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大三那年暑假没有回家,去了一趟石门,看看还有时间,就骑单车去了一趟凤凰。

我是从桃源经过,取道到沅陵县,然后取道古丈,经吉首到凤凰。一路上昼行夜宿。

第一天10点多就到桃源风景区了。因为之前来了两次,也就没有进去,反正对桃花源的印象不是很好,可能是我对桃花源寄予了太多的厚望。在秦人洞的出口处,停车,坐了一下,心中默默地记诵陶渊明的一些诗篇。后来看了汪曾祺的关于桃花源的游记里面说到,是先有《桃花源记》然后才有桃花源的,也就释然了。这本来就是一个童话,只是自己太执着罢了。

当晚好像是在杨溪桥住宿的,没什么印象,只知道跟那个老板的岳父说了很久的话,问当地农民的收入如何之类的。

第二天是在沅陵的一个小山窝里住宿的。没想到今天走的这段路一直在修路,一边是车流,一边的刚铺上的石子路,还没来得及上沥青。走得很慢。天晚了,还没有到集镇。正担心不知道在哪里睡觉,刚好在一个转弯处,出现了一栋房子。我过去询问路程,问哪里可以住宿,他们说我这里就是旅店啊,可以住宿,于是就住下来了。

是个夫妻店。随便炒了个菜吃下,就挑了张靠椅,到外边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着。还很早,就下午6点多。太阳都还没有下山。前面是个山崖,看过去空旷旷的。周边也有那么几棵老树,没精打采的站着。没有炊烟,因为本就没有什么人家。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会选择在这里开店子。莫非是听说我在问住宿的,就顺便说是个旅店吧。因为我到他们厨房看过,就是居家的厨房,也没有什么菜。不管他,住都住下了,反正黑店也得住,总比露宿山头好点吧,我又没钱怕什么。

晚上就和他们一起看电视。正看着,来了一个小伙子,穿得很潮。大帽子,帽檐都盖到眼睛边上了。头发都染红了,说话拽拽的,手里居然还拿着一个鸟笼,进进出出都带着,神气得不行。后来才听说是老板的小舅子,那个老板娘的亲弟弟。

看电视的时候,他们一直跟我找话说。我本来就想问他们,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道周的被贬到你们沅陵当官,不知道你们这里有没有关于他的典故之类的,那是我老乡——东山人。后来还是作罢,因为估计他们也不懂。他们听说我是福建的,马上就说到《厦门新娘》,跟我说里面的情节,还有那个“福气”,还讲了几句闽南语。顿时觉得有些亲切,《厦门新娘》是我读小学的时候看到的,他们居然还记得这么清楚。

他们问我是干嘛的,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可能没见过一个人骑着单车在山里瞎逛吧。我一般都是说自己是学生,或是记者。我总是怕说我是学生,别人就觉得好欺负些,但举手投足之间又多少露出了学生气。我说我是记者,随便下来看看。但是那个小舅子不相信,他说你不是记者。我愕然,是哪里又暴露出自己是学生呢。他说你是画家。他解释说,我看到你一直拿着笔和本子到山崖边上,一坐就是一个小时,不是画家是什么。

呵呵,我不置可否。他看到我没有回答,居然说让我画一幅画给他。我郁闷,哥从来就不会画画。然后他又拿出自己画的人物素描给我看,我只能不懂装懂的一个劲儿说画得不错,除此,我还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画评。当时刚好看了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就现学现卖,说了几个有关的,敷衍一下。

我怕他再问个不休,就睡觉去了。

第三天,本来是要走泸溪的——那是省道,应该会好走些,但因为要转道去古丈,就多走了一些路。整天都在下雨,幸好是小雨,下下停停的,没个完。雨大了,就到路边的树林里躲一躲,稍微小一点就出来,因此又影响了行程。不过还好,反正也不赶时间。有一次下得比较大,刚好有人家,就过去躲躲雨。一问才知道,一路上一直伴着我的居然就是酉水——沈从文笔下的酉水。这多情的酉水。

下午4点多的时候,酉水挡住了我的行程。居然出现了这么大的纰漏,不过今天走的都是乡道,地图里面没有标识详细。

我打道回去,刚要走,雨越下越大了。幸好旁边有个寺庙,就在山门躲雨。

这里好像是个景区,我跑过去看了看简介。都说有眼不识金香玉,这哪里是寺庙,这是二酉山。原来“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二酉山就是在这里。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博士官伏胜冒着诛灭九族的危险,将千卷书简运出咸阳,藏于二酉山半二酉洞中,然后献给汉朝,刘邦大喜,亲自将二酉藏书洞封为“文化圣洞”,这可是读书人毕生向往的地方。我糊里糊涂跑到这里躲雨了,还以为是寺庙什么的。不过也没有进去看,我这个笔墨不通的浪子还是不要去附庸风雅了的好。

等雨停了,把单车扛上船,人齐了,船就开走了。

因为下雨,浑身都湿透了,在河上吹起风来,有点凉,连打了几个喷嚏。置身酉水,二酉山近在眼前,上面还有个书院,那个大门看起来很古朴。到了岸上,有住宿的,就住了。出来吃饭,饭很好吃。以前吃饭,都是让老板炒个小菜就行,就5元钱。这里还额外送了个酸辣白菜,很下饭。不觉多吃了一碗。

这里环境很好,有山——二酉山,有水——酉水。雨停了,到酉水边上散步,感觉不错。后来写了一篇《二酉山》,录之如下:

余自沅陵至古丈途中,遇雨,遂转道止乌宿。安顿之余,踏雨至河畔,觉神清气明,自有一股爽朗之气浴澡全身,舟车劳顿之苦,一洗殆尽。

酉水如练,横山而过,碧若温玉,静如西子,宛然柔致。水汽袅袅沿河面迷散开来,飘飘摇摇,歙之,若有香气,疑是藏书阁之香也。时有白鹭嬉戏其间,或举翮掠水而西,忽又倏然而东,似与余相戏也;或仰首漫步于沙滩之上,举止祥妍,有若君子之概,水清映之,相互成趣,浑然一体,祥和自得。

时雨初霁,远而望之,有环然置于渚中曰二酉山者,云雾迷蒙,翠峰几许隐约其间,云团乎,翠峰乎,莫之能辨。山脊如巨兽之背浮出水面,清风徐来,云雾摇曳如流水般游走,往来翕忽。望之,巨兽蠢蠢欲动,势若冲天。山腰有一白塔傲然挺立,八面玲珑,檐牙高啄,若群鹰奋翮相继而上。传嬴氏焚书之际,有子藏书于此间山洞,后者于此建白塔以纪之,名之曰“藏书阁”,为今之琨山。有诗为证:

嬴氏乱天纪,焚书正纲伦。

当年酉水畔,仙山有遗文。

此所谓公道自在人心。

当晚住在乌宿。老板说下雨了,住宿的比较多,没有单间,要我和别人挤一下。和我住一起的据说是个赌鬼,是跑运输的,住了半个月了,晚上打牌,白天才回来睡。跟老板一家人聊天的时候得知,从乌宿到古丈这一段路都是小路,七弯八拐的,不是水泥路,现在下雨了,到处都是泥泞,他们建议我坐车过去。老板还打了电话帮我联系车子,说明天早上有车经过野竹,到古丈就没有。我看了一下地图,野竹到古丈也就25公里,不远,于是就定下来。

晚上,那个未曾谋面的舍友果然没有回来,我枕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进入梦乡。

第二天,老板帮忙联系的车子开到旅店门口,司机放下铁架子,帮我把车放到车篷上,用绳子固定好。到了野竹,就赶赴古丈。到了古丈,才知道是宋祖英的故乡。看得出大家对宋祖英是家乡人都很自豪。我一到古丈,马上奔古丈一中去了。来之前,我听王力讲过,古丈一中正在招聘老师,年薪2万,要住5年,说是很多人觉得太清苦了。我当时就有想法,借此机会过来看看,他们觉得清苦的可能更适合我。只要空气好、风景好、自由、与外界联系少,这样我就能住下来。我去了学校,没人上班,后来问门卫,门卫让我去找值班老师。那个老师看到我之后,好像没有什么反应,一直在和两个毕业了的学生讲话,听他们说在大学里打工的事情,看都不看我,水也是我自己倒的。我有点谦卑地讲明来意之后,他还是照样不理不睬,而且讲的本地话有些我又听不懂,也觉得没有意思,越坐越尴尬。他妈的,走人,古丈一中就此和我无缘了,让他们去后悔吧。

从古丈到吉首,开始进入省道。一路上隧道好多,有的里面甚至没有灯。我不敢骑车,牵着车在甬道上走。有车经过,声响很大,感觉耳膜都在震动。没车的时候,又有点害怕,总是怕前面有人突然窜出来吓你一跳,或是从后面拍拍你的肩膀。这不是没理由的,因为我在隧道里面走的时候,就看到有人也在里面走,等他走到有光的地方,一看才知道是个疯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幸好他当时没有跟我耍疯,不然要被玩死的。后来一过隧道,我总是怕有人出现。最长的一个走了10多分钟,心惊胆战的,终于看到有光线了,马上一阵狂喜,猛冲过去,越怕越觉得后面有人在追着似的。

第四天是在吉首市过夜的。我对城市一般都不怎么感兴趣,也不想去逛什么。晚上是睡大集体房,这个比较便宜,就10元。因为之前一般都住10元钱的,怕在市区里没有这么便宜的房间,幸好被我遇上了。有10个床位,都是些干体力活的工人,大家一进来就躺下睡觉。鼾声此起彼伏的,都睡得很香。

早上起来,其他人都已经走了。

吃了碗米粉,带上馒头就上路了。途经吉首大学,就进去逛逛。现在想来也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当时图书馆大门紧锁。

中午到的凤凰。

到了古长城,我把单车锁了,放在墙角下,背着包进去了。

走在青石板路上,感觉真好。好像回到了古代,在这里我总是有这种感觉。

我首先去沈从文故居。因为我很喜欢沈从文这位湘地大才子,特别是他的《湘行散记》这类散文,都读了很多遍。而且很喜欢他的入室弟子——汪曾祺。汪曾祺关于沈从文先生的回忆文章都读过。特别羡慕汪曾祺有沈从文这个良师。故居是个四合院,里面有一些沈从文先生的遗物,其他的我就忘记了。只知道大门进去就看到一个大水缸,现在还是不知道有什么用,后来我看过其他地方,比如说福州的三坊七巷,里面的一些故居都有这么一个大水缸。

看完了就出来,很多人都在留影,我也想留影。但是没有照相机,也没有朋友同行,只得作罢。

沿街有很多店子,各式各样的,卖什么的都有,很多都是手工艺品。门面的装潢都很有特色,讲求风韵。特别是门前的对联,我都记了好多页。在卖扇子的一个摊位前,听到有人讲闽南语。我一下子觉得很亲切,追上去问了一下。是两个女孩子,她们说是厦门的,也是到这里玩。聊了一下,她们的兴致不是很高,我知道我长得也不是很招女孩子喜欢,而且出门之后都没有刮胡子,一路下来风尘仆仆。后来我让她们到沈从文故居那里帮我照一张相。还好她们也没有推辞,我等游人少的时候,赶紧走到故居前,摆出思考状,让她们赶紧拍。照完之后,我给了她们一个邮箱,让发给我(不过,后来我打开了好多次,都没有收到)。完了之后,就各走一边了。

看到沱江了,看到吊脚楼了。沈从文笔下的吊脚楼,很神奇,真想到楼上坐坐,不过那都是高档消费的茶楼或是宾馆之类的,我是望尘莫及了,更何况那多情的女子。沱江不深,“柔柔的水草在水里招摇”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有船泊在岸边,可以坐船到闸口处。坐在船上游沱江——这就是哺育了沈从文和黄永玉的母亲河,很温暖,让我也沾点灵气吧。船上只有我一个人,还有艄公,一下一下地划着桨。艄公四十多岁,很喜欢讲话。他说等一下到那个舞台边上,台上的美女就会唱山歌,你要对歌,中意了,就可以把她带回家。

这不是现代版的翠翠与傩送。我说我不会。艄公也不管我同意不同意就要教我唱歌。他唱的很好听,不过我更喜欢歌词的野性。我拿出本子,一句一句的记下来,艄公以为我在用心的学,他教得更起劲了。快到舞台边上,真的就蹦出一个穿着红艳艳、扎着麻花辫的“翠翠”来,不过不像翠翠,倒是个火辣辣、活蹦乱跳的辣妹子。辣妹子唱的是什么,我忘记了,只知道是叫阿哥我也要唱给阿妹听。我哪里懂,只是一味的傻笑,又不好意思总是看她,只是尴尬地站在船头看风景。艄公急了,小声地提醒我刚才教的歌。我知道这只是应景罢了。不过歌声在江面上荡开,却也别有一番韵味。

上了岸,四处逛逛。虽然游人很多,但于我却是宁静。

有一个虹桥艺术楼。进去看了。四面都是窗户,眼内所见都是一泓碧波。真好。中间有一面屏风(好像是一个鼓,忘记了),上面写着“万物静观皆自得”。此情此景,相得益彰。四边都是一些关于凤凰古城的字画,写得都不错,不愧“艺术”二字。

我还特地到当地中学看了一下。虽然景区很漂亮,但学校环境却很一般,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不知道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只能说当地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工作力度很大。

到跳岩边上,看到很多当地人提着篮子卖河灯。这时一个40多岁的妇女走过来问我要不要住宿,说一晚上25元。就住他家吧。我跟过去,认了位置,我说要去牵单车过来。然后顺着跳岩跳到对岸去,到古城边把单车牵过来,到江边,就把单车扛起来,顺着跳岩走到对岸去,引来游人频频侧目。

晚上出来看放河灯。星星点点的,整条河都是。我也买了一个,许了愿,轻轻地放到水面上。刚开始的时候还可以看到载着我梦想的河灯,跟着跟着就不见了。难道我的理想也要泯然众人矣。

又去走青石板路,看到路边游人摇着蒲扇下象棋,就拉了一张凳子,坐着围观,有一方走了,我应邀入局,下了两盘,起身,拱拱手走了。

早上起来,又四处溜达了一下,到古长城上散步,心情很好,空气很好,长城脚下很多叫卖各种特色早点的。走到一个城垛,看到里边居然还有针头什么的,顿时兴致索然。买了个不知道叫什么的早餐,我问了,但现在已经忘记了。是糍粑类的,用竹叶子包起来,上面还用干草捆着,四四方方,翠绿翠绿的,很好看。

然后到沈从文墓地去了,到了湘西,不瞻仰一下这位大文豪就说不过去了。墓地很简单,也很清静。我呆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也没有人过来。墓志铭却很不平凡。正面写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我觉得这里的人应该是“人性”的“人”,另一边写的是: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这是张充和写的,是一首藏头诗,其实就是“从文让人”,写出了沈从文先生的谦和敦厚。汪曾祺评价说,此联最能体现出沈先生的为人。其实并不是谁都能做到让人的,偶尔让人很平常,但能一生让人更是很难做到。沈从文先生的确是一个有大境界的人!

坟墓前面插着很多过滤嘴烟头,我是不知道沈从文先生是否有抽烟,可能有吧,不然为什么都敬他烟。我给自己点了,也给他点上,然后深深地鞠个躬,背上背包,走上回去的路。

回去的路上乏善可陈,只是在官庄这个地方,下雨了,就到路边的人家家里躲雨。可巧了,一进去,就像走进了民间艺术殿堂——整个屋子都摆满了木雕。老人家兴致很高,带我到其他房间看,一样一样地介绍。我还特地到他摆放原材料的房间看了,都是一些树根、枝枝桠桠的、木头之类的,奇形怪状,但每一件在他眼里或是松鼠上树、或是横箫而立,或是猛虎下山,都讲得出形状来。随行赋物,而又不滞于物,说的就是这样的艺术吧。原来“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错。随便一根树枝,在他眼里就是一件活生生的艺术品。房间里还有其他一些抛光、上色、打孔之类的工具,都挂在墙上。老人说自家的庄稼忙完了,就摆弄摆弄木头,有人买就卖,没人买就自己看看。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不禁感叹,高手自在民间。

快到沅陵的时候,车子又坏了。自己也感觉折腾得很累,就在路边的树桩上坐着。碰到一辆到常德的车,及上车了。把单车挂在车后面,就回来了。到常德桥南下的车,此时也是万家灯火了。

2012年8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凤凰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