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丫丫的故事

 作者:宋颖

      “杨丫丫”,浏览刚刚拿到手的一年级新生名单,这个名字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在取名趋于生僻,意蕴深刻的年代里,这个近乎口语的名字显得简单、亲切,充满童趣。真是个适合孩子的好名字,我心里想着。

      第二天是新生报到的日子,我在教室里忙着。突然,身后传来一个“破锣嗓”:“啊呀,这就是一(2)班啊,怎么这么小,还没有我的幼儿园大呢!”教室里顿时安静了:窃窃私语的孩子停止了说话,翻看新书的孩子抬起了头,就连几个“哭包”也止住了抽泣,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声音的源头。“破锣嗓”可不管这些,她旁若无人地走了进来,一边歪着脑袋继续打量着教室里的一切陈设。我正想开口询问,小姑娘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看见了我,一个箭步冲过来,嗓门更大了:“老师,跟我走,我在一个地方发现了秘密!”她不由分说地拉着我的手就想往外跑......

      这就是杨丫丫留给我的第一印象,现在想来还是那么清晰:与她的年龄和瘦弱的体型极不相配的“破锣嗓”——她妈妈后来告诉我她从小就是个“好奇宝宝”整天就像汽车喇叭似的“嘟嘟——”

      “嘟嘟——”不停发问,常常弄得大人难以招架。嗓子渐渐坏了,她便拥有了现在这个名字。最有特色的是两条羊角辫,和一般女孩儿不同,扎得高高的,分得很开,硬硬地翘在头两侧,这也就成了她心情的“晴雨计”。“羊角”乖乖地趴着,准是她又对什么感兴趣,全力研究呢;“羊角”随着脑袋像拨浪鼓一样左右晃,肯定是她不高兴了;“羊角”一颠一颠,上下运动表明她很开心,当然后者的状况更多些,她总是很快乐的。尽管说“少年不知愁滋味”,但是真没见过比她更阳光的孩子了。学新本领了,她高兴,被老师表扬了她高兴,奶奶出院了她高兴,邻居家的阿姨生小宝宝了她高兴,掉牙了她高兴——“原来埋在肉里的牙齿这个样”,甚至下雨也能让她乐上半天,因为“晚上,春笋就能咕咚咕咚喝个饱”……她一路走来把快乐的种子撒向四周,感染着大家。

      她善良易感,对一切充满好奇。每次给贫困地区捐款,她总把自己最喜欢的新图书和存钱罐里的所有财产都带来;班里哪个小朋友有困难了,她总是最热心地帮助;她会莫名其妙地哇哇大哭,不是身体不适,而是“小人鱼实在太可怜了,她没了,变成了一个泡沫。”午后课间,她总是留连在操场、小树林里,看蚂蚁如何搬家,蜘蛛怎样捕捉猎物,常常把一些缺胳膊少腿的小动物甚至是尸体拿到学校生物馆(刚开始她是带回教室的,在我的坚决制止下她才转移了“阵地”)。因此她和那里的老师“都特熟,馆里所有的标本、仪器都参观过”,这成了她在同学们面前最值得骄傲的事。

      她有着一颗至真至纯的童心,说真话诉真情,真实地表达内心。我烫了卷发炯了油,孩子们纷纷夸奖好看,只有她反对“女人就喜欢折腾,一会儿把直的弄成卷的,一会儿把黑的弄成黄的,一会儿把长的弄成短的,妈妈、姑姑都是这样,难看死了!”一次,听我说到我的妈妈焦急地盼着我回家时,她的眼睛瞪得圆圆的,非常吃惊地问:“老师也有妈妈吗?”这样的“杨氏妙语”不胜枚举,简直可爱到了极点,她使你笃信“人之初,性本善”。可有时,她又单纯幼稚得冒着“傻气”,时常闹出“笑话”。数学考砸了,数学老师批评她:“看看错成这样,你的魂呢,考试的时候魂到哪儿去了?”“我......我......”她努力地擦着眼泪,两个“羊角”随着动作左右摆动,“我今天……不小心把它忘在家里了……”。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哭笑不得。

      与此同时,麻烦也一个个接踵而来,杨丫丫变得越来越出名。同事们都觉得这个孩子有趣,有人逗她:“丫丫,x老师可喜欢你了,到我们班来吧!”“不高兴!”她一脸不乐意,“你对小朋友可凶了,做错事还要站到讲台旁边,我们宋老师从来不这样,我喜欢我的宋老师,我喜欢我的一(2)班,我才不去你们班呢!”空气突然凝固了,办公室里的十几号人都闷声不响,同事看了我一眼讪讪地说:“呵呵,你们宋老师是比我好啊。”我尴尬得无地自容……她会一本正经地给校长提意见:你为什么从来不给小朋友上课?你不要老呆在校长室里,应该经常和我们一起做做游戏。你为什么讲话的时候从来不笑一下?你看见老师、小朋友应该微笑……这就是杨丫丫——你不知道她的小脑瓜里想些什么东西,不知道下一分钟她会干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喜欢她那双清澄如水的眼睛,特别水润,亮晶晶的,像一泓浅浅的清泉,它能洗净思想上的一切尘垢;惧怕她的眼睛,面对它时我总能在里面发现一个被打磨得守规矩、懂世故的程式化的成年人。我希望这片晶莹的童心保持得久一点,久一点,再久一点;然而,看见孩子们都不爱和杨丫丫一起玩时,看见大人们拿她打趣的时候,看见她傻乎平地受人捉弄的时候.我不禁扪心自问:如果是我的女儿,我会怎么做?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一般,我不由自主地给她灌输所谓的“做人道理”——成人世界的潜规则。

      几个月后,她终究还是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学校举行百年校庆,请来了许多社会名流和优秀校友,其中有一位还是院士。杨丫丫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和一帮孩子在后台等侯着给嘉宾献红领巾。当上代表亲手给校友们戴红领巾,杨丫丫为此激动了好多天,逢人就无比自豪地告知。终于,领导们挨个发完言,院士走上台讲话。后台的孩子都争着从幕缝间亲眼目睹一下,尤其杨丫丫表现得格外“激进”,她个小,使劲往前凑,别人也不肯让,彼此推来挤去竟然把一旁大合唱表演用的笨重的铁质台阶推倒了,偏偏还压在了一个孩子的身上。我在台下只听见一声响亮的“哐——”,接着哭声、尖叫声、嚷嚷声,幕布被扯歪了,花篮、布景一片狼藉,很多人涌上了舞台……

      等我见到杨丫丫时,她深埋着头,看不见表情,只有从微微耸动的瘦瘦的肩头才能发现她在小声啜泣。“我不是故意的……你们都说……都说这个爷爷是大人物……我就想看看……科学家是什么样子的……”她断断续续地说着,两个“羊角”毫无生气地垂着,那条没来得及献上的红领巾一圈一圈箍在手上,勒出了深深的红印。慢慢地,她抬起头:“我知道小朋友都不喜欢我,很多大人都不喜欢我,宋老师,我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是傻瓜吗?我真的很笨吗?”我张口结舌,我知道我该说些什么,可是我不知道如何安慰她——不是轻描谈写地蒙敝,不是推波助澜地“催熟”,那一刻我的思维也是混乱的。

      很快又迎来了新的学年,杨丫丫换了新老师,不久我也北上求学。一天,我收到了这位同事的邮件:夸奖杨丫丫进步很大,上课不走神了,课余不再去草丛、树林耽搁时间,也不提那些“怪问题”了,“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寒假回去,我急急忙忙赶到学校看她。第一眼我简直不认识了,标志性的“羊角”被齐耳的“童花”所取代,显得很文静,她笑起来也很文静。谈话气氛很融洽,我问什么她答什么,有板有眼,可我总觉得少了什么,努力寻找着。我猛然发现在她的眼睛里有了一些深深浅浅的底色,再也照不出我的影子了!

      离开教室漫步在长长的校园走廊,觉得自己应该高兴,杨丫丫长大了,她正逐渐成为社会化的个体,可是我始终高兴不起来,心底一阵阵发紧。教育究竟为什么?学校的作用又是什么?我一遍遍想着,恍惚间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姑娘,翘翘的羊角辫上下翻飞,清亮清亮的眼睛里溢满了欢乐,她大声地邀请着:“宋老师,跟我走,我又发现秘密啦!”……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丫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