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明星自曝父母“黑历史”,说透你不敢承认的爱情真相

亦舒在《喜宝》里写:

“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爱,如果没有爱,很多钱也是好的。”

一句话道破许多人回避的一件事:婚姻里,如果没有爱情,至少也要有面包。

有些不近人情,却又十分现实。

最近,一档恋爱观察综艺《喜欢你我也是》,被观众评价“过于真实”。

几对素人男女短暂接触后,互相选择,不同于偶像剧里的浪漫专一,他们“看脸又看钱”。

每一个选择,都隐藏着恋爱中心照不宣的“小秘密”。

1

一见钟情,没那么可靠

这部综艺,像一个检测单身男女情感发展的社会实验。

实验的规则,是让单身的几位男女在一个月时间内,同居一屋,正常上下班、共同生活。

几位男生女生要通过白天的相处,确定心仪的对象,晚上给TA写信,投入信箱中。

每次写信,都可以转变对象。

演播室里的嘉宾们,观察所有人的言行举止,推断大家的感情走向。

节目第一天,有一条规则:不能公开自己的职业和年龄。

经过一天的相处,有两位男生选择了大家公认最漂亮活泼的女三号杨倩倩。

 收到两封信的女三号,笑得很甜蜜

三位女生都选择了同一位男生——阳光帅气的一号男生董浩然。

 阳光帅气的男一号被主持人集体认为是“最佳选手”

这意味着,其他两位男生都没有受到女生的青睐。

同样的,性格安静的女一号,也是一封信都没有收到。

 失落的女一号还在信箱里找了一下,并没有人给她投信

第二天,公布职业后,剧情发生了巨大的反转:

女一号说出了自己拥有英国顶尖建筑设计学府硕士学历,并在世界领先的建筑事务所担任设计师。

讲起自己的专业成就时,她自信了许多。

这也让她收获了全场的掌声和欣赏。

 女一号在全球顶尖建筑公司任职的建筑师

女二号也有着令人艳羡的履历:

资深财经主播,还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女生事业成功的魅力,连主持人也被她的优秀圈粉

反倒是初次见面时备受好评的杨倩倩,相对“实力较弱”。

其实也很不错

男嘉宾们这边也一样:

收到三封信的男一号董浩然,年龄23岁,是几位男生里最小的。

职业是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生,国家一级羽毛球运动员。

曾经拿过全国大学生锦标赛冠军的他,依然对将来的事业规划举棋不定:

并不想成为一个专业的羽毛球运动员,相当于放弃了可能的光彩和收入。

现在羽毛球对董浩然来说,只是一个爱好

在另两位早早事业有成,收入可观的男嘉宾面前,阳光开朗也没有那么“加分”了。

 男二号和男三号都是高学历,职业发展较成熟稳定

公布了职业后,几人的情感走向立刻发生了变化。

在投行做产品经理的男二号,关注重点转向了女一号建筑师,

女一号准备红酒的时候,他也主动凑过来擦杯子,找话题聊天。

 两位红酒爱好者扎堆在一起,擦杯子也能聊好久

而他一开始选择的女三号杨倩倩坐在一边试图加入对话时,完全被两人忽视了。

 这个话,插得是有些没头没尾

之后,他们又去了楼上的星空房。

喝着红酒,聊起了自己学生时代的相似经历。

求学经历相仿的两人,对彼此母校的优秀了然于心

被留在楼下的女三号坐不住了,她拿着白天上烘焙课做的抹茶蛋糕,上楼去找男二号。

可是,男二号在星空房见到她的第一反应是马上离开,带着女一号换个地方接着聊天。

 最初的选择,都发生了变化

巧的是,女三号最初选择的,是体育生男一号。

了解男一号职业前景后,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男一号主动和她聊起,童年时在国外比赛的孤独。

二十出头的大男孩主动吐露心声

表情冷漠的女三号,明显没有听进去,只是嗯啊应付。

女三号面对男一号的倾诉  

一天下来,六位嘉宾的选择发生了戏剧化的变化:

本来收到全体女生信件的男一号,这次只收到了一封。

之前收到了两封信的女三号杨倩倩,追求者也只剩下了一个。

 职业公布后,大家的选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所谓“一见钟情”,其实常常被其他条件动摇。

个人魅力,可不仅仅是看外在如何。

漂亮活泼也好,阳光帅气也罢,在现实中,也许并不比“事业有成、实力雄厚”更有吸引力。

2

真实的婚恋,“脸”只是附加品

“长得好看是种什么体验?”

有人回答:“长得好看,出去逛街店员都愿意给你打折。”

许多人理所当然认为,长得好看的人,是有“特权”的,他们在生活中,会更受偏爱,更加自信。

可实验表明:

幸福度、社交能力、性格这些隐形条件,和外貌上的高分联系并不绝对。

在思考恋爱关系时,嘉宾们也综合上了职业的考量 /《喜欢你我也是》

奥斯丁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就“外貌是否决定感情关系”做了一个实验。

他们邀请了67对情侣和100对夫妻,参与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人们越来越熟悉,在各种因素当中,身体条件的吸引力会越来越低。

知道了职业后,大家的态度都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 《喜欢你我也是》

相比之下,学历、职业、经济状况,是更有用的“利器”。

有人说,这个节目太“现实”,好像大家都在朝“钱”看一样。

势利吗?

未必。

《2016中国家庭发展报告》发现,近20年来,中国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同质婚”。

也就是说,高收入、高学历的男女生,在婚姻上,更偏向于选择和自己各方面水平差不多的另一半。

相近的教育经历、等同的经济基础,更容易让两个人拥有相似的三观。

婚姻就像一场交易,各自拿出各自的筹码。

只不过除了老套的金钱和美貌,现代人还加上了性格、学识、经历……

哪怕是灰姑娘,也是出身贵族的女孩。

3

“理想型”,是一场骗局

“你希望未来的伴侣是什么样?”

大概每个人都会在心里幻想出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

后出场的4号女嘉宾说,2号男嘉宾在长相上是自己的理想型:短头发、皮肤白白的,干净清爽。

到了投票环节,她又自己“打脸”——她经常选择的,是和自己聊天更为愉快的3号男嘉宾。

2号男嘉宾VS3号男嘉宾 / 《喜欢你我也是》

当爱情来的时候,“理想型”早就被抛在脑后。

沙溢说:“可能最初所谓的理想型,都是小的时候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吧。

现在在路上有几个王子?骑白马的未必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唐僧。”

骑白马的未必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 / 《喜欢你我也是》

“理想型”可能很完美,更可能不存在。

常常听到有人说:“我希望男朋友身高在1米8以上,比我高很多,看起来阳光帅气,会关心体贴我。”

“未来的女朋友,当然是要漂亮有气质,会调皮有趣、不作天作地……”

谁都对未来伴侣有一个“预期心理”,只是常常忽略了,喜欢一个人,不是挑选一件商品。

条条框框可以限制硬性的条件,唯独没法限制感觉。

古力娜扎提起自己的妈妈,年轻时妈妈觉得绝对不能接受有汗毛的男生。

有一次爸爸带妈妈去游泳约会,爸爸一脱上衣,身上很多汗毛。

妈妈没有嫌弃,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爸爸。

古力娜扎讲述父母爱情 / 《喜欢你我也是》

毕竟,你最终爱上的,是一个人,不是一种标准。

曾经有读者留言:

理想型与实际爱的人完全不一样

爱情是什么?

是TA来之后,所有理想、标准,全都为TA改变。

4

婚姻爱情,没有标准答案

节目进行到后期,有几对男女已经“感情稳定”:

有甜甜的姐弟恋,一起相约跑步健身;有相互欣赏的一对儿,送书、听相声;也有人容易吃醋要被哄着……

弹幕里、评论中,有人看好,有人不屑:

“他们好甜啊”、“他们不适合”、“才接触一个月,就说喜欢?”

可恋爱这种事,冷暖自知即可,哪有什么教科书式的规则去判定“两个人适不适合”。

综艺《幸福三重奏》中,陈建斌和蒋勤勤,一个懒惰、一个有洁癖。

陈建斌总是在蒋勤勤的百般催促下才动手干家务,两个人没少拌嘴。

蒋勤勤不止一次地吐槽过陈建斌,“不做家务”、“像小孩子一样使性子”。

陈建斌让蒋勤勤“又爱又恨”

虽然又爱又恨,“但是好像这么多年了,也就了解他了。”

他耍性子,她包容;

他长不大,她甘心在身后默默付出。

“这么多年了,也就了解他了”

幸福的婚姻,相处模式千差万别,却从不妨碍幸福。

有人曾尝试归纳一个万能的“爱情公式”:

什么样的人适合成为终生伴侣?怎样做才能让对方始终专一?怎么样才能不犯错、不受伤?

答案总是没法让所有人满意。

有的人,拼命追问爱情的本质,想知道那些脸红心跳的瞬间,到底是各项条件的匹配,还是一种没来由的直觉;

想知道那些白头到老的相伴,到底是温柔的浪漫,或者仅仅是一种相濡以沫的习惯?

太用力去寻找所谓的“标准”,反而可能“误入歧途”,忽略了感情关系本身。

毕竟,爱情从来都是一件变化莫测、难以捉摸的事情。

别在别人的范本里寻找答案,如果爱情有标准,那答案一定在你自己心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女明星自曝父母“黑历史”,说透你不敢承认的爱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