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今天讲唐朝由盛转衰的重大历史转折,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由唐朝节度使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战争,这次叛乱持续了近八年之久,使得唐朝国力滑坡严重,因为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所以被称为安史之乱,又由于它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先说下事件的历史背景,唐朝经历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唐玄宗前期的“开元盛世”后,国力达至鼎盛。唐玄宗就是唐明皇李隆基,他是武则天的孙子,他通过政变先是杀了韦皇,后来又平了太平公主的叛乱,保住了李唐的江山,因此他的父亲李旦的主动把皇位传给了他,所以唐玄宗在位的时间非常长,总共有44年,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唐玄宗初期,他励精图治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大好局面,但是到了后期却变得昏庸无道、重用奸臣、荒淫无度,这也直接导致了唐朝走向衰败。

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节度使,那么节度使是个什么样的官职呢?节度使这个官职的名称是从唐代开始使用的,但是节度使的职能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它指的就是一个地方的军政长官,开始时权利不大,就是负责管理调度军需,主要是防御外敌的作用,但是由于边疆战乱频发,节度使的权利也不断扩大,到了唐玄宗后期,节度使已经总揽了辖区内的军权、财政权行政权,几乎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藩镇割据由此而来。

藩镇割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均田制”的破坏,“均田制”是北魏时期建立的土地制度,隋唐沿袭下来,大概的意思就是,老百姓谁开垦的荒地使用权就归谁,这样农民有地种、国家有税收两全其美,在均田制度的基础上又衍生出来“府兵制”,府兵制就是年满20岁的青年要去当兵,当兵的前提是这个青年必须属于均田户籍,得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可以养活自己,农民忙时种地、闲时练兵,这样又减少了国家的负担。

而唐玄宗后期贪污腐败严重,大量土地被官吏、寺庙或其他有钱、有权、有势的人所兼并,农民没有耕地又租不起土地,只能变成流民,为了解决流民问题,政府采取了很多办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去当兵,而均田制被破坏,政府没了收入、也没了兵源,只能想其他办法,于是就采取了“募兵制”,募兵制就是国家招募专门打仗的军人,由国家养着,长期服兵役,相比府兵制,募兵制对于军队的战斗力提高了很多,但是士兵长期接受专门军官的训练和指挥,自然就容易出现拥兵自重的现象,这就是节度使能够发动战争的前提条件,当兵的只听节度使的,不听国家的。

唐玄宗末年,他把敢谏言的贤臣都贬官回家,专门任用奸相管理国家,这样他才能有精力尽情享乐,他先是任用李林甫为相,李林甫就是“口蜜腹剑”这个成语的主人公,就是嘴上说得很甜,却为人阴险,肚子里总是揣着害人的主意,李林甫提出了重用安禄山的意见,因为安禄山是胡人,他觉得胡人没文化,威胁不到他宰相的地位,而汉人在边镇立了大功是可以直接回朝当宰相的。李林甫死后唐玄宗又重用杨国忠,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他没有能力,却嫉贤妒能,他和安禄山彼此看不上,安史之乱的导火索就是安禄山打着“清君侧”“诛杀国贼杨国忠”的旗号,带领叛军出兵南下,而杨国忠却还时刻害怕有人威胁他的相位,谁能御敌他就说谁的坏话,该死不少将领,当然朝廷确实也是百年没有发生过战争了,老百姓好几代没有看到过打仗,战争一发生,沿路的官员逃的逃,降得降,安禄山叛军一路南下,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洛阳、长安都尽数被他拿下了。

唐玄宗见到这种战况,赶紧携杨贵妃、杨国忠和太子李亨等向四川逃跑。到了马嵬(wei)驿这个地方的时候,随行的将士发生兵变,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奸相杨国忠造成的,于是就把杨国忠杀死了,之后又威胁唐玄宗杀死杨贵妃,将士们认为是唐玄宗每天与杨贵妃花天酒地才会导致现在的结果,唐玄宗当然很舍不得,但是为了保自己的命,只好狠了狠心,叫宦官高力士把杨贵妃用带子勒死了。

“马嵬驿”兵变平息后,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没有继续跟随,而是在灵武即位,史称唐肃宗,李亨是唐朝唯一一位没有在长安继位的皇帝,唐玄宗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封为了太上皇。

那么安史之乱是怎样平息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两个重要人物,郭子仪和李光弼,郭子仪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武将,他不但战功赫赫而且情商非常高,他脾气好、又大度、又会自黑,皇帝夺了他的兵权他就乖乖回家,国家危难时他提枪就上战场,一句怨言没有,有人挖了他的祖坟,他说是自己打仗杀人太多遭的报应,也不计较。郭子仪一生经历了7位皇帝,自古都有“功高盖主”的说法,而郭子仪却做到了“功高主不忌,权大众不疑”,而且他78岁高龄还在上阵杀敌,赶走吐蕃的兵马,将唐代宗接回长安,最后他却是在85岁高龄病逝的,人生非常圆满。

郭子仪17岁就中了状元,只不过这个状元并不是文状元而是武状元,在讲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时候我提到过,武则天改革了科举制度,使草根中的精英也能入朝为官,科举制度并不是武则天创建的,但是武举制度却始于武则天,她可能也没有想到,她所开创的武举制度会有一天能够拯救大唐,并让唐朝又延续了100多年。郭子仪中了武状元后,仕途并没有平步青云,也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原因是唐朝并没有战争,他根本就无用武之地,到了安史之乱时郭子仪已经59岁了。

李光弼是契丹人,安史之乱后他被郭子仪推荐去平叛,李光弼这个人足智多谋、治军威严,而且他非常聪明,善于出奇制胜、因地制宜、以少胜多,所以总是打胜仗。最有趣的是他曾经施展过一个“母马计”,用500匹母马将史思明军中的1000多匹塞北纯种公马“勾引”了过来,让人不得不佩服李光弼的奇思妙想,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功劳甚至超过郭子仪。

但是李光弼有着武将都有的特点,那就是性格耿直、脾气暴躁又多疑,虽然他立下大功,却也得罪了很多人,许多权臣都不喜欢李光弼,经常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李光弼知道这个情况之后,非常害怕,每日都担心皇帝会不会听信谗言,这导致很多时候做出错误的决定,最后他因心力交瘁,57岁就去世了。

唐肃宗上位后,开始重用郭子仪和李光弼,令二人继续平叛安史之乱。二人也是不负众望,先是击败史思明,连续收复河北、河东、河南一带,然后继续收复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这时候安禄山已经被儿子安庆绪弑杀,安庆绪的叛军大多是契丹人、突厥人等少数民族,他们天生善骑射,非常善战,但此时大唐的兵力非常有限,在此情况下,郭子仪提出向漠北的回纥借兵,回纥就是现在我国北方新疆的位置,唐肃宗急于收复长安,就向回纥许下了屈辱的盟约:一旦夺回京都长安,土地、士庶都归唐朝,金帛、子女都归回纥。在回纥的帮助下,他们先是收复了长安、后又收复了洛阳,但是天下没有白食的午餐,大唐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沉重的,回纥在长安纵兵肆意抢劫,城中百姓被侵扰得人仰马翻,满目疮痍。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来来回回的攻伐,远远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虽然最后政权夺回来了,但是社会也因此疲惫不堪、千疮百孔,唐朝逐渐走向衰落。

关于郭子仪还有故事,他有8个儿子8个女儿,号称是“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也就是说郭子仪儿子和女婿们,全都在唐朝得到了显赫的地位。又有一部剧目叫做“笏满床”,说的就是郭子仪过大寿时,儿子、女婿都过来祝寿,由于他们都刚刚下朝,手中还拿着上朝用的笏板,所以拜寿时都把笏板放到床上,床都被铺满了,红楼梦中曾经引用“笏满床”的故事,是指家族不但人丁兴旺,而且家门福禄昌盛、富贵寿考。

还有一个“醉打金枝”的故事,也被编成了各种剧幕传唱下来,说的是郭子仪的六儿子郭暧,他娶了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而公主很娇蛮任性,不把郭家放在眼里,见到长辈也不行礼。终于在一次家庭聚会上,郭暖趁着酒劲,动手打了公主,还说出了大逆不道的话,他说“我爹是不愿意当皇帝,如果他愿意的话,你爹根本就当不了皇帝。”这可把公主给气坏了,她当即进宫向唐代宗告状,要治郭家谋反之罪,没想到一向疼爱女儿的皇帝竟然说郭暧说得确实没错,郭子仪闻讯后,当即将儿子五花大绑,然后一起跪在唐代宗面前认错,还把郭暖一顿毒打。唐代宗知道郭子仪并无反意,就以“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为由不与计较,他还因此改变了皇家规制,公主出嫁后,见到夫家的叔、伯、兄、姐等,必须行礼。

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女儿,后来嫁给了唐宪宗李纯作为贵妃,还生下了唐穆宗李恒,在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五代皇帝时期,她都是掌权太后。郭子仪的孙子们,在唐朝也是显赫一时,他们家的子孙后代,到了明朝依旧还是比较兴旺发达的,看来郭子仪的高情商也是传承了下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