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人生就像狗屎

影片原片名为《迦百农》。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加利利海附近一域,耶稣开始传道时,即迁居此地,有不少神迹和重要的事情在这地方发生。

导演纳迪·拉巴基选择一批真实生活于迦百农类似的人出演影片,主角赞恩的扮演者并不是职业的演员,而是真实的叙利亚难民。真实还原了黎巴嫩底层社会的现状。

电影,都说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然而电影一旦打上了“由真实故事改编”的标签,就显得沉重而悲伤。

赞恩经历的种种,都是主演自己真实经历过的,那个时候他才12岁。想想,我们12岁的时候能做些什么,能改变什么呢。

赞恩在贫民窟的棚户里,对着镜子练习去救济站扮演叙利亚难民的自问自答。

为什么弟弟肤色那么黑?因为妈妈在怀孕的时候喝了很多咖啡。

你最想领取什么?奶粉和尿片。

先是让人觉得好笑,然后又让人觉得心疼。一个12岁的男孩子,为了一个与自己无关的婴儿绞尽脑汁,发挥了所有的才智。

你问12岁的男孩子可以是什么样的?或者一个生活在贫民窟的难民身份的12岁的男孩子会是什么样的?

1. 他是一个体贴温柔的哥哥。

在妹妹萨哈月经初潮的时候,最先发现的不是妈妈,是哥哥,仅仅比妹妹大一岁的哥哥。会提前告诉妹妹警惕恶心的商店老板,会为妹妹洗脏了的裤子,会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妹妹遮羞耻,还会给妹妹去偷卫生巾。

即使离家出走,会想着自己的妹妹流眼泪。在拉赫被拘留的时候,也没有丢下嗷嗷哭叫的婴儿,还是会尽自己所能,去照顾非亲非故的约纳斯,做一个体贴温柔的哥哥。

在知道妹妹死去的消息是,会拿着刀去为妹妹报仇。即使上了法庭,也坚信自己不过是捅了一个混蛋。不是冲动的犯罪,而是哥哥对妹妹的爱。

2. 他是一个很早就承担生活重担的孩子。

瘦小营养不良的身体,很早就开始为生活奔波,拉着推车去送水,去送煤气,带着弟弟妹妹去卖甜水饮料。为了保护妹妹们,可以很凶地和大人对峙。

“我曾经以为我们长大了,就会变成好人,受人尊敬和爱戴。但是上帝不想让我们变成那样,他要我们当地毯,供人踩踏。”

羡慕上学的孩子,防备所有的大人们。赞恩在游乐园下车的时候,我相信他还是一个12岁的孩子。但是他看着所有的游乐器材的眼神是悲伤的,没有喜悦,阳光越是美好,心里的阴影越是巨大。

3. 他是看透父母的孩子。

父母是什么呢,父母之爱又是什么呢?是整天呼来喝去,是虐待和毒打?

“我希望大人们能听一听我的话,我希望那些无力照顾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 这是赞恩对父母最后的抵抗。

当父母也诉说着无能为力,过着奴隶般的生活,怎么能奢求温柔。对于他们来说,上帝带走了一个女儿,又送了一个孩子,这就是弥补了。

这个世界上可能真的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有太多无力照顾孩子的父母。父母对着孩子的苦难控诉:“我这辈子都像奴隶一样工作,你怎么敢批判我,你怎么能批判我?你宁可自杀也不会过这样的生活的。”,“你为什么这样生我的气,我也无能为力。”

很多时候,无法去痛恨更是一种不幸。所以,赞恩没有痛斥父母的不负责任,只是冷谈的说,不要再生孩子了。不要在制造更多的和他一样不幸的人生。

赞恩说,“人生就像狗屎,比他脚上的鞋子还脏。” 他一直穿着一双红色的塑料凉鞋,打零工的时候,离家出走的时候,抱着孩子讨生活的时候,怎么走,人生都是灰暗无光的。所以他想去土耳其或者瑞士,那里没有人指指点点,那里可能有自己的家。

全片其实并没有刻意去渲染难过或者悲惨,只是平铺直叙地去讲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真实生活。影片的最后,就像片名,迦百农,感谢神迹发生,赞恩获得了自己的身份证,露出了人生的第一个笑容,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以为家,人生就像狗屎)