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图片发自App

读完这本书可以说打破了自己的一些固有思维,以前也会习惯做读书笔记只限于摘抄。自己的感想只放在脑瓜里,不会用笔记录下来,即便有想写下来的冲动,也不会写在一个笔记本上!很多点上我都倾向于完美主义。比如同时看两本书,我不会记录在一张纸上,即便会在一个笔记本上,我也会留空,留白,另启一页记录,这样容易阻断自己的思维,再加上你不确定自己的留白是够了还是不够,这在心理上又多加了一层压力。对照去年的笔记本,多数的留白也是让我无法坚持下来的很大原因之一。留白无形当中又增强了惰性。读了这本书,改变方式。随时记录,直接记录,按顺序记录,按日期记录,因为“杂乱无章”,所以更便于活用!阅读过后我就开始执行,这种感觉真不错。

      保持随时记录的习惯,这点也是我一直忽略的,就像在听某个课件,看了某场电影,看了某本书,触动很大,但只放在心里,也有时候想记录下来,却不会时刻把笔和笔记本带在身边,又不想随意记录在纸上或者记录在我认为一般不可以一起记录的笔记本上。总喜欢归类,又被这个想法限制自己,所以就让让自己的感想或者好的点子随风而去了。一本笔记本可以记录所有,只要标好日期,让你有这个想法的地点,课件,任何一件事,就写下来。这些信息即便当下你觉得不可实行,也会在以后你重新翻阅笔记的时候,开启新的链接,甚至有可能会跟你笔记本里的其他记录,进行信息重组,产生新的链接,影响你的态度和即将发生事件的结果,甚至提供启示,给予现下莫大的帮助。

      正是读了这本书,让我开始即时输出,积极输出才能促进思想内化。就像在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在我还没下笔前,我只知道这本书里的哪些地方让我触动,但该怎么表达,有种不知道怎么写的感觉。开始下笔以后,就在脑海里不断调整内容,不断改善语言,思维就逐渐清晰了。其实自己也是一个经常分享的人,在整体自然疗法方面,自然而然想去分享,但也没有系统的做过分享笔记,用笔记录下来,只是一个大概框架,然后开始自由发挥。但是大脑好神奇,在我用语音分享的同时,不断的开始整理,串联起信息,在我还未分享出口的话,就已经在脑海里好似打通任督二脉,有了新的认知,举一反三往往就是在分享的当下,迸发出新的灵感,享受这个过程!

      重读会加深印象,读书笔记就至关重要,当时的文章摘抄和自己的感想,跟现下心境对比,就知道自己的变化在哪里,就像我今天写读后感,又重新浏览了一遍读书笔记,感悟又加深了一遍。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思想,读书笔记的作用就是让自己更有深度,重读读书笔记就会让自己的思维再次发酵,升华!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