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痛苦的根源:认知不够

经常听人说:“什么格局,就什么人生结局。”

就有人问了:既然格局决定结局,那么什么决定格局?

答案是,认知。

认知水平,才是一个人看待世界的底层逻辑。

人与人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也不是格局,而是认知水平。

弗洛伊德在他的《梦的解析》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是一个女孩,在父亲的葬礼上,看到一位帅气的男子,令她心动不已。

她很想再见到这个男子一面。

没过多久,女孩的姐姐被人杀害,经过警方的调查,结果令所有人都咋舌。

大家都想象不到,凶手竟然就是妹妹。

到底是怎样的深仇大恨,让她对亲姐姐痛下狠手。

作案动机出来,更是令人“哀其不幸,怒其愚蠢”。

她的作案动机仅仅就为了再见那个男子一面。

很多人想不明白,想认识那个男子有很多正常的办法,为什么要用这样残忍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方法。

最后,弗洛伊德一语道破:

女孩杀掉姐姐的动机,你如果询问正常人,正常人根本猜不到。就算你告诉他,也转不过劲来——

可如果你去监狱里,问那些杀人犯,所有的杀人犯,想都不用想,脱口就能说出女孩杀姐姐的动机。

认知水平,影响人的意识和行为方式;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进而导致截然不同的人生。

 认知,几乎是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差别,同时也造就人与人之间的壁垒。


英国作家艾特温·阿博特的科幻小说《平面国》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小说里描写了一个只有两维的世界,名叫平面国。

在这里,一切都是平面的,国土是平面的,山川河流是平面的,连人也是平面的。

更引人思考的是,书里还有零维国、一维国、二维国和三维国的争论:

平面国中的人启发一维国的人左右移动被斥为一派胡言;

三维世界中的人启发平面国的人上下移动也从未成功;

而零维国(就是一个点)的人干脆认为他就是整个世界…… 

认知不同,难以相融;

井蛙无法想象大海的波浪,夏蝉也永远理解不了冰花。


一个人的认知,便是他的牢笼。


我们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同样也办不到认知以外的事情。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他看问题的深度;


一个人看问题的深度,决定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问题,认知层次低的人,只能解决浅层问题,而认知水平高的人,能够直达本质。


有段时间,有位朋友总是很苦恼。


每到下班时间,领导总是扔给他一个方案,让他加班赶出来。


他很想拒绝领导,但是又说不出口,每次都是带情绪地工作。


这样的结果是,既没有做好工作,跟领导的关系也处得很差。


他过来问我怎么办。


我就给他讲了杨天真的故事。


工作最忙的时候,顾不上吃饭和睡觉,这对杨天真来说是常有的事情。


她的妈妈很担心,总是打电话嘱托她:


“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工作再重要,也不能牺牲健康。“


杨天真当然理解妈妈的关心,但她认为工作和健康绝不是对立的。


这个问题的本质,该是考虑更多的是当下的人生阶段和排序情况。

如果你还年轻,想为自己的人生拼出一番成绩,那么奋斗就是第一位;


如果当下的健康状况不太好,那么,就要把健康放在首位;


而且,每个人的人生排序不一样,有人觉得工作能让自己满足,有人喜欢下班后的生活。


杨天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方式,不是单一地听从别人,或反对别人。


而是用两个维度分析了自身需求,最后做出让自己满意的选择。


认知层次低的人,困于浅层问题;

 

认知层次高的人,解决深层问题;


听过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


“人与人比拼的,是对一件事的理解和洞察。”


花一秒钟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才明白过来的人,自然过的不是一样的人生。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少年做了好事,神灵为了奖励他们,答应帮助他们各自实现1个愿望。


其中一个少年许下的心愿是拥有很多很多钱;


另一个少年的愿望是拥有超出常人的智识;


两个少年的结局也令人深思。


拥有巨额财富的少年,无法驾驭这么多钱,到最后挥霍一空,几年后再次一贫如洗;


而拥有智识的那位少年,没过几年就变成了富翁,即使途中遭遇破产,少年还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再次成为当地有名的有钱人。


虽然这是一个有点神化的故事,好在,认知水平不是一种神化的能力。


格局的视野也许一时之间很难拓展,但是认知水平却可以通过联系被培养出来。


只要开始思考,你就正在改变。


神经语言程序学者罗伯特 迪尔茨把人的认知分为6个层次:


分别是环境层、行为层、能力层、价值观层、身份与愿景层;



认知处于环境层:


人会把一切问题外部归因化,一切都是别人的原因,都是因为环境不好,才导致如此恶劣的命运;


这样的人,通常都表现为爱抱怨,或者“祥林嫂”,只知怨怼别人,不思进取改变自己。


认知处于行为层:


相对于外部归因,认知处于行为层的人通常把问题,归咎于自己的行动力不足;


他们比较相信,我现在不够幸运,是因为行动力不足,我现在还没幸福,是因为做的还不够;


但他们没有思考过,怎样努力更有价值。


认知处于能力层:


这一层次的人,会觉得自己的问题是能力还不够,能力不够的表现是不停地学习新知识,用思维和知识武装自己。


认知处于信念层/价值观:


就会思考什么是对自己重要的事情,他们专门做对的事情。


认知处于身份层:


他们会更多得关注内心最本质的问题:“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思考清楚这个问题,他们会为自己配备相应的思考模式和行动模式。


认知处于愿景层:


他们更多地会去思考“我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我如何能改变世界?”


处于这一认知水平的人,关注得是人类愿景这样宏大的命题,他们的工作就是为人类大部分人服务,帮助大部分人改变命运。


处于这一层次的人,往往都是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比如袁隆平,比如张桂梅。


这个认知体系里,大多数人解决问题可以参考的思考体系:行为层,能力、信念价值。


也就是说我们要思考为什么做,要怎么做,以及要去做这三个问题。


1.为什么做:


凡事多追问几个为什么,一般情况下就能追问出问题的本质。


举个例子:


我为什么不想工作?因为工作很累,工资很低。


为什么工资低,为什么那么累?因为能力还不够。


为什么能力还不够?因为工作能力在专业方面还有提升的地方?


2.要怎么做:


通过拆分目标,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大目标往往很难完成,但当把它拆分成小目标,越细越好,这样你会发现,没什么不可以做到的事情。


接上面的例子:


我在专业上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专业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两项能力可以怎么提高?专业能力可以寻找相关课程学习,或者找身边的牛人学习;


表达能力需要多听优秀的表达者是如何表达,另外还需要多练习。


3.要去做:


“要去做”意味着去执行,为了避免低质量的勤奋,我们就需要确保方向、方法的正确。


根据“如何做”层面推导出来的方法论,朝着对的方向去执行,才有进步的可能。


再漂亮的理想,只有真的去执行,才有现实意义,否则都是海市蜃楼般的泡沫。


以上思考模式的三角模型,被贯彻到思考以及行为模式中,足以让一个人从平庸中突出出来。


毕竟,大部分人行动程度之低,根本轮不上拼思考。


你只要深入思考一些,再行动力上强一些,就赢过大多数人了。


非常认同高尔基的一句话:


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


大多数人不是真的认知水平低,而是不愿意改变。


对他们来说,思考是痛苦的,行动是冒险的,改变是很难的,即使当下是痛苦的,但也是安全的。


如果不愿意继续停滞于痛苦,那么改变就是唯一的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人痛苦的根源:认知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