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婆媳关系难相处,那对于嫁到农村的城里媳妇,难不成会难上加难?
我就是那个城里媳妇,有个农村婆婆。结婚两年多,婆媳关系远没有想象得那么糟糕,反而很是融洽。
记得第一次见婆婆,是公婆从农村老家到我娘家商量结婚事宜。我和准老公去车站迎接。
公婆是农村人,穿着朴素,没那么多讲究,却提了大包小包的农产品,一片心意,让我不要嫌弃。
我接过包裹,沉甸甸的。初次见面,大老远过来还带这么多东西,我除了感到“可怜天下父母心”,想不出嫌弃的理由。
第一次到我家做客,婆婆忙里忙外,很是勤快,一点不把自己当客人。饭后本该我洗碗的,也被婆婆抢了去。
在我妈还在担心婆婆不会使用我家洗碗工具时,婆婆已利索地将洗好的碗筷一个个叠好放在碗槽里滤水。那叠放的样子简直像刚出厂的模样,工工整整,一点不带马虎的。我后来试叠了好几次,都没还原婆婆叠放的样式。
“你婆婆手真巧,我都叠不了这么好!”我妈当时都佩服不已。
婆婆不仅心灵手巧,还善解人意。记得婚后第一次回婆家过年,赶上亲戚家办酒席。由于口味差异,我吃不惯当地宴席,草草吃了几口就下桌了。婆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回家就给我另起灶火,做了一桌好菜,让我吃个饱。
当我老公还在嫌我事儿多时,婆婆却责怪他不懂得疼人,反而安慰我说:“第一次来,吃不惯正常。就是一灶火的事儿,不麻烦!”
那是我第一次吃婆婆做的饭菜,虽都是些粗茶淡饭,我却吃得异常香甜。
每次回婆家,我很少洗碗,不是婆婆亲自洗,就是我老公洗。老公曾逗我说,还会享福呢?婆婆却说,我平时下班在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操持家务不易,回到婆家就该好生休息。
这话不假,但我想很少会有婆婆想到这层吧。我婆婆却都了然于心,心疼我的付出。
好不容易找到帮忙剥核桃的事儿,婆婆却担心我的手被核桃皮染色,便将她的手套脱下给我戴上。即使当时我已戴有一副手套,婆婆却说,多戴一层保险。结果,我的手平安无事,婆婆的双手却被染得乌黑。
“不碍事,习惯了,过段时间就会褪色的。”婆婆说这话时一脸轻松,并不放心上,之前却为我的手担心了半天。
婆婆是个勤快人,不仅做的了家务,下地干活也是一把好手。这么多年,她跟公公在老家栽种了几十亩果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将果园管理得井井有条,每年都硕果累累。
每到果子成熟的季节,总想着给我们寄上几箱自家栽种的水果。婆婆说,绿色的,香甜可口,吃着也放心。
用我朋友的话说,婚后的我都不用愁水果吃,很是羡慕。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一个个香甜水果的背后都是公婆辛勤劳作的成果,是一份沉甸甸的爱与关怀。
所以,每次婆婆准备大包小包邮寄时,我总是让她少寄点,留着出售换钱。婆婆却说:“有卖的,有卖的,这都是留给你们吃的。”令我备感幸福。
在婆家,我最爱去家对面的山上玩耍。夏天爬山摘野果,冬天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老公取笑我说幼稚,像个大小孩。婆婆却说:“有妈在,就永远是孩子!”这话实在,温暖人心,令我顿生“有妈的孩子像个宝”的感慨。
在农村老家,有婆婆照着,我能活得像个小孩,是件幸福的事儿。然而,在城里,我却要有个成人样儿,因为婆婆文化不高,见识不广,对城里很多新鲜事物并不熟悉,时常闹笑话,需要我的包容与理解。
记得有一次我们城里的新房安置好家具后,我将现场照片通过微信发给远在老家的婆婆看。
过了会儿,婆婆发来语音说:“那中间的火盆真大,真安逸!”
我听后愣在原地,猜想着婆婆说的意思。当我重新翻看发给婆婆的照片,才发现原来婆婆把新房客厅摆放的椭圆形茶几看成了老家烤火的火盆。
我赶紧耐心细致地给婆婆讲解,那不是火盆,是带有花色的椭圆形茶几而已。婆婆一听,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哦,我还以为是火盆,对不起,对不起,弄错了,弄错了!”
听到婆婆认错的声音,我咯咯一笑,顿时觉得婆婆可爱得很,像极了小时候犯错的自己,等待大人的原谅。
“没事,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我俏皮地回复到。
之后婆婆发来一个笑脸。于是,这个笑话被我俩婆媳就这样友好的化解了。
这样的笑话在生活中不少,但我总给予最大的包容与理解。毕竟婆婆身处农村,见识有限,多份包容与理解是我对她最好的尽孝。
结婚之前,总听身边城里人说嫁人千万不要嫁农村人,家庭背景不同,观念不一样,会产生诸多矛盾,不好相处。当时我就觉得哪那么绝对哦,人与人相处,哪还分城市和农村。
由于我童年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我对农村感情其实挺深,一直也觉得农村人朴实,直来直往,即使说话不好听,但都为人耿直,相处起来其实挺简单。
所以,我对婚姻从来没有城市和农村之分,只是一直觉得婆媳相处,更多是需要彼此的包容与爱吧。正如我所秉承的一贯认知:“爱才能完全所有,恨只会滋生祸端!”
或许是我一直心存这样的善念吧,让我结婚后有幸遇到了如此温柔善良,一心为我着想的婆婆,我深感幸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