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酸奶妈妈。
我小时候,父母从来没有跟我提起过“金钱”相关的字眼,我对金钱的概念直到上了大学想和室友一起出去旅游,在学校周边找兼职的时候才发现,赚钱好难!挣一块花一百。
不幸的是我总管不住自己的嘴和手,每个月月初爸妈给了一个月的零花钱我大概前半个月就花完了,后半个月就靠省吃俭用和兼职的钱来维持;
幸运的是我从来没有碰过网贷和花呗这些超支消费的平台,让我无债一身轻,仅仅觉得手头紧,有多少花多少太正常了。
而上班、结婚、生娃,开始管理家庭开支了之后才明白那时候不多存点钱,简直脑子有毛病,为了防止孩子走我的老路,我早就盯上了财商教育这一分支(教育这一块真的值得研究)。
01/
财商是什么?
财商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作家兼企业家罗伯特.T.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中提出的,指的是一个人与金钱(财富)打交道的能力,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能力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
财商=观念+习惯,是正确的价值观+驾驭财富的能力。
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下属的专门研究财务安全和帮助人们构建财务能力的机构——财务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6岁到12岁之间的儿童对经济问题的理解力会突飞猛进,到大约12岁时就会“基本成熟”,所以,6至12岁,正是儿童掌握财务基本概念的最佳时间。
财商的教育,是帮助孩子建立一整套面对物质生活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孩子从小学会认识财富、理解财富、使用财富、管理财富和创造财富。
02/
培养财商有什么用?
多多妈经常给我们分享她女儿“小抠儿精”的趣事。
一般来说,很多孩子长到三四岁对喜欢的玩具非常执着,看到就想要,不是哭就是闹,但是多多妈从不曾遇到这种情况。
她很早就开始教孩子打理自己的存钱罐儿,也没以家长的名义把压岁钱截下来,并且每周发5块钱的零花钱,所以多多俨然成了一个小富婆。
有一次多多旁敲侧击说了好久喜欢一个猪猪泡泡机,想磨着多多妈买,多多妈就是不松口,外公外婆却松口说要买给她,多多妈制止了并说:“你的钱在你手里,外公外婆没有义务给你买零食买礼物的,你想要就自己花钱买,舍不得就不要买,留着买更想要的东西。”
结果多多还真的战胜欲望不买了,留着钱买啥?
自己特感兴趣的艾莎小裙子、舞蹈鞋、娃娃、漂亮小书包,多多妈冷眼旁观一段时间后,发现多多又不喜欢了,就会特地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再去“刺激刺激”多多,然后多多又改变兴趣,觉得那些东西很“肤浅”——没错,多多家觉得钱没花到点子上就是很肤浅,说多了孩子都记住了;
耳濡目染的去买书看、上兴趣班,比如唱歌、跳舞、模特、黏土,都是自己花钱。
财商的作用,就是让孩子远离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更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赚钱真的很难”和正确的金钱观。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不懂体谅家长挣钱的苦,他们当然不能体会,没有经历过哪来的体会和感同身受?
也有家长提都不敢提,生怕觉得家长是在向孩子抱怨,让孩子变得心理敏感不敢花钱,实际上方式对了就不存在这些问题,孩子的内心也是很强大的。
与其等孩子长大后跟他说理财、存钱,别花钱大手大脚这些观念,还不如早早开始培养起孩子的财商来的划算。
03/
财商培养有什么路线可参考?
当然有,这是网上一个朋友提供的,据说是专家给的建议,我看着简单直观就拿来用了:
3岁:辨认纸币和硬币。
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如画笔、泡泡糖、小食品。
5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自己的钱”意识。
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的购买能力。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如卖旧报纸获得报酬。
9岁: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留着大笔开销时使用,比如,买溜冰鞋、滑板车等。
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
12岁: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的尝试,以及打工等赚钱实践。
13~15岁:可尝试一些安全的投资工具和服务,知道如何进行预算、储蓄和初步投资;
16~17岁:要学习一些宏观经济基础知识,学会关注全球市场信息,了解简单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互联系。
当然,这并不是最准确的,还是要根据孩子情况来引导,只要别往见钱眼开的方向去做,基本上孩子就能早点培养起个人的财商来。
酸奶妈咪有话说:穷人和富人的差距,除了金钱、家世外,很多区别就在于教育的层面上,我们作为普通家庭的家长,没办法熏陶出有底蕴的孩子,但至少孩子的起跑线也会有一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