最后写道,并不在优势位置的天文学家一直在向着暗淡不清的宇宙边界努力观望着,也只能测量到模模糊糊的东西,然后他们在“鬼魅幽灵般的测量误差中去寻找并不怎么真实的路标”。然而,即便是这样基于大批大批这样虚幻缥缈的测量、误差还有路标,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天文学家认为他们已经知晓了星系形成和演化的全部秘密。

有一些天文学家,通过研究在太阳系周围的恒星的活动规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于一团巨大的气体云快速的坍塌缩小,从而形成了银河系。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暗示了星系的形态、类型以及最后的命运走向。有些结局,可能开始就已注定,不能改变。新的恒星还在形成,有些存在不久的大质量恒星会在爆炸中消失,这些恒星会随着时间缓慢地变化,有来有往。

有些理论学家的观点,强化了人们的某些想法,那就是已经形成的星系不会再有变化。星系的日子好像可以一直这样平静详和的过下去。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走进那个世界,我们才能更好的分析和发现更多真相,相信这本书会对我们探索星际奥秘有所助益。

正如天文学家施密特所说:“走过了约60年的研究生涯,我现在已经不再问自己为什么去研究了。因为总是一个答案:宇宙就在那里,所以我们必须去研究。”

走近《宇宙百年探险:天文学家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认知》,去探索无尽宇宙之中苍穹的秘密。繁星闪烁的天空,如此美丽与神奇,它引导着我们更进一步的去靠近它、了解它。

          (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宇宙百年探险》——繁星背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